陈应松雪夜 雪夜 陈应松阅读附答案
将寒冷凝聚得这么小,这么柔软,这么娇嫩,弱不禁风的雪,下起来了。在无边无际的江汉平原上,雪如此密集均匀而来,就像瀑布一样倾泻,就像一个人无声地大哭,就像漫天的冤屈,就像一千万个神话中出现的场景。肆无忌惮,千军万马,奔腾直下。
哦,这雪,已经难有这样的邂逅了,我用一本书和床头被子的组合来镇住这突来的打击。一个听雪者,我的内心几乎翻腾。我故意强装镇定,来掩饰我的慌张,仿佛等待恋人初来,深夜叩门。一个聆听者,面对着广袤雪原的深邃和迷乱。雪使大地失去了色彩——虽然是森冷赤贫、衣衫褴褛的冬日色彩,失去了河流和沟壑、村庄和池塘。雪还使大地失去了所有的道路,但风雪中的夜归人找到了它。
“风雪夜归人”,这五个字,是茫茫古典诗歌中最为深邃的一句,你无论怎样都解不了其中那份美妙奇特的意境。真是千里万里,千世万世,它穷尽了无数的话语和思想,让世界上所有的表达都黯然失色,味同嚼蜡。
因为还有风雪中夜归的人,我将分外安静。我的命运,就像此刻的我,赶在大雪封堵路口前回到了温暖安全的地方。虽然窗外一片混沌,黑夜变本加厉,让冬天的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对有些人,雪不是好东西,像诅咒和鞭笞,像轮番的欺侮。
静静的雪夜。可以喘一口气了。一窗之隔,可雪落在离我很远的地方。我坐拥一床棉被、一个床头、一本书。雪下得这样大,有点猝不及防。雪如此之多,太过奢侈了,太过奢侈了!不能这样,让惊喜来得太猛,排山倒海,让人还没有完全的准备。
天空太干净,就像大地深处的盐海,与我们的生活隔得太远。这世上有如此之多的卑劣小人和肮脏交易,有如此之多被践踏的污渍和俗不可耐的建筑。凡是人类生活的地方,必一片狼藉,包括人心。雪的到来胜过传说,就像是从遥远旷野里流窜而来的一群巨兽,抖落着满身蓬松的毛。太突然了,雪总是突然而至,又如此地与我们平日经受的生活不同,它的闯入,会让我们的心一个趔趄,一阵绞痛。
大平原上这种漫无边际的雪,终于把世界碾平了。但它不是廉价的安慰。虽然充斥着假象,还是应当相信它这夜半辛苦而来的真诚,是全身心的。看,天空非常明亮,田野也很明亮,仿佛是拂晓,雪是有光的。所有野外生存的小动物似乎都开始出动了,都在跃跃欲试,欢呼这样时刻的到来,都在暗暗地攥劲儿愣喜。挺住,意味着一切。不能让世界沉沦,梦也几乎快冻僵。需要白银一样的雪安抚我们在冬天里的没有尽
头的无助。生活没有平等的时候,尤其在此刻。还有哪些人没有归来,还散落在雪夜的迷茫和欺凌中?一头落下的雪,是他们奔波的见证。
将大片大片的雪隔绝在门外的时候,有温暖在身,倾听世界在一瞬间变化的奇迹,这样的遭遇可以说是千载难逢。有聆听雪在竹叶上发出声音的。我今夜让耳朵飞得很远,让它进入平原的深处,在沟壑和湖面上去捕捉雪的声音。是的,如果进一步,“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还有明天从梦中醒来撞到这样喜庆安静、雍容华贵的早晨,眼睛为晴雪所洗,鸟群欢唱。这是后一步的事。重要的是,现在,我手捧着一本书,在灯下,向雪夜的深处致意。
在雪向更远的原野上推进的时候,村庄把多少梦境壅进更肥厚更暖和的空间,雪像刮刀刮走了大地上的屈辱,空气格外清新。在越来越干瘦的田园、河流和湖泊上,雪是它们最好的脂肪。
都在经受,慢慢地把自己变得矮小和臃肿。同时,更为宏大的景象将在明天发生。但我依然喜爱下雪的乡村之夜,一张床,一本书,一只聆听的耳朵,一个往风雪深处疾跑的心。而心将消失,成为一片迷蒙的白色,成为在风雪中越走越远的睡眠。
雪花是最为神奇的圣洁之物,是上帝撒下的花朵,只为那些心中有空地的人开放。像是夜半出现的精灵,可你根本不知道有多少双忙碌的手撒下这样多的花瓣。雪花是天上的水做的。
多好的夜晚,在这么混乱肮脏的世界上,还有雪存在着,存放在天际。还有这样冷不丁就疯狂倾倒着整筐整筐水晶的大奇迹,还有这样乐观调皮的上帝在眷顾着我们,仿佛偷偷趁着夜晚给我们的门口放了一捆柴火。活下去是有趣的。紧接着将是更为静谧的梦,在越来越巨大的飘舞飞旋中,在越来越深沉的落雪里,时间与最古老的信仰和幸福连接上了。
我等待着那些最后归来的旅人,肩扛着风雪,带来野外的寒气。跺跺脚,成为雪的信使。
(选自《中华读书报》,有删改)
12.分析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意。(4分)
太突然了,雪总是突然而至,又如此地与我们平日经受的生活不同,它的闯入,会让我们的心一个趔趄,一阵绞痛。
13.文章以“雪夜”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分析。(4分)
14.本文写作者在雪夜里坐拥温暖棉被安逸地读书,为什么还要特意写那些“风雪夜归人”?(6分)
15.谈到这篇文章的写作主题,陈应松在接受采访时说:“没啥意思呀,就是雪夜我在自己床上读一本书,非常幸福呀!”这种“幸福感”从何而来?请结合文章,从人文情怀的角度谈谈你的理解。(6分)
试题答案: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12.答案 大雪突然而至,让人猝不及防;作者由雪的多而干净,想到了世界、人心的“混乱肮脏”,心中涌起无助和无奈的情感。
13.答案 ①“雪夜”是文章的主体内容,以“雪夜”为题概括了文章内容。②突出了“雪夜”这一典型环境和写作背景,将“我”和“风雪夜归人”置于特定环境和背景之下。
14.答案 ①用“风雪夜归人”的艰辛来衬托作者在“雪夜”里坐拥温暖棉被安逸读书的幸福之感。②利用屋内作者坐拥温暖棉被安逸地读书与屋外那些行色匆匆的“风雪夜归人”两种情景的对比,体现了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③在雪夜里坐拥温暖棉被安逸地读书,却不忘那些昼夜兼程的“风雪夜归人”,表明作者的人文情怀。
④为作者在雪夜里思考人生,为后面对社会的评价做铺垫。(答出三点即可)
15.答案 ①作者在雪夜里独自偎在自己温暖的床上读一本书,感到非常幸福。这种幸福感一是由与“风雪夜归人”的对比而产生的;二是因对雪的喜爱,以及由此产生的人生思考。②这种幸福感受,既增添了文章的思想光彩,也彰显了作者的人文情怀。
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作者希望“风雪夜归人”能像自己一般,在温暖的家中享受安宁与幸福的心愿,可以感受到作者心怀恻隐而善良厚道、心系社会而顾念他人的崇高情怀。(允许有不同的解读,如“社会的不平等”“生活的祈盼和希望”等,但要切中“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