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晓鹏专访 专访[大圣归来]导演田晓鹏
好莱坞动画风靡国内各大院线的今天,细数国产动画电影,你看过的有几部?无论吐槽还是唾骂,不可否认国产动画正在骂声中悄悄成长。它开始走进人心,关注人们真实的情绪与感受。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当蓝胖子来到中国企图占有票房的时候,孙悟空已经成为国产动画中最经典的英雄人物。你是否想象过,假如身如玄铁、火眼金睛、长生不老还有七十二般变化的孙悟空,变成了一只没有任何法术的普通猴子会是什么模样。它,还是你心中的英雄吗?在一次次的质疑与挫折中,它与对自己崇拜有加的小唐僧又会擦出怎样的花火?
悟空VS八戒
孙悟空究竟应该长成什么样?美猴王到底多美才像话?田晓鹏告诉我们,他心目中的孙悟空绝不是一只俊美的猴子。
孙悟空这个角色是如何设计的?
田晓鹏:孙悟空有三种形象,分别在片头、正片和结尾处。片头代表了人们对传说中孙大圣的幻想,表现手法是很写意很朦胧的。到正片里才会发现,原来真正的英雄和我们想象的是有差距的,它看起来是一个比较落魄的模样。到最后大圣归来之时,再次回归到了我们理想中的状态,但和片头有所不同,是一种升华。
同其他影视作品相比,这个孙悟空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田晓鹏:我自己认为以往的一些作品比较注重悟空的外在形象,比如一身猴毛、抓耳挠腮的行为方式等等。但是我们这次塑造的悟空除了在行动上保留猴的特质,变得更加人性化,就像我小时候看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金猴降妖],其中的孙悟空在举手投足间带着一股侠气,更接近我们心目中真实的孙大圣。
孙悟空的形象设计完成后是否被质疑过?
田晓鹏:质疑的声音肯定会有,这些都可以理解。就像我有个同事看到[铁甲钢拳]的海报时觉得这个机器人真的很难看,但是等真正看完片子后他又有了新的观点,认为机器人就应该是这样的形象,可见他是被这个故事以及故事里的人物打动了。
所以我希望大家看完我们的[大圣归来]也会是这样一种感受,摆脱掉惯性思维中孙悟空固有的形象,融入到整个故事中,去感受一个真实存在的它。这是一只有味道的猴子,往那儿一站,你就能感受到它野性十足的一面。虽然在技术方面因为多种原因并没有完全达到我们最初的设计需求,但至少从气质上它满足了我们对悟空的想象。
八戒的设计思路是怎么样的?
田晓鹏:在片中八戒更大程度上是悟空和小唐僧之间联系的桥梁。首先悟空是高冷大侠范儿的,而小唐僧相对更加单纯,所以需要八戒在其中调节,把彼此很多不能说的话通过它的口中表达出来。这个八戒也和传统的电视剧中有点区别,它虽然好吃、装腔作势、爱慕虚荣,缺点一大堆,但是骨子里特别干净热情,很真实。
八戒和悟空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田晓鹏:先说它俩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小唐僧面前都拿着劲儿。不过想想两人当年都是天宫中大神级的人物,如今面对一个小孩的确有点尴尬。如果说不同,首先它们在功夫上是有区别的。八戒三十六变是天罡术,而悟空的七十二变是地煞术,按照规律应该是天罡术的攻击力远超过地煞术,但是悟空在打斗时喜欢生扛实打,而八戒则习惯投机取巧,这是两者之间的不同。
其次在个性上也是不同的,悟空完全是自我的,它不在意周遭任何看法,习惯了做自己。而八戒不一样,当年的天蓬元帅还是有很多虚荣的东西的,所以面对小唐僧的时候,他会自然地拿着范儿。所以相比于八戒的世俗,悟空的心里装的更多的是大的理想与抱负,只是暂时被压制住了。
忠于原著是一种态度
当众多的神话故事被逐一改编成为电影,我们更关注的是它与原著的差别到底有多大。改编是否等于颠覆,这是一个问题。
唐僧在片中的形象是怎样的?
田晓鹏:唐僧在片中是一个小孩子,并且他还有名字,叫做江流儿。在原著中唐僧小时候就叫做江流儿,我们选择忠于原著。原著里还提到唐僧是经历过十世轮回的,但十世当中他是怎么度过的并没有细讲,唐僧如何能在年纪轻轻就成为一个取经人,能放下所有的七情六欲去为世人去经历痛苦呢?所以我们就想从这个小孩的身上去挖掘,其中会有很多有趣的事情。
比如在[大话西游]等一些影视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会念经箍咒比较唠叨的唐僧,在片子里的小唐僧也延续了这个特点,但是更加接近一个孩子的本心。在我们周围,小孩总是这样,对世界怀有极大的好奇心,所以当悟空面对这样一个纯净的小孩,就得选择用更真诚的东西去回应他。
小唐僧和悟空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田晓鹏:他们在相处的过程中慢慢形成了一种父子的关系。因为唐僧从小就是个孤儿,他是听着孙悟空的英雄故事长大的,所以实际上他在心里已经把悟空当成了隐形的父亲。
片中还有不少神仙妖怪,它们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哪里?
田晓鹏:在设计这些角色的时候我们首先考虑的是要符合东方人的审美,不让它太跳脱。另外,就是要找到尽量合理的出处。比如里面的土地公公,可能原来就是有人在山里碰到了很老很老的土拨鼠土耗子,后来大家以讹传讹就说山里有神仙了。这样的传言是立的住的,我们只是找到了一个相对合理的解释。五行山山神也是,我们把五行山和原著里的山神结合成了一体,通过这个拟人化的角色展开小唐僧解救悟空的故事,就会更加生动。
这些形象会参考影视作品或者书籍吗?
田晓鹏:多多少少有一些。尤其是片尾的大boss浑沌,它就出自于《山海经》里浑沌的描述,比如身体很肥、大嘴巴、没有眼睛、六条腿等等,都是对《山海经》的还原。浑沌虽然是片中的反派角色,但我们并不希望它是一个为主人公遇见困难而设计的十足大反派,它也会有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自我思考能力。
做动画电影就要死磕
从1997年开始国产动画片《西游记》的创作到今年的动画电影《大圣归来》,仿佛是一个轮回亦或新的开始。对于田晓鹏来说,西游故事见证了他不断努力的脚步。
《大圣归来》的主题是什么?
田晓鹏:主要还是父子感情。按照我们的三部片的计划,第一部讲的是相识,后面两部更多的是讲信仰。现在的人对于原著故事中传递的价值观可能不太能理解,比如为什么一个小孩没有经历过七情六欲的世间洗礼就能直接上路取经,还有孙悟空为什么会心甘情愿保护看起来很普通的唐僧,所以我们就要来讲讲他们的相识,以及如何建立起来的这个信仰。
因为孙悟空自己是没有信仰的,如果它有信仰也是信自己。在第二集想解决的是,他会信这个孩子。
现实生活中也会有这样的例子,比如我可能没有梦想,但是当我看到有梦想的人会被感染,我相信他的梦想,我会付出一切帮他实现。悟空第二步就要展开这些东西,只有这些做牢靠了,才能去西天取经。所以整个故事讲的就是成长,小唐僧需要成长,悟空也需要。
改编《西游记》的故事是否会有压力?
田晓鹏:其实对外界来讲,我并不特别在意这些评论,真正的压力更多来自于创作上的,如何能做出自己心目当中的《西游记》是我特别在乎的问题。我的片子中对白不是很多,因为我不想用对白或者旁白来讲清楚一个故事,这样感觉会很生硬,我想要通过这个故事本身让大家理解我的想法。
做动画电影是一个挺挑战的事儿,它不同于实拍电影的明确分工,我们自己既要做编剧、导演,又要是演员,它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都是从零开始。比如这个片子的表演方面,因为我不是科班出身,但是把人物做生动必须从表演上摸索,这些问题会给当时的我带来压力。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田晓鹏:磕,死磕。(笑)不会表现的话就请会表演的朋友来,大家在不断的碰撞当中产生火花。还有配音的过程也对我触动特别大。比如在国外,完整的动画配音体系允许我们拿出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去摸索,但在国内不行,几天时间就要快速熟悉故事完成配音。尤其我们的片子里的角色,大人与小孩都不是正常说话的声音和语速,这也是当时遇到的难题,好在都通过死磕解决了。
如何看待国产动画的未来?
田晓鹏:一开始做这事儿的时候感觉难,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出来。现在已经做出来了,并且还有很多人给予支持,这都让我们收获了信心。从行业的角度来讲,我希望大家首先是要把东西做出来,因为现在太缺少这样的样本了。无论哪个行业,大家都需要先做出一些东西来,然后不断发现问题并去修正它。我相信只要踏踏实实拿出作品,中国的动画电影应该是有不错的前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