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经南刘汇慧 院士专访 |刘经南:深圳有扎实基础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接受专访。新华网 伍嘉炜摄
5月25日,第二届广东院士高峰年会在深圳举行,在新华网“两院院士看广东•深圳”高端访谈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认为,智慧城市管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大”、“智”、‘移’、“云”“物”,即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平台,物联网建设,而深圳在这些方面都有扎实的基础,可以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起到引领作用。
深圳在创造中国经济奇迹同时,也面临着发展空间等的局限,这就决定了深圳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的发展路子。而建设智慧城市对于深圳进一步推动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方面都举足轻重。
由于深圳在产业园区、电子信息产业、三网融合、创新资金投入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具备了建设智慧城市的条件。并且,深圳作为互联网重镇,高度重视“互联网 ”战略的实施推进,在推动互联网与产业、政务、城市及公共服务等的融合发展方面都做出了很多有益尝试并打下了基础。
可以看到的是,近年来,深圳积极推进智能产业发展,将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不过,刘经南特别强调,建设智慧城市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作为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就在深圳进行“移动测绘”研究的他,曾设想通过连续卫星定位系统,捕捉到城市任何移动物体的细微变化。刘经南把这些归纳为“位置服务”,最终他的研究对汽车导航定位的精确度有很大帮助。
“2005年我在深圳高交会上做报告,当初说的主题是汽车智能化,我的观点是要使车、路、人形成一个网络,现在把这个概念就是一般被称为的‘车联网’,这就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刘经南说,不过,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涉及很多领域问题,这也是他认为要出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城市,仍需要二十到三十年的时间的原因。
智慧城市首先是一个信息社会,数据管理、应用与分析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当中具有核心作用,通过大数据汇集,最终实现深圳的“大智慧”。
刘经南还指出,城市管理的价值取向是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建设智慧城市的的核心是要“以人为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