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勤的成就 李学勤在古文字学研究方面的成就
李学勤,1933年生于北京,就读于清华大学哲学系。1952年至1953年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参加编著《殷墟文字缀合》。1954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室工作,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研究员。1991年至1998年任所长。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中心主任,历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员,清华大学文科高等研究中心主任、历史系教授、国际汉学研究所所长,兼任多所大学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组长,“夏商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专家组组长,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中国钱币学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等。
在古文字学方面李学勤有着突出的成就,比如在甲骨文断代和西周甲骨文方面他都有着独特的见解。下面就是对其成就的简单列举。
第一,他认为21世纪的甲骨学,应该属于全面系统深入研究的阶段,需要着力探索的,所以他列举出了了下列七个课题。
一,文字的研究
甲骨的鉴定研究,由文字的辨识考释开始。文字的释读,始终是甲骨研究的中心内容和关键所在。
已发现的甲骨文,究竟有多少不同的字,是一个很难确定的问题。这是因为进行统计的各家,在哪些字形是异体别构这一方面,理解互相不同。不过无论如何,把数量推断在4000至5000之间,是妥当的。在这4000至5000个字里面,得到释读并为大家所公认的不及一半,所以他认为考释文字仍是我们迫切的任务。
没有释读的字,不少是比较希见的人名、地名。尽管有人说,释出一个字,好像发见一颗行星,但这样的字能否考定,究竟关系较小。至于一些甲骨文中的常用字,有没有正确释读,就会有很大的影响。例如裘锡圭先生近年释出宾组卜辞内的“皿”字1,不仅好多文句的难点涣然冰释,还促进了月食记录的顺利推算2。有计划地将这一类字选出释读,会对学科前进多所裨益。
释读古文字,一般就是说明该字相当后世的某字,这便要指出其间字形演变的联系,有时也涉及音和义的演变。不能说明这种联系,释读即缺乏可信的基础。以往释读甲骨文字,总是从具体的卜辞里某个字出发,寻找其与后世文字的关系。考虑到商代晚期文字已具备成熟的系统,今后不妨试以后世的文字为起点,追溯其在甲骨文中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又作何形体,揣想必能有不少收获。
二,卜法、文例的研究
他认为甲骨本身是古代占卜的遗物,甲骨文除去极少例外,都是占卜过程的记录。因此,如果没有对甲骨占卜产生变化的历史及其操作方法的理解,便不能真正认识甲骨和甲骨文。
用甲骨来占卜的习俗,早在殷墟时期以前即已流行,于商亡以后也仍长期存在,只是在殷墟把占卜记录刻于甲骨上的风气特别兴盛而已。
研究甲骨卜法,关系到怎样读甲骨上面的占卜记录即卜辞。三四十年代,有些学者根据传世文献,对照甲骨实物,曾经做过很好的探讨。 1 裘锡圭:《释殷虚卜辞中的“ ”“ ”等字》,香港中文大学《第二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1993年。
2 张培瑜:《甲骨文日月食与商王武丁的年代》,《文物》1999年第3期。
Word文档免费下载:李学勤在古文字学研究方面的成就 (下载1-6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