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勤序跋 李学勤为本书所作的序言

2017-12-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作者现被复旦哲学学院挖走... 李若晖先生系湖南长沙人,2000年在武汉大学中文系获得硕士学位,随即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博士学位.他年纪尚

作者现被复旦哲学学院挖走... 李若晖先生系湖南长沙人,2000年在武汉大学中文系获得硕士学位,随即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博士学位。他年纪尚轻,从已发表的论著来看,研习古代文献、语言却有多年,九十年代曾以不少精力投入《列子》等书的研究。

1998年湖北荆门郭店楚简公布後,他以在道家文献方面修习的优势,迅即集中考察其中的《老子》,自1999年起撰成一系列专题论作,硕上学位论文也是《郭店老子校勘简论》,其用功之勤,累积之厚,可以想见:现在李若晖先生将他对郭店简《老子》的研究成果综合起来,撰成《郭店竹书<老子>论考》一书,即由齐鲁书社出版,要我写一小序,我觉得是不应推辞的。

郭店楚简的发现,是10年前学术界一件值得纪念的大事。

出简的郭店一号墓在1993年秋遭人盗掘,考古单位随後发掘清理,墓葬头箱内存放的简,经整理共800余支,这批极其珍贵的竹简书籍的内容,最早被辨识出来的便是《老子》。1994年12月15日,《湖北日报》刊登了一条消息,题目是《我国考古史上又一重大发现——最早的竹简<老子>等典籍在荆门出土》,这个喜讯很快在中外学者间传播开来,引起了许多议论和推测。

我在别的场合也曾说遇,郭店简《老子》的出现之有非常强烈钓反响,并不是偶然的。

1973年底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帛书,其间有《老子》甲、乙两本,书写年代属於汉初。帛书《老子》远早於後世流传版本,有许多特异优胜之处,吸引了很多学者集中研究。

到九十年代,有关帛书《老子》的种种学说见解逐渐成熟,大型有体系的专著陆续问世,还出版了帛书《老子》的英文译本。郭店简《老子》发现的讯息,正逢遇帛书《老子》研究趋向高潮之际,在汉初本之上又有了战国本,学者们的兴奋激动可想而知。

然而郭店简《老子》的整理考释是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的。简文系以楚文字写成,而战国文字的释读相当困难,从来为学者视为畏途。在各种类型战国文字中,除了秦文字是汉以下文字的前身,难点很少外,楚文字因材料丰富,研究比较深入,但像郭店简这样连篇累牍,充满了前所未见的字形的例子,大家还是初次见到。

於是,学术界经历了几年翘首企盼的时光,《郭店楚墓竹简》这部整理报告终於在1998年出版。

就在文物出版社刚刚推出这部报告的该年5月,不仅在国内的北京,而且在美国新罕布什州的达慕思大学,都先後举行了关於郭店简的研讨会。後者是专门以《老子》为中心的国际学术会议。此後,有关会议连续召开,论作也不绝涌现。

几年内,关於郭店简《老子》的专著便出了几部,至於文章更不易确计。 出现这样现象的主要原因,自然是郭店简《老子》本身的珍异和重要。《老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经典之一,在外国也有多种译本,影响十分深远广泛。

《老子》的著者老子,孔子叹为犹龙,自来被有神秘的色彩,历代学者议论纷纭,莫衷一是,但其思想的博大精邃,又是众所公认的。战国本郭店简《老子》的出现,能否为这方面研究投射新的光明,自然为学术界共同期待。

李若晖先生的《郭店竹书(老子)论考》,首先回顾了简本发表以来研究的过程,综述其多方面的成就,然後从方法论角度入手,讨论郭店简《老子》校勘间的各种问题。继之,对简本与後来各本异文详作分析,并附有“《老子》异文对照表”。

这对於郭店简《老子》的研究,当然是很有益的推动,而且对於今後出土古籍的整理研究,推而广之,也有着促进的作用。 希望李若晖先生再接再厉,在文献研究领域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李学勤 2003年10月24日 於北京紫竹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