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纪晓岚(5)纪晓岚发配新疆之谜

2017-09-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纪晓岚历经千辛万苦,从1740年他16岁首次参加童子试失败到1754年科举考试成功为止,前后用了15年时间,终于修成了正果.科举考试成功后,

纪晓岚历经千辛万苦,从1740年他16岁首次参加童子试失败到1754年科举考试成功为止,前后用了15年时间,终于修成了正果。科举考试成功后,纪晓岚终于充分利用自己的才华,赢得了乾隆皇帝的赏识。最终导致乾隆皇帝决定找个机会把长期以来一直在外地做考官的纪晓岚调到自己的身边来。纪晓岚回到北京,是福是祸呢?应该是祸不是福。在皇帝的身边,就更加容易让皇帝了解到他的缺点,结果呢,不到一年的工夫,乾隆皇帝就迅速的把纪晓岚流放到了新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还是要从纪晓岚回到北京为官谈起。

    1764年,纪晓岚的父亲纪容舒去世,纪晓岚回乡守孝三年。1767年,纪晓岚重新担任了公职,出任翰林院侍讲学士,这是个从四品的官。此时的纪晓岚心想,这一回我应该结束长期在外地工作的生涯、从此长住北京了吧。于是纪晓岚决定这一回自己回到北京的时候,一定要把全家男女老幼都带到北京居住,彻底结束自己在外地工作、家人在老家生活的两地分居的日子。到了北京,住在哪里呢?纪晓岚决定,把自己小的时候曾经跟随父亲居住过的地方赎回来!他小的时候曾经居住在哪里呢?这个地方就是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位于北京珠市口西大街241号的“纪晓岚故居”——也因为纪晓岚日后在此写出了一本闻名天下的书《阅微草堂笔记》而被称为“阅微草堂”。

    提起“纪晓岚故居”,还真有些说辞呢。清代实行“满汉分居”的政策,内城住满人,汉人居外城,即今天的宣武区、崇文区。宣武在当时远较崇文繁华,而宣武门为进出内城最主要和最便捷的通道(和平门是民国时才开的),所以清代大多数汉族文武大员均住在阅微草堂附近的宣武门外一带,因而宣外也成为北京名人故居最密集的地区。纪晓岚故居原为岳飞21代孙清朝威信公岳钟琪旧宅,建于1729~1730年间。雍正末年,岳钟琪获罪拘禁。当时,纪晓岚之父纪容舒带着9岁的纪晓岚来京任职,遂购得此宅。从此,纪晓岚在这所宅第内攻读、科举、为官,直到1762年纪晓岚38岁外放福建学政为止,前后共计居住了29年。纪晓岚38岁外放福建学政,纪容舒无人照料,于是只能回乡养老,此宅被租给了别人。直到1767年纪晓岚重新把这所宅子赎回为止。看来,纪晓岚是想要在北京大干一场,不想离开这里了。但是,“天有不测风云”,纪晓岚只在北京呆了一年,就被乾隆皇帝发配到新疆去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这件不幸的事情的起源于一个名字叫卢见曾的人。卢见曾何许人也?据史籍记载,卢见曾出生于1690年,比纪晓岚大34岁。1721年中进士。雍正皇帝即位后,卢见曾担任了四川洪雅县令。不久,在1726年~1727年的两年之间连遭其父及生母王氏、嫡母程氏病故。直到1731年才又重新出任江南亳州蒙城知县,并协理州务;旋授六安州知州;1734年由六安调任亳州知州;未几,雍正皇帝又任其为庐州府知府,兼摄凤阳府事;1735年秋,迁知江宁府。这一时期的卢见曾,在为官任上,以善于治水患闻名,颇得当时人们的称赞。乾隆皇帝登基后的1737年,卢见曾升任两淮都转盐运使,上任七月因“被参一十七款,共诬赃银一千六十两”,被罢官扬州。1740年被发往塞外军台效力。1744年,卢见曾奉召由塞外还,担任滦州知州。1745年,迁永平府知府。1751年,迁为长芦盐运使。1753年,卢见曾再任两淮都转盐运使。在任十年,以老得请还家。1765年,乾隆皇帝南巡之时,赐其家“德水耆英”匾额。

    这一时期的卢见曾,在为官任上,以爱才好士闻名,“四方名流咸集,极一时文酒之盛。金农、陈撰、厉鹗、惠栋、沈大成、陈章等,前后数十人,皆为上客”。在他的宾客当中,除了有后来闻名天下“扬州八怪”之外,还有《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吴敬梓一生贫穷,写作《儒林外史》全凭卢见曾的支持。吴敬梓死后,又是卢见曾慷慨解囊,买棺装殓,并且安顿好吴敬梓的妻儿老小的未来。卢见曾还以学问闻名天下:这其中,他的最大的功绩就是考证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晚年是否改嫁张汝舟了。李清照这个人早年嫁给了当时著名的金石学家赵明诚。但是,不幸的是,宋室南渡,赵明诚也不幸故去,此后的李清照到底是怎么样为生的呢?宋代人赵彦卫的著作《云麓漫钞》中说,李清照是在重病期间被骗与张汝舟结婚。赵彦卫的说法是否真实呢?李清照晚年到底是否有嫁给了张汝舟呢?卢见曾根据清照生平事迹推断不可能改嫁,其考证经过我们在此略过不提。

    1768年,两淮历代盐政官员贪污案发,卢见曾因曾长期任两淮盐运使,亦牵连入案。乾隆皇帝对此十分震惊,因命江苏巡抚彰宝,会同尤拔世立案办理。六月二十五日,乾隆皇帝谕令将卢见曾“革去职衔,派委妥员解送两淮,交彰宝并案审讯。仍一面将卢见曾原籍赀财,即行严密查封,无使少有隐匿寄顿”。然出乎乾隆皇帝意外的是,“查抄卢见曾家产,仅有钱数十千,并无金银首饰,即衣物亦甚无几”。乾隆皇帝很纳闷,卢见曾他们家应该有钱呀,最起码也不应该只有这么点呀,肯定是他们家早就把金银财宝转移了。乾隆皇帝于是命人密查,结果当时有一个叫李容的学生通报,的确是卢见曾的家人早就把金银财宝转移了出去。乾隆皇帝很纳闷,心里面想,肯定是有人走漏了风声,这个人是谁呢?乾隆皇帝遂指示手下人,严加追究走漏风声之人,若卢见曾坚持不说,即加以刑讯,待审得实情后,再将卢见曾“锁押解赴扬州,并案问罪”。后经审问卢见曾的儿子卢瑛及卢见曾的孙子卢荫恩,卢荫恩才供出了事先通报信息的人正是当时正在担任从四品的翰林院侍讲学士的纪晓岚。乾隆皇帝立即下令,将纪晓岚拿下入狱,等待审判。

    难道纪晓岚给卢见曾通风报信是真的吗?在历史上,纪晓岚真的就是给贪污犯卢见曾通风报信的人。纪晓岚为什么会给卢见曾通风报信呢?纪晓岚与卢见曾的关系可是非常特殊的,这话还要从卢见曾的孙子卢荫文谈起。卢见曾的长子名字叫卢谦,卢谦出生于1713年,比纪晓岚大11岁。卢谦有个儿子名字叫卢荫文。卢荫文这个人很有才学,1789年考中进士,但是他这个人跟大文学家袁枚比较相似,终生不愿为官,46岁的时候就告归故里、隐居山林了。但是,卢荫文是纪晓岚的长女婿,纪晓岚的长女嫁给了卢见曾的孙子卢荫文。卢见曾真的是贪污犯。经过审查,卢见曾在前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一共收授盐商贿赂价值万余元之古玩,被判死刑,秋后问斩。当然,卢见曾的命很好,当年9月底,他就坚持不住、因病去世了。更为欣喜的是,他的子孙并没有因此而受到牵连。

    问题在于,纪晓岚是怎么得到的前两淮盐运使卢见曾贪污案案发的消息的呢?他又是如何给卢见曾通风报信的呢?在《清朝野史大观》第六卷里,关于纪晓岚通风报信的记载是很详细、生动、有趣的。这本书里面说,当年有人告发了卢见曾以后,乾隆皇帝就想派人去查抄他。这个时候,时任翰林院侍讲学士这个从四品官职的纪晓岚知道这个事情以后,因为他跟卢家有姻亲关系,所以纪晓岚知道以后,他就要想方设法去通知卢家。那么在通知的过程中呢,他又不敢给别人留下把柄,所以想来想去,聪明绝顶的纪晓岚就拿出来一个信封,里面装了一把茶叶、一把盐封上,里外一个字都没写,然后就派人送去了。纪晓岚是从哪里得到的前两淮盐运使卢见曾贪污案案发的消息的呢?纪晓岚派去通风报信的这个人又是谁呢?野史上没有特别的记载,正史上也没有说明,这就成为了一桩无头公案。纪晓岚又是从哪里得到的前两淮盐运使卢见曾贪污案案发的消息的呢?纪晓岚派去通风报信的这个人到底是谁呢?根据我的考证,纪晓岚派去通风报信的这个人应该就是与纪晓岚同一年考中进士的纪晓岚的同年好友王昶,而且最早向他通风报信告诉他前两淮盐运使卢见曾贪污案的人也是王昶,为什么会是他呢?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

    王昶,出生于1724年,大家注意到没有,王昶这个人居然与纪晓岚同岁。两个人同岁、同一年考中进士。但是王昶在考中进士以后没有立即当官,没有立即当官原因我还没有弄明白。王昶在考中进士以后没有立即当官,而是应当时的一个著名的人物秦蕙田之邀,写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五礼通考》。此后,他又应两淮盐运使卢见曾之聘,在卢见曾家开私塾教书。更为巧合的是,他在卢见曾家教的徒弟中就有卢见曾的孙子、纪晓岚的长女婿卢荫文。1757年,王昶开始为官,这一年他担任了内阁中书,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小小芝麻官。但是,就在前两淮盐运使卢见曾贪污案案发的前一年,也就是1767年,王昶已经在刑部当上了刑部郎中,这可是一个正五品的官职。官虽然不大,但是却消息灵通啊。而且,他也正好直接主管前两淮盐运使卢见曾贪污这个案件。这样一个与卢见曾和纪晓岚两人的关系都非常密切的人,主持办理卢见曾贪污案,那还能保密吗?正是王昶,他在得知前两淮盐运使卢见曾贪污案案发的第一时间里,冒着生命危险,迅速的把消息泄露给了他的好朋友纪晓岚,也正是王昶,他把纪晓岚的装了一把茶叶、一把盐、里外一个字都没写的空信转交给了卢见曾。

    卢见曾看到以后,开始是很不解其中的意思,这是什么意思啊?后来卢见曾恍然大悟,原来这里面可能是隐喻着“盐案亏空查封”的意思。盐案亏空查封,中国古代,从汉武帝开始,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盐的税收,二是铁的税收。这就叫做“盐铁官营”。后来,到了唐朝以后,又开始增加了一项税收来源:就是茶叶的税收。这其中,尤以盐的税收最为重要。当卢见曾知道他的姻亲纪晓岚给他的这封无字信的真正含义是“盐案亏空查封”之后,马上就转移了全部的资产。关于这件事情的详细经过,我还看到过另外一个版本的叙述。在这个另外一个版本的故事中,纪晓岚不是给他的姻亲送去了一封无字信,而是派了一个小孩子,他在这个小孩子的手心里写了一个“少”字!这个字可不是一般的“少”字,这个“少”字与小孩的手合而为一恰是一个“抄”字!纪晓岚就这样机智地将要抄家的消息传给了他的姻亲前两淮盐运使卢见曾。我们继续叙述这个事件的结尾。乾隆皇帝派人去查抄的时候呢,根据《清朝野史大观》里面讲,是一无所获,甚至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查到。乾隆皇帝知道了这个事件以后,非常地震怒。根据《清朝野史大观》里面讲,乾隆皇帝责令大学士刘统勋去查这件事情。《清史稿》中记载,刘统勋从乾隆三十年也就是1765年开始就兼管刑部事务,1768年12月,乾隆皇帝还赐御书“赞元介景”匾额。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纪晓岚通风报信案件的真实经办人员是纪晓岚的恩师刘统勋。纪晓岚的恩师刘统勋直接经纪晓岚通风报信案,刘统勋会不会放过纪晓岚一马呢?刘统勋能不能利用自己在满汉官员中间的崇高威信,动员众多的大臣力保纪晓岚安然过关呢?

    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1)大学士刘统勋是一个非常刚正不阿的人。他是不会力保自己的门生安然过关的。如果那样的话,刘统勋就不会有他在大清王朝日后的“文正公”的谥号了。刘统勋查来查去,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纪昀实漏言之人也”。(2)当时朝廷中的大臣也不会力保纪晓岚的。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纪晓岚本人在待人接物方面的偏激、刻薄害了他。纪晓岚的厄运来了。乾隆皇帝革去了纪晓岚所有的官职,然后把他发配到新疆乌鲁木齐去充军,这是在1768年的时候。纪晓岚仅仅因为给自己的姻亲通风报信,就遭到了被发配新疆的下场。虽然是罪有应得,但是这个处罚还是狠了点。如果案件的当事人换做乾隆皇帝非常喜爱的和珅会是什么结果呢?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这个案件的处理结果,有它草率的一面,有它不合理的一面,也有乾隆皇帝小题大做、本身就讨厌纪晓岚的一面。但是,我们从在整个案件处理的前前后后,没有什么人替纪晓岚开脱一事中可以看出,这也是纪晓岚本人日常积累的结果!纪晓岚被本来就不太喜欢他的乾隆皇帝抓住了把柄,当时朝廷中又没有肯为纪晓岚讲情的人。结果,纪晓岚被发配新疆乌鲁木齐!那个纪晓岚的同谋王昶怎么样了呢?他被乾隆皇帝秘密的给革职了。还好,天无绝人之路啊!王昶的老师阿克敦的儿子、当时任云贵总督的大学士阿桂看着王昶怪可怜的,就把王昶带往军营效力,随军转战云南和四川去了!后来王昶这个人的结局还不错,八年以后又重新担任了公职,直到晚年安然退休。这期间,他一直是纪晓岚最好的朋友!至此,关于纪晓岚被发配到新疆乌鲁木齐充军一事,我们似乎已经说清楚了。但是,我们还得纠正社会上关于纪晓岚被发配到新疆乌鲁木齐充军一事的两种流传已久的错误认识。

    第一种错误认识:来源于电视连续剧《乾隆王朝》的第32集。电视连续剧《乾隆王朝》是一种电视艺术,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本来无可厚非;但是,这部剧作的影响太大了,从而造成了人们纷纷把里面的故事情节当成了真实的历史了。这就需要我们历史工作者去澄清了。否则的话,就会谬种流传,贻害无穷了。电视连续剧《乾隆王朝》里面关于此事的主要的谬误有以下三个:(1)办案人员错位。在剧作中,审查纪晓岚通风报信案件的办案人员是刘墉而不是刘墉的父亲刘统勋,这是绝对错误的。查相关史料,我们得知,1768年犯案之前的纪晓岚担任的是翰林院侍讲学士,是个从四品的官;而刘墉担任的是翰林院编修,是个正七品的芝麻官,这个正七品的芝麻官没有办理案的从四品的官员案件的资格。(2)案发原因错位。在剧作中,纪晓岚发配新疆的根本原因似乎应该是纪晓岚为了避开乾隆皇帝的两个儿子接班之争,而故意把一件已经结案多年的旧案重提,自揭老底,自愿发配新疆乌鲁木齐,这是完全错误的。

纪晓岚的案件发生的1768年,乾隆皇帝才57岁,正是事业的高峰期,他还远远没有确立接班人的打算呢,何况,在这一年,他日后的接班人才只有8岁而已。(3)案发时间错乱。在剧作中,纪晓岚发配新疆的时间按照推算应该是在乾隆皇帝准备确立接班人前后,也就是应该是在1794年左右。但是,真实的历史事实却是纪晓岚是在1768年(也就是乾隆三十三年)被发配新疆的。第二种错误认识:来源于《纪晓岚全传》。《纪晓岚全传》本来是一部小说,也属于一种艺术形式。因此,《纪晓岚全传》里面虚构一些情节也应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这部剧作中,虚构了纪晓岚得罪和珅这一故事情节,却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因为,在纪晓岚通风报信案发生的1768年,和珅才刚满18岁,这一年他刚刚与大学士英廉的孙女冯氏结婚,还没有参加任何工作呢,哪里来的结怨一说呀。现在我看到的大部分纪晓岚后代的关于纪晓岚与和珅关系的记述,都是错误的。

    纪晓岚终于被发配新疆乌鲁木齐了。纪晓岚刚刚被审查出来是通风报信之人的时候,野史上记载,他曾经找了一个算命先生算命。算命先生让纪晓岚写一个字,结果,纪晓岚写了个“董”字,人家算命先生说他要被发配到几千里地之外草木丰盛的地方去,结果果不其然,纪晓岚被发配到了新疆。去新疆前夕,纪晓岚可以说是思绪万千。因为是被发配,所以按照规定只能带些随身用的衣物,而不能带上其他物品。当时的纪晓岚想,皇上,您最起码也得让我带上笔墨纸砚呀。因此纪晓岚多次上呈乾隆皇帝,请求随身携带与他相伴多年的一方古砚。结果最终得到了乾隆皇帝的批准。纪晓岚很高兴,临行前在砚首自题砚铭:“枯砚天嫌似铁顽,相随同出玉门关。龙沙万里交游少,只尔多情共往还。”身陷逆境中的文人,远离家乡,亲朋旧友随之离去,只有怀揣的砚台相随相伴成为苦闷中的“朋友”。流放路上,纪晓岚也是觉得或许一去新疆,因此百无聊赖的他时常发出叹息,感慨人生是否从此“山穷水尽”,再无返北京之期了。但是,他转念又想,“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虽然,此前的他曾南下福建任知府也还不及万里,于是他就怀抱着愉快的心情上路。纪晓岚流放到新疆的时候,新疆刚刚平定了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清朝政府在新疆设立了伊犁将军管辖全新疆事务,首府设在伊犁。这时候的乌鲁木齐作为一个扼天山南北路的屯垦中心,主管南疆事务。此时的乌鲁木齐老城已筑成三年,有一个乾隆钦定的城名“迪化”。作为戍边屯垦之城,乌鲁木齐当时的格局是一个大大的“田”字,中心大十字南北东西四条大道通向四个城门。因此,那时侯的乌鲁木齐给纪晓岚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到处歌舞到处花,塞桓此地擅繁华”。

    在新疆的两年多的时间里,他还以一个诗人采风的想法,留心博采,“追寻见闻”,写出了大量的诗作。后来,这些诗作集结成为名文遐迩的《乌鲁木齐杂诗》160首。纪晓岚的这些诗作为清代诗坛带来了新鲜的气息,极具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诗中记载的新疆地区的风土人情,其功力深厚,非他人可及。不但如此,他为了“聊以消闲”,还“时作杂记”,寻访所能见到的当地各界人,将他们的所见所闻记载下来,力求每一条都有根据、有来历。后来他将这些文字悉数收入《阅微草堂笔记》中。在《阅微草堂笔记》,有他被流放到新疆时在乌鲁木齐碰到的两件真事:(1)采金。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当时有金矿,很多关内去的流民去那里淘金。这事被清政府驻乌鲁木齐的大臣知道了,找谋士来商量。有个谋士出了个馊主意,说很简单,通往阿勒泰产金区就一条路,派兵把守住关口,不准粮食进去,里面的人没粮食,只有乖乖地出来。

驻乌鲁木齐大臣接受了这个建议,派兵把守路口,不准粮食往里运。这下糟了,里面有好几万人,粮食一短缺就乱了。他们翻山越岭出来后,不少人变成了土匪,到处抢掠。清朝政府派兵去围剿,打了好几年,花费的军饷不知道有多少。经济学家们经常用这个例子来说明违背客观经济规律造成的后果的严重性。他们说,其实只要顺着经济规律,很好办。既然只有一条路可以进去,在门口设个关卡,采了金的人要出来,可以,照章纳税。这样,民众有收入,国家也有收入。(2)春耕。新疆有一年春耕的时候,牛很少,怕误了春耕,有谋士建议,说新疆人都吃牛肉,如果禁止宰牛,牛就多了。驻乌鲁木齐大臣听了这个建议,下了宰牛禁令。结果,整个新疆那一年都不养牛了,牛的数量没有增加,反而更缺了。不得已,过了一段时间,又把这个禁令取消了。经济学家们也经常用这例子告诫人们,一定要遵循客观规律,懂得客观规律。现在有些投资或经营管理的失误,或者是不了解宏观经济形势,或者是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在新疆的这两年半多的时间,对纪晓岚的人生影响是非常大的。

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质的变化。对君主的反复无常、对仕途的险恶、对人情的冷暖,纪晓岚都有了深刻的认识,这种认识也影响了他后来的文学创作《阅微草堂笔记》。

    但是,塞外毕竟是塞外。那个时候的新疆,开发的还很不好,还是很清苦的地方,纪晓岚还真的是想回到北京来了。其实纪晓岚的命还真不错,说回来他就回来了,而且回来以后,纪晓岚还真的就与和珅打上交道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1770年对纪昀来说,是一个转换命运、扭转乾坤的幸运之年。因为,在这一年,他从新疆乌鲁木齐回到了北京。说起纪晓岚从新疆乌鲁木齐回到北京,还要从乾隆皇帝修纂《四库全书》谈起。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位“圣明君主”,“康乾盛世”的缔造者,乾隆皇帝是非常懂得思想统治的重要性的。而且,乾隆皇帝为了完成他的“三立”愿望,决定要修纂一部既超过康熙、雍正时编辑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10000卷),又超过明代的《永乐大典》(22877卷,凡例、目录60卷)的一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书籍——《四库全书》。

1770年,乾隆皇帝提出,现在疆土一统,庶民乐业,富则思教,他想搜辑文萃,编一旷古巨型丛书,以供学子仕进之用。乾隆皇帝开始思考修纂《四库全书》这件事,他思来想去,将朝野的文人学士,一个个地排队,确信东阁大学士刘统勋能够担总裁之任,并由其他大学士以及各部尚书协理,头脑中形成了总裁、副总裁一班人马的考虑,但总纂一职却无人能够胜任。乾隆知道,四库全书浩如烟海,非博览饱学之通儒,不能当此大任。正在这个时候,纪晓岚的恩师、刘墉的父亲三部(工部、刑部、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翰林院掌院学士、尚书房总师傅刘统勋趁机在乾隆皇帝面前举荐了自己的门生纪晓岚,得到了乾隆皇帝的首肯。于是,乾隆皇帝颁下诏书,要纪晓岚火速回京。乾隆皇帝还决定,暂且让纪晓岚在翰林院充任编修。这个翰林院编修仍然是个正七品的官职。让纪晓岚做编纂四库全书的前期准备工作。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恢复纪晓岚侍读学士之职,遂授命他为四库全书的总纂官。因此,1770年六月,纪晓岚风尘仆仆的从新疆乌鲁木齐回到了北京,成为《四库全书》的总纂修官。

    在回到北京的前前后后,纪晓岚真是感慨万千,回到北京以后的纪晓岚想,其实新疆留给了他很多令人高兴的事。这个令人高兴的事有以下三点:(1)重回北京、重见师友。虽然那个名字叫“四儿”的狗死掉了,但是,与他一直在一起的砚台还在,他很高兴。刚刚回到北京的时候,门前冷落,寂寞依然。纪晓岚仍然习惯于以砚石相伴。“万里从军鬓欲斑,归来重复上蓬山。自怜诗思如枯井,犹自崎岖一砚间。”同时,阔别16年的老友聂际茂,71岁了,竟也特地从山东赶来拜访,48岁的纪晓岚无以为报,他惟有以诗作答所看到的人性之光,“如今始识天下士,此人此艺今皆无。”除了聂际茂,老师刘统勋也以一枚砚送来了问候。知遇之恩啊,1773年刘统勋再次知遇了业已49岁的纪晓岚。乾隆帝谕令开四库全书馆,问及总纂官的人选,他推荐了这位才学横溢却失落丹墀的学生,这是这位一代清臣最后的奉献,这年底,他死了,纪晓岚送去的挽联写道:“岱色苍茫众山小,天容惨淡大星沉。

”(2)丰富了自己的生活阅历,为自己日后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除了当时就已经集结出版的《乌鲁木齐杂诗》160首之外,他还为自己今后创作大名鼎鼎的《阅微草堂笔记》搜集了大量真实可信的重要素材。(3)增加了对于普通百姓的理解。纪晓岚在新疆的两年多的时间里,作为一个犯人,会经常的与普通百姓接触,在接触这些普通百姓的过程中,纪晓岚的心理发生了一些变化。逐渐的,他开始理解他们的冷暖、关系他们的疾苦了。到现在,我们都可以看到大量的关于这个方面的纪晓岚的诗文。比如:“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纪晓岚给铁匠的春联:“三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千锤百炼人。”纪晓岚给理发店的对联:“虽然毫发技艺;却是顶上功夫。”最重要的是,两年多的新疆之旅使纪晓岚的思维逐渐的向他的师兄刘墉看齐,越发的油滑起来。纪晓岚与刘墉的关系也日益融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