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纪霖教育 许纪霖:历史教育应考虑公众需求
昨天,知名学者、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做客市图书馆“天一讲堂”,能容纳250名观众的报告厅又一次出现加座现象。用许纪霖自己的话说,是“有点小小的盛况”。
讲座开始前,许纪霖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出现在记者面前的许纪霖儒雅、温和,说话慢条斯理。
读史能让人变得智慧
近年来,历史剧热播,历史类书籍热卖,一股民间读史热潮势不可挡。“这是好事。”许纪霖说,“读史能让人变得智慧,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就要有历史感。”
在许纪霖看来,文学让人冲动,历史让人理性;因为文学让人充满理想和创造力,而历史却告诉你,这个世界没什么新鲜的,什么事都曾经发生过。“所以,学历史的人,普遍都很冷静,不会很天真。”
曾有一项调查表明,社会各阶层中,有超过九成的人对历史表示“很感兴趣”,但八成以上的中学生受访者则明确表示将来不会选择历史或相关专业。对此,许纪霖表示,庄子曾言,“无用之用乃大用”,“我们的眼光要放长远一些,历史、哲学这些学科,都是涉及人的心灵、品位、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才是‘大用’。”
历史教育应考虑公众需求
高校历史专业一直被贴上“冷门”的标签,甚至被戏称为“持之以恒冷门奖”。对这一现象,许纪霖解释说:一方面,跟就业渠道狭窄有关,“我的那些研究生通常都是真心喜欢历史,但是他们基本上会走同一条路,那就是考取博士,然后留校任教。
”但是另一方面,这也足以说明一个问题,“历史学家们做的学问离民众太远了。”在许纪霖看来,史学日益成为一种曲高和寡的“高深”学问,而当研究成果与社会大众的知识需求越来越脱节的时候,史学就会失去传统的魅力,“报考历史专业的人自然也会越来越少。”
那么,历史教育该如何考虑公众的需求?“国外就提出了公共史学的概念。”许纪霖说,公共史学的目的是让历史回归到公共领域和公众生活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史学不应该关在象牙塔里,而应该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