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村(社区居委会)制定和修订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框架指南

2017-08-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目标任务明确制定目的.任务和适用范围,表述要准确,简洁明了.一.制定目的为健全全村救灾工作的管理机制,提高快速反应和紧急救助的能力,推进救

1目标任务明确制定目的、任务和适用范围,表述要准确,简洁明了。一、制定目的
为健全全村救灾工作的管理机制,提高快速反应和紧急救助的能力,推进救灾工作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确保在发生重大、特大突发性自然灾害时高效、快速、有序地做好抗灾、救灾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减轻或避免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2基本情况
2.1本行政村(社区居委会)基本情况。包括村民小组(居民小区)数量和分布、总人口和户数(包括常住人口和外来人口)、房屋数量与结构(包括危房数量)、耕地面积和种类(水田、旱田、山坡地、林地等)、主要农作物等。说明五保户、低保户、残疾家庭、优抚家庭、家中无劳动力的老年人、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等各类学生数量等。


2.2本行政村(社区居委会)所属行蓄洪区情况,境内河流、水库情况。
2.3本行政村(社区居委会)道路交通、通信、电力、供水、供气、水利等基础设施情况。
2.4本行政村(社区居委会)工厂(包括危险品生产厂家)、学校数量和分布情况。
五、本村救灾工作现状
1、我村位于镇政府北部,南靠夏桥村,全村共4211人,5个自然庄,共有耕地5628亩,农作物以小麦、水稻为主,间种大豆、玉米。近几年,尽管沟、渠、路、桥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但防汛抗洪能力仍比较薄弱,尤其是防风暴灾、旱灾以及低温冻害等自然灾害能力极差。


2、启动条件
①一次自然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启动本预案。
A、因灾紧急转移安置群众50人以上:
B、因灾饮水困难50人以上;
C、因灾倒塌房屋10间以上。
②镇政府安排决定的其他事项
3、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①人员组成
村设立救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全村的救灾应急工作,村生产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由村支部***任组长,村委会主任任副组长,两委班子任成员。
②主要职责
A、组织指挥协调全村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工作;
B、研究上报重大、特别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置意见;
C、贯彻落实镇政府对我村重大、特别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处置的指示;
D、向镇报告我村重大、特别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置情况;
E、承担镇党委、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3灾害风险
3.1本行政村(社区居委会)自然灾害发生规律和特点,自然灾害隐患点分布情况;
3.2不同自然灾害可能影响的房屋、耕地、道路、电力、通信、供水、水利设施和居民分布情况。
3.3本行政村(社区居委会)内工矿企业(特别是危险品生产厂家)、公共基础设施因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发生事故时,可能受影响的居民分布情况。
四、适用范围
l、适用的灾害种类
本村境内发生的洪涝灾害、干旱、暴雪(雨)、雷电、大风、冰雹、霜冻、寒潮、低温、高温等气象灾害,地震等地质灾害、农业生物灾害以及其他异常自然现象造成的灾害。


2、适用的工作范围
自然灾害发生前的预报警告,自然灾害将要发生或自然灾害突发时受威胁和受灾人员转移后的临时安置和管理,灾害发生后配合上级做好对受灾人员衣、食、住、医等方面基本生活的救助,灾后的生产恢复,倒塌房屋重建,因灾损坏的水利、交通工程和学校校舍、卫生室等公共设施的修复以及其他相关工作。
4启动条件
启动指标要结合本地实际,具体量化,注意与乡镇(街道)应急救助预案衔接。
5指挥机构和工作职责
明确本行政村(社区居委会)应急指挥机构、人员组成以及相关工作职责。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综合、信息、抢险、救援、巡逻、保障等工作小组,确定相应工作制度和责任人,印制指挥机构图表和联络方式;明确本行政村(社区居委会)下辖村民小组(居民小区)应急救助负责人;明确向上级报告灾情和救灾工作信息的联络人和通联方式。


6应急准备
6.1应急避难安置点准备。根据本行政村(社区居委会)现有应急避难或集中安置点的数量和分布情况,确定转移安置方案。
6.2物资准备。包括应急避难场所物资储备方案;本地主要生活用品零售点的数量和分布,以及应急期间救助物资分发方式、程序,物资不足时紧急采购或向上级部门申请等解决途径。
6.3救灾装备准备。明确本行政村(社区居委会)抢险救助工作通信、交通等装备的配置和使用方案。


6.4人员准备。明确本行政村(社区居委会)灾害信息员、民兵预备役(联防队)等应急救助人员的组成和应急动员联动工作程序。
6.5宣传、培训和演练。包括避灾、自救、互救知识等内容的宣传;对指挥机构成员的培训内容和形式;明确开展演练的有关要求。
七、应急保障
l、资金保障:主要依靠上级拨付的受灾群众的生活救助,必要时向上级申请救灾物款。
2、队伍保障
以年青党员、干部和基干民兵为主,成立救灾工作小分队。
3、安置场所保障
对辖区内可能因自然灾害需转移安置的人口数量进行预测,并对安置场所作出规划,可以采取投亲靠友、腾公房等方式,安置人口较多时,可以搭建临时简易庵棚,必要时,向镇政府申请拨给救灾帐篷。


7灾害预警
明确接到上级灾害预警预报信息或发现特别紧急险情时,预警信息的传递方式、传递对象和责任人等,确保每个群众都能及时收到预警信息。
8信息报送
明确灾情信息报送的领导责任和灾害信息员,灾情报告的内容、途径、时限和程序等,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可越级向县级民政部门直接报告;明确灾情信息零报告制度和续报、核报制度。
9应急响应
9.1基本要求:明确灾情报告、启动和结束响应程序、响应措施等内容。
9.2紧急转移:明确负责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的责任主体、组织指挥机制和干部分片包干责任制;详细规定紧急转移路线、方式等,对灾害风险隐患点居民、危房住户、五保户、低保户、残疾家庭、家中无劳动力的老年和中小学生等特定人群的紧急转移要有详细方案;请求上级支援的途径和方式。


9.3生活救助:明确负责受灾群众生活救助的责任主体,生活救助的主要内容、时段和标准等;详细规定救灾款物发放和监督程序;请求上级支持的途径和方式。
六、应急响应
1、启动条件:根据一次灾害造成损失情况,确定不同级响应。
2、应急响应:采取一定的措施,逐级上报、认真核实、制定方案,申请上级支持。
3、响应终止:灾情和救灾工作稳定后由镇生产救灾指挥部检查验收后提出意见,村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终止响应。


10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
1 O.1灾后救助。明确灾后救助的责任主体和救助措施,包括救助人口摸底评估和统计、救助方案的制定、救助登记卡发放、救助款物发放管理制度、救助情况公示等。
1 O.2恢复重建。明确恢复重建的责任主体、方式方法、组织领导体系、资金补助和政策支持措施等。确定恢复重建工作流程,包括需求评估、因灾倒房台帐登记、规划选址、制定工作方案、筹措资金、督导指导和检查验收等主要环节。
八、灾后救助及恢复重建
1、灾后生活救助
受自然灾害影响,冬令春荒期问部分受灾群众出现口粮短缺等生活困难时,在全面核查灾情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受灾群众生活安排方案上报镇民政办,,同时向上级申请自然灾害救济补助经费用予解决灾民的吃饭、穿衣、盖被等基本生活困难。


2、群众因灾倒房恢复重建
①制定方案:灾情稳定后,配合镇政府立即组织灾情核实,建立因灾倒房台帐,为组织实施重建工作准备基础数据,根据全村灾情,制定受灾群众倒房恢复重建的目标、政策和工作方案,向上级申请建房补贴补助资金,帮助灾区受灾群众恢复重建因灾倒房。
②工作原则:群众因灾倒房恢复重建工作,由村生产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倒房重建采取自建、援建和帮助相结合的方式,以受灾户自建为主,建房资金通过政府救济、以工代赈、政策优惠、社会互助、邻里帮工帮料、自行借款等多种途径筹集,住房规划、设计和建设,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安全适用,村拿出初步方案,报镇审批。


3、因灾毁坏基础设施的修复
村因灾毁坏基础设施认真核查受灾损失情况,及时逐级上报,争取上级资金进行修复重建工作。
1 1附录
11.1县(区)、乡镇(街道)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11.2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灾害信息员职业标准和制度。
11.3本行政村(社区居委会)应急救助指挥机构人员名单和联系方式、上级乡镇(街道)应急救助联络人员名单和联系方式。
九、预案的管理和更新
1、村生产救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管理本预案,收集预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提出修订和更新意见,报镇政府审定后及时修订和更新。
2、本预案由村委会负责解释。
3、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