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声年谱 杨振宁回顾清华八年生活 晚年落叶归根2011年04月18日 1138

2018-01-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杨振宁回顾清华八年生活 晚年落叶归根2011年04月18日 11:22来源:凤凰网专稿字号:TT18人参与5条评论打印转发核心提示:清华大学

杨振宁回顾清华八年生活 晚年落叶归根2011年04月18日 11:22

来源:凤凰网专稿

字号:T

T18人参与5条评论打印转发

核心提示:清华大学教授、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先生回忆最初在清华度过的8年快乐时光。后几经战争辗转,时至2003年,81岁的杨振宁受邀重新回到清华,亲自为大一新生上课,并且他殷切的期盼清华变成能够在世界有地位的研究中心。

据凤凰卫视4月16日《皇牌大放送》节目,以下为文字实录:

解说:这张照片,1935年拍摄于清华园西院的一个四合院,因为父亲杨武之当年在清华大学任教,杨振宁在这里渡过了八年的快乐时光。

杨振宁(清华大学教授、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那个时候清华很小,我想只有现在十分之一的面积,几乎每一颗树,我都曾经爬过,每一个草我都研究过,当然想起来那个八年,是中国非常动荡的年代,所以我们,我跟我的小朋友们,能够享受到的很宁静,而学术空气很浓厚的这个一个环境是很少有的。

吴小莉,但是很快的,清华的宁静也被打破了,1937年7月7号星期三上午,清华哲学系教授冯友兰和朋友相约,在香山饭店吃饭,下午回到清华时候,却接到朋友的电话,告知西直门关闭了,这就是“七七事变”。

北京西南的卢沟桥头,日本驻军借口一个士兵丢失,向宛平城的东门开炮,中国军队奋起抵抗,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那天上午就是被卢沟桥方向密集的枪声所惊醒,他感觉到非常不安,于是决定尽快把一家老小送回合肥的老家,在路径天津的火车站,杨武之看到站台上,国民革命军荷枪实弹,战争近在咫尺。

解说:此时,蒋介石不再认为,日军只是想在满洲国南部建立非军事安全区,而是断定他们真要吃掉华北,他忍无可忍,决定在尚未准备好的情况下奋力一击。

7月15号,蒋介石召集庐山谈话会,邀请北大校长蒋梦麟、文学院院长胡适、清华校长梅贻琦、工学院院长顾毓秀、南开校长张伯苓同去参加,大家誓师抗战,同仇敌忾。

8月28日,梅贻琦等三下校长接到国民政府教育部的公函,指定三校在长沙联合组织第一临时大学,三位校长担任临时大学的常务委员,得到消息后,教师纷纷前往长沙。

1937年11月1号,长沙临时大学开课,但仅仅过了一个多月,南京沦陷,日军逼近中南地区。在严峻的形势下,1938年2月,长沙临时大学最终决定,分三条路线向云南进发,大部分人先坐火车,先到香港,再坐船进入云南。杨振宁一家即是走的这条路线,另一条路线是乘坐汽车,经广西、越南进入云南。

此外,还组织了近300人的步行团,沿湘黔公路进入云南,等待他们的是将近2000公里路程的崇山峻岭。

2月19日,旅行团出发了,因为是要一路行军,所以步行团按照军事编制,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特意派了黄师岳中将,来领导这项军事行动。

在这近300人的旅行团里,有十一位老师自愿报名参加,他们组成了指导团,负责沿途的教导工作,闻一多也在其中。

闻立雕(闻一多之子):当时也是清华的一个教授,叫杨振声,关系很熟,知道这个情况之后,那天就跟我父亲开玩笑,说,一多啊,你也要参加步行团呀,你要去的话,你得带着棺材呀,要是死在路上的话还有人抬回来。

解说:西南地区人烟稀少,旅行团每天必须赶到较大的村镇吃饭住宿,所以每天行军30到50里不等,一日早晚两餐,中午在路上吃一点自带的干粮,叫做“打尖”。

在老百姓眼里,这支队伍因为穿着黄色军装,而被认为是“粮子”,这是当地老乡对国民党军队的称呼。但在他们眼里,这又是一支奇怪的队伍,肩上没有枪,很多人的鼻子上却多了副眼镜,而且还时不时地拿出纸和笔,想要与这些自惭形秽的泥腿子攀谈。

地质系、生物系的学生,跟着各自的教授们,一路采集标本,中文系的学生则一路收集民谣、民歌,闻一多则又重拾十几年前的爱好,一路上做了多幅素描。

闻立雕:刚好有一天,大家走累了,就在路边休息一下,休息的地方恰好是坟头的地方,而且跟前就有个石碑,这个石碑是个地主碑,地主碑上就刻着功德碑,讲这个地主怎样怎样好,一面是同学听到群众对共产党、红军的好的传说,一面是这个碑,闻先生当时就很有感慨,给学生们讲,说这个碑有两种,一种是石碑,一种是口碑,石碑是可以砸烂的,口碑永远流传下去。

解说:1938年4月28日,旅行团达到昆明,梅贻琦、蒋梦麟两常委和先期到达的教授出城迎接,伴随着鲜花、掌声和热烈的人群,这支队伍进入昆明市区,在圆通公园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闻立雕:欢迎的时候,杨先生见到我父亲了,我父亲就说,哎,振声,怎么样,这回这个棺材该给你了吧。

解说:旅行团团长黄师岳点名之后,把名册交给梅贻琦,说,我把你的学生都给带来了,一个都不少,我交给你了,两只大手仅仅地握在了一起。

吴小莉:旅行团的师生们此时得知,长沙临时大学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而他们抵达昆明的1938年4月28日,适逢清华大学27岁的生日,从冬末到夏初,297人,68个在路上的日,3600里的路程,血气方刚的青年用脚步,一步步丈量着。

他们其中的一些人因为这支队伍而改变了选择,另外有一些人,则因为走过这段路更坚定了追求。

解说:1938年,杨振宁从高二直接报考了西南联合大学,在两万余名考生中,他名列第二,

被西南联大化学系录取,而当时的西南联大,条件也是异常简陋。

杨振宁:那个时候我们吃饭都是站着吃的,为什么呢,因为食堂里头没有椅子,没有凳子,所以都是站着吃,站着吃还有个道理,因为可以吃得快,可以去抢饭,大家住的都是茅草的房子,临时盖的,可是也许正因为非常困难,大家知道,这个能够坐下来,也一些书籍能够学习,能够大家讨论,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也许这种紧迫感,或者这种了解当时的困难的情形,这种感受,使得老师跟学生都更专注。

解说:与此同时,西南联大的师生们,还是时刻面对着战争和死亡的威胁,对他们影响最大的便是日军的空袭。

杨振宁:我的家里头就正中一弹,那时候我们租了一个房子,这是1940年的秋天,租了一个房子,是一个院子,然后四面有房子,可是昆明的房子跟北京的不一样,都是两层楼,所以四面是四个两层楼的房子。

结果有一个炸弹正中在这个中间,正中中间以后,它发生了爆炸以后,这四个房子都向后倒,就是四面两层楼的房子都向后倒,幸好我全家的人,有的疏散在外头,有的在防空洞里头,都没受伤。

解说:房子被炸毁了,但让杨振宁最牵肠挂肚的东西只有一样。

杨振宁:过了几天以后,我就拿一个铁锹,到那个地方去挖,因为我知道我们住的那四个是里头的哪一个,所以就到那个地方去挖,我记得挖的最得意的是挖出来了几本洋装书,那洋装书被压歪了,可是把它拿回来以后,压了以后还可以用。

我后来说是今天,不能想像那个时候,挽救了几本洋装书,心里之喜悦的情形,今天是没法了解的。

解说:1945年,旷日持久的抗日战争终于结束,中华大地上到处是欢庆胜利的喜悦,也就是在这一年,杨振宁在昆明西南联大读完了硕士学位,并顺利通过了清华的留美考试,即将远渡重洋,去美国求学。

1956年,他与同样从西南联大出来的李政道合作,摘取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7年12月10日,对于所有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这一天,中国人第一次获得了标志着世界最高科学成就的诺贝尔奖,杨振宁在斯德哥尔摩的颁奖典礼上,发表了自己的获奖感言。

我是拿到庚子赔款这个奖金出国的,我深深知道我是一个东方文化跟西方文化共同的产物,我一方面为我的中国血统和背景而自豪,一方面将奉献我的工作,给起源于西方的现代科学,它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2000年,在美国纽约大学石溪分校,执教了30多年的杨振宁正式退休。2003年12月25日,81岁的杨振宁受邀回到清华,给自己的住所取名为“归根居”。

在2004年秋季,杨振宁亲自带了一学期大一的新生课,现在,他支持着清华高等研究院的工作,每天工作半天。

杨振宁:我搬到清华来,是在我人生的过程之中,又发展了一个新的事业,这个新的事业是什么呢,就是促成清华变成一个能够在世界有地位的一个研究中心。

In my beginning,is my end,in my end,is my beginning,在我的开始的地方,就是我终结的地方,在我终结的地方,就是我开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