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诚勿扰张萍完整版 非诚勿扰改版 扇形舞台变哑铃结构孟非感慨脱胎换骨

2017-12-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除了哑铃型的舞台结构以及附带而来的戏剧效果,<非诚勿扰>女嘉宾的出场方式,还实践了一个"麦穗理论"--女嘉宾一个接一个出场,男嘉宾需要做出将

除了哑铃型的舞台结构以及附带而来的戏剧效果,《非诚勿扰》女嘉宾的出场方式,还实践了一个“麦穗理论”——女嘉宾一个接一个出场,男嘉宾需要做出将她放到心动区还是观察区的抉择,因为两个区域的人数都必须是12人,因此男嘉宾往往在一开始展现出观望的姿态,“他总觉得下一个是最好的,结果就是丢掉了最初出场的那些本来很好的人。”李政说,在这种权衡的姿态中展现出来的关系,是玄妙的,而玄妙往往带来反转。

备感新鲜的,还有男嘉宾的出场方式。跟曾经男生出场接受女生灭灯与否的第一轮考验不同,新改版的《非诚勿扰》中,男生在第一条短片播放完毕之前,是不露脸的。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体貌效应”,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外形出众自然占足了优势。可加入盲选环节之后,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抛开颜值,从言语交谈中用心感受对方。所以,女生感兴趣的部分是否和那个即将出场的男生匹配?盲选带来的悬疑感会引发猜测和讨论,给人一种想要看到本尊之后的反差。

还有终选区的设置——男嘉宾有三次选择女嘉宾进终选区的机会,观察区的女生也有可能被挑选进终选区,而在李政看来,这种“火箭式的飞跃”是对宿命论的打破,“这个很符合现实,一开始他可能不喜欢她,但最后却因为她的魅力爱上了她。”

反转和悬念,贯穿着节目的始终,终选区女生灭灯的情况是隐藏的,男嘉宾根本不知道自己青睐的女孩最终是否选择了自己——终选区里并不确定会否为自己留灯的人,和非终选区中铁定为自己留了灯的人,最后该选哪个?

首期节目,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牵手成功的赵子涵和夏晨慧。明明被“无情”分到了“观察区”,在还没看见男嘉宾真容的情况下,夏晨慧就勇敢表白,于是被挑入终选区,这位姑娘始终不改自己的坚持,最终打动了男嘉宾赵子涵。

“有人觉得这是博弈,但我们还是坚定认为,这是我们起了黄菡老师和姜振宇老师的关注,引发了对于女性事业和家庭关系的一番深度讨论。

在李政看来,之所以说是讨论而不说结论,是因为哪怕是节目组,也很难给出一个向左或者向右,是或者非的结论,“我觉得对于这些社会现状的探讨,是《非诚勿扰》到现在最根本的核心的东西,它终究是不会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