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顾颉刚的贤内助
四姑将五千银元汇回木兰县后不久,由木兰县打来一个长达千余字的电报,电报至北平女子师范大学张静秋转张仁序。内容如下——
您在1927年来东北黑龙江省,共做了五年工作:其中在省里历任军部秘书、省高等法院***官、特派员、省府科员等职。历时两年,成绩显著;在东兴、通河、木兰三个县做了三任县长,历时三年。您为我们兴修水利,修筑道路,创办学校,创办难民新村,为发展工农业生产做出了优异的成绩。
特别是在东兴县创办的移民新村,解决了关内迁来东北的难民130户400余人的生活。让他们安家落户,都成为温饱之家了。移民新村不用国家投资,一年还清贷款。这种用生产自救,自力更生的办法来解决国家单纯的赈济办法,是前所未有的。像这样平等互利,没有剥削压迫的移民新村轰动了中国,在历史上是空前的,我们三县人民万分感谢之至!
“九一八”事变后,日寇侵略中华,霸占了东北。您不甘做亡国奴,并严词拒绝了日寇以巴彦、木兰、通河、汤原、绥化五个县的行政长官之官职的诱降。坚决反对妥协政策,挂官封印,走向抗日前线。
您做官廉洁奉公,生活简朴,两袖清风;体贴民政,和蔼可亲;慷慨解囊,助人为乐。现在大敌当前,我们深知您在漫长的抗日道路上,生活异常艰难。我们资助您路费您不要;您走后给您电汇五千元,您又如数退还。我们三县民众内心深感愧疚不安!……
今后无论您在何时何地,如果在生活困难时,请来信、来电,我们马上给您寄钱去;如果您在外生活无着,就请随时回到我们县里来,我们全县(三个县)的人民将永远永远养活您!……
黑龙江省东兴、通河、木兰三个县的民众代表
民国二十一年四月二十四日于木兰县
四姑上大学时正值“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全面侵占中国。她看到国家落后挨打,特别是妇女没有地位,认为是中国教育落后所致,有了“教育救国”的思想。
四姑毕业后回到徐州,即与徐州籍同学丁少兰、卜惠蓂、尹耕琴四人创办了“徐州私立立达女子中学”(四女士遂被徐州人赞为“四女杰”)。
立达女中之命名,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之意。该校董事会有董事长王公玙(丁少兰之丈夫,时任铜山县县长);董事:张仁序、尹聘三、尚云亭等,皆为徐州知名人士。
当时私立中学需有三万元基金方准立案。卜惠蓂捐田130亩,我的父亲张仁序赠《万有文库》及《二十四史》等全套书籍,加上其他人的捐助……共折款3万元,学校始得创办。丁少兰任校长,四姑任训育主任。师资不足,四人亲自任教,不拿薪水,并与学生同吃一月4元的伙食。地方名儒韩席筹、王肯堂等被他们的所为而感动,亦来校兼课。
学校初办时租用石牌坊三女师旧址,后由陇海铁路局捐助,在徐州西郊独立建设校园。共占地42亩(校内12亩、校外30亩——即今徐州立达路部队干休所院址)。院内建造教学、宿舍楼各一幢,两楼上层有天桥相通。南边有一条小河,河上有一座木桥,河岸柳树成荫。
校园外全是菜园地,向南开了一条小路——“立达路”。如今的“立达路”、“立达小区”、“立达小商品市场”皆因“立达女中”而得名。“七七事变”抗战爆发,1938年学校被迫停办。
我家住在徐州风化街二眼井,离立达女中很近。我母亲经常带我和姐姐去立达女中玩。有一张照片至今已70多年了(我才2岁半),是四姑抱着我在立达女中南边木桥上照的,共9人,左起我母亲褚颐萱、我奶奶高氏、我、我四姑、尹耕琴、×××、丁少兰、卜惠蓂、我姐姐张木兰。四姑就我一个侄子,结婚又晚(38岁),所以像母亲一样很疼爱我,并培养我上的小学和中学。
1937年抗战爆发,1938年立达女中停办。因我父亲有公职,不能顾家,1938年1月,四姑带领家人逃难至广西桂林,任桂林女中教员。四姑在桂林女子中学教书,当时我才三岁。我四姑带我和奶奶母亲游历了桂林山水。1940年转至重庆,在沙坪坝重庆女子职业学校任教员。1942—1943年在重庆嘉陵江东岸的柏溪村,国立中央大学任教(女生指导)。1944年在北培与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结婚,在史地舆贡学社任职。
四姑自从在北平上大学之后,就说一口流利的标准北京口音的国语(普通话),不管在学校教书还是在家中都用普通话,这样就自然教会我说普通话了。所以我在家中说徐州方言,在学校读书用普通话。四姑教我汉语拼音(当时是老式符号);又教我学英语,学习ABC,她是我的启蒙老师,这对我以后英语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我上小学时,四姑就开始教我文言文。五六年级时, 她给我买了《古文观止》,教我多篇古文,如《醉翁亭记》、《邹忌讽齐王纳谏》等。她对我很严厉。教我背诵古文时,有时背不会,就训斥我,经常把我骂哭了,并限时背会,背不会就不准吃饭。我当时很害怕,很难过,现在想起来很感谢她老人家,深感对我愈爱,才愈严。
四姑很喜欢音乐,她喜欢唱歌、唱戏。她有一位同事叫吴练青,是海南岛人。我还记得在重庆北培,她们两人一起唱昆曲。哼的调子很长,一个字都要哼好久。四姑父告诉我,京剧就是起源于昆曲。
四姑喜欢唱抗日歌曲。她教我“流亡三部曲”,特别是第一部《松花江上》,我在三岁时就学会了。她还教我表演,在唱到最后,“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我感动得哭了。还有《黄水谣》,也是她教我唱会的。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四姑受江苏省教育厅委托,回徐州恢复“江苏省立徐州女子师范学校”(校址:彭城路北头,后为市政府机关北院),任校长。1947年立达女中在原址复校,由卜惠蓂任校长。四姑仍对立达女中从师资、教学等多方面给以大力支持。
四姑在青少年时受其兄张仁序的栽培和影响,她在北平女子师范大学读书时,看到哥哥做官多年两袖清风,廉洁奉公,更激发自己努力学习,严于律己,在教学中诲人不倦。她爱护青年,在抗战时期尽力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宣唱抗日救亡的歌曲。
她培养了不少爱国志士和教育界及社会各界建设国家的骨干力量。革命烈士潘琰就是徐州立达女中的学生。徐女师的毕业生中有许多(如王振华、张松溪、朱石鳞等)后来成为徐州各中学的优秀教师和领导。她在徐女师任内曾掩护在校内从事地下工作的两名***员脱险。
1947年,四姑和哥哥张仁序(雁秋)曾参加国民代表大会徐州代表的竞选,因对当时许多代表花钱请客的竞选之风不满,决定放弃竞选。《徐报》于1947年11月17日曾载文报道如下:
(本报讯)铜山县国大代表竞选人张雁秋、张
静秋为同胞兄妹,对社会皆有贡献,亦皆深负地方乡望,此次同出竞选国大代表,颇为竞选花序中之异彩。记者特走访张雁秋氏于寓所,据张谈:民主政治竞选一事乃国民对本身应有之权利,亦为对社会应尽之义务;凡属国民,皆应踊跃参加,形成活泼泼的民主政治之风气。
是以於国家行宪之前,本县将选国大代表时期,愚兄妹皆曾办理参加竞选手续,准备竞选。现在环观本县参加竞选诸先生,皆为乡邦之名流硕彦,其贤与能,皆胜愚兄妹十倍,堪称本县民意代表。
夫见义勇为者,固可当仁不让,而善与人同者,亦不必成功自我。谨本斯义,停止进行。掬我至诚,敬告为愚兄妹签署及我全县父老兄弟诸姑姐妹。并望竞选诸先生,在事前不必互相攻讦,在事后尤贵互相礼让;庶於行宪之始,为民主树一好风气,为来者树一好模楷等语。
1948年,因家务繁重,四姑为了支持丈夫顾颉刚的事业,毅然辞去徐女师的校长职务,一方面牺牲了个人的教育事业,另一方面成全了丈夫的教学和历史研究事业。他们先后住苏州、上海,1954年姑夫调至北京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她随家迁至北京。
姑夫从1971年开始负责校点《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至1979年即告出版完成。他能在78—86岁高龄中,顺利完成这项艰巨的工作,为祖国历史学做出重要贡献,是与夫人的全力支持和牺牲分不开的。
四姑生育了三女一男(顾潮、顾洪、顾湲、顾德堪)。在四姑父母的辛勤教育培养下,他(她)们都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
姑夫多年来患有高血压、失眠症,每天都得服药,四姑对他照顾无微不至,在北京三十余年相夫教子,精心照料丈夫的生活和工作,抚养和教育四个子女的成长。四姑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参加中国民主促进会,在北京分会工作。1980年2月丈夫逝世后,担任顾颉刚先生遗著整理小组顾问。四姑及子女遵照遗嘱,将顾先生的遗体捐献给北京协和医学院做医学研究之用。1981年,四姑又将家中藏书6万册全部赠送给国家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