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仁散文 读军旅作家王宗仁的散文集《藏羚羊跪拜》有感

2017-09-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读军旅作家王宗仁的散文集<藏羚羊跪拜>有感书评书话对于多数生活在内地的人来说,青藏高原是神秘莫测的,甚至是充满了各种危险的生命禁区.一位外国

读军旅作家王宗仁的散文集《藏羚羊跪拜》有感

书评书话

对于多数生活在内地的人来说,青藏高原是神秘莫测的,甚至是充满了各种危险的生命禁区。一位外国学者在走下青藏高原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人类居住在这里是一个错误。如果不是读到王宗仁老师的作品,在我琐碎而平淡的生活中,也许并不会给予那片土地以更多的关注。

藏羚羊,这种原来在高原随处可见的生灵已经变成了濒临灭绝的物种。被称为无人区的可可西里,因了藏羚羊而成为盗猎者出入频繁的地区,藏羚羊因为它高贵的皮毛,成为那些盗猎者疯狂追逐的目标。人类为了追求奢华,常常是以毁灭地球上无辜的生灵为代价。

一个即将产仔的藏羚羊的跪拜,折射了即便是动物的母爱的伟大,也衬托了人类的残忍。军旅作家王宗仁为我们描绘的这个凄美画面,不知让多少人愁肠百转。曾几何时,人类以为自己是地球上唯一的主人,地球上的各种资源成为了人类无法填饱的欲望的牺牲品。

当天不再蓝,水不再清,山不再绿的时候,人们终于认识到了,我们必须节制自己的欲望,我们不能亲手毁灭自己生存的家园。王宗仁以他的亲身经历告诉人们,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因了藏羚羊漫山遍野地奔跑,整个可可西里都显得生机勃勃。

……我们开着车和藏羚羊赛跑,车快它快,车慢它慢。……人和野生动物成了朋友,和睦相处,大自然显出了无比的纯美”。然而人们却并没有意识到这种难能可贵的和谐的价值。《藏羚羊跪拜》唤醒了无数人的良知,也唤起了无数人对生命的重新审视和思索。

大半生来,“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方来回闯荡百余次”的王宗仁以他细腻的笔触,将世界屋脊上的军营天地里的苦辣酸甜奉献给了读者。我的心已跟随王宗仁的妙笔飞向了高原,去感受那里的山山水水,去抚摸那乖巧的藏羚羊;去观赏可以“掬蓝天洗脸”的拉萨天空;去为那虔诚而又执著的藏族的小姑娘留下一个倩影;去为路边野店的藏族姑娘送去一幅天安门城楼的照片;去为那位已经长眠在高原半个世纪的女兵扫墓;去凭吊将军楼,缅怀“青藏公路之父”的丰功伟业;去品尝那在饥饿的年代帮助战士们渡过难关的独特高原小吃“蕨麻坨坨”;去感受五女峰的巍峨;去悼念冈底斯山下的无名战士的丰碑;去为那位烟坟的主人敬上一支香烟;去向那些无数在青藏线上为我们的国防事业献出生命的战士们献上一束鲜花,栽上一棵白杨;去向那些今天还战斗在高原上的将士们表达发自内心的敬意……

王宗仁说:“我对青藏高原的深情根深蒂固,是几十年间形成的。先是一点后是一片,现在什么也撼不动它了。流失的岁月只能不断地给它加固铆钉,高原的暴风雪又给这铆钉镀上了不朽的金。”那里的高山白雪,一草一木,都在王宗仁的笔下熠熠生辉,常常让人感到一种陶醉。

那寒冷的唐古拉山的月夜,也充满柔情,让人无限神往:“入夜,明月镶在雪山之巅,月映雪,雪掩月,纯与美相拥,刚与柔互配,绝妙的美景!这时有俩人在屋外聊天,话语落在雪上冻住了,笑容贴在月中定格了。

雪有大弦之音,月有小弦之妙。雪月将金黄的尘屑洒在山野,如醉如痴。”“这里一年四季的月亮各有特色:春月绵;夏月阔;秋月甜;冬月远。四季月,四幅画,四种景。”栩栩如生的图画如在眼前,让人恨不得把那圆圆的月亮捧在手中,挂在窗前。只有发自内心的一往情深的笔墨,才能把一片冰雪世界写得如此诗意盎然。

读王宗仁的作品让人感到,青藏高原,很远,也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