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为何用束星北 钱学森之子谈父亲:怎么回国的?为何一直当副职
钱学森当年得以顺利回国,是中国用4名被扣押的美国飞行员换来的吗?
他为何一直当副职?
今年12月11日,是已故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百年诞辰。1月30日,记者专访62岁的钱学森之子钱永刚,他讲起了钱学森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并纠正了坊间关于钱学森的一些误传。
钱学森到底是怎样回国的
一直以来,外界流传,1955年,钱学森在紧张的国际形势下得以顺利从美国回国,是中国用4名被扣押的美国飞行员换来的。事实上,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钱永刚接受采访时,讲述了他们一家4口获准离开美国的经过。
朝鲜战争结束后,大批美军被扣押人员的家属向美国政府请愿,强烈要求政府出面让我国遣返他们的亲人。
迫于这一形势,1954年举行的日内瓦会议上,美国代表通过英国与会人员向中国代表摇动橄榄枝,请求就被扣押人员的遣返问题进行非正式会谈。会谈虽没取得实质性进展,但双方同意下次不再通过英方当“电灯泡”,并决定1955年8月1日在华沙举行大使级会谈。
而就在会谈之前的6月,被美国政府软禁的钱学森得知爷爷的老师陈叔通当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消息后,当即写了一封要求回国的信,辗转寄给太老师陈叔通。陈叔通收到信后立即找到周恩来。周总理看过信后大喜过望,于是向准备参加会谈的王炳南作了部署。
8月2日第二次会谈时,王炳南按照周总理的设计,首先提出我国将遣返11名被扣留的美国人,接着希望美方允许钱学森回国。美方代表听后,故作惊讶道:“钱学森,我知道,可是他自己表示不愿意回中国。”
王炳南当场出示钱学森的信:“这可是他亲笔所写呀。”
在事实面前,美方代表无言以对,只得马上向国内汇报。3天后,钱学森意外地接到了美国移民局的通知。
一个半月后,钱学森与夫人蒋英携子永刚、女永真从洛杉矶登上克利夫兰总统号海轮启程回国,途经夏威夷、横滨、马尼拉,于10月8日抵达香港。
钱永刚告诉记者,钱学森所乘轮船抵港之前,国务院已通过广东省有关部门秘密通知香港招商局的负责人到广州接受任务,该负责人到达广州后,广东省的有关人员让其速到香港的轮船公司做工作,确保轮船停靠香港码头前先抛一次锚,让船上的中国人迅速转移。
所以,当船驶入香港维多利亚港时,便有一艘小船驶拢,钱学森一家4口和船上的另外40多名中国人从舷梯下到小船,被载到港湾北岸的九龙码头上岸,然后乘火车到达广州。而当克利夫兰总统号驶抵南岸的香港码头时,等候多时的国内外记者怎么也找不到钱学森。
据钱永刚透露,他前不久与香港招商局编《招商志》的人谈及此事,对方通过查对当时的档案,也发现了有关记载。
钱学森回国不久,我国又遣返了12名被扣留的美国人,其中既有美国空军飞行员,也有在中国大陆进行与身份不符活动的侨民。
钱学森的领导绝技———念诗批评法
钱学森回国后,长年在国防科技战线从事领导工作,作为一名科学家,他很严谨,但作为领导,他又很讲领导艺术,用念诗的方式批评人,可说是他的独门绝技。钱永刚告诉记者这样一件事。有一次,钱学森与在身边工作的专家汪成为谈起软件问题,聊着聊着,钱老突然对汪说:“你说得很好,要不你先动笔把自己的想法写一写。”
于是汪成为就软件工程和发展写了一篇文章交给钱学森。第二天,当他到钱老办公室问看没看时,钱老微微一笑道:“我给你念首诗吧。” 就在汪纳闷的时候,钱老念了起来: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念完钱老问他:“你知道这是谁写的?”
汪想了想说:“是清代袁枚的吧!”说罢他赶紧补充:“钱老,你把那篇文章还给我,我修改后再交给您。”
钱老笑着问:“明白了?”
过了几天,汪成为将修改后的文章交给钱老,钱老仔细看了一遍,说:“这回你是认真的。”
1982年9月下旬,因钱学森的前任秘书另有任用,组织上为他重新物色了一位名叫涂元季的秘书。
因为临近国庆节,加之多年未回湖北老家,这位即将履新的秘书通过国防科工委办公厅向钱老请假,说是回家探望老母亲,于国庆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到“钱办”报到。10月3日上班,他便在原单位等国防科工委机关的通知。到了10点多钟,机关的人来电话告诉他:钱学森发火了,问你怎么还不来报到。到了办公室后,钱学森说:“你这个人组织纪律性太不强了,说好了今天上班怎么还要等通知!”
批评一通后,钱老仍不依不饶地对办公厅的同志说:“小涂我不要了,你们另外给我换一个秘书。”
没办法,涂元季被安排在办公厅工作了一年,直到第二年,钱学森发现他工作还是很认真的,才再次开口将他要到身边当秘书。
钱归你 奖(蒋)归我
钱永刚说,在钱的问题上,他父母之间曾经有过一段很有意味的对话。
2001年12月初,第二届霍英东杰出贡献奖在广州番禺颁奖,作为得主之一的钱学森因行动不便不能前往,组委会邀请82岁的钱学森夫人、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教授蒋英出席领奖。临去广州前,蒋英向钱学森辞行,钱学森当着钱永刚的面与夫人打趣道:“钱归你,奖(蒋)归我。”
蒋英略作思考:“那咱们说好了,你要奖(蒋),我要钱。”说罢两人都会意而笑。
据钱永刚回忆,在他父亲的心目中,钱在绝大多数时候指的是姓氏。他的《工程控制论》出版后,获得了一笔不菲的稿费。当时他在中国科技大学力学系当系主任,当他看到从农村考上来的孩子连买把尺子的钱都没有时,便把这笔钱捐了出来,专门买了一批学习用品。所以力学系的新生报到时,都能领到一把尺子。
1962年,他的《物理力学讲义》、《星际航行概论》出版,获得了3000多元稿费。当时,国家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经济十分困难,他将这笔稿费作为党费上缴给组织。1994年,他获得“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奖金高达100万元港币,谁知支票汇到后他看都没看,就写了一份委托书,捐给了我国西部的治沙事业。
钱学森经常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我不要求你门门考五分
钱学森36岁那年与小他8岁的蒋英结婚,接着一起去了美国。钱永刚次年在美国出生。
有些资料称,钱永刚生于1949年。钱永刚笑言,那也是误传。之所以“被年轻”,只因他上了两次一年级。
回国之前,钱永刚已在美国读完了一年级,回国后,他操一口流利的英语,却花了近一年时间学习汉语。开学时,钱学森本想让他到二年级插班,但学校不同意。钱学森只好对他说:“再读一回一年级,没坏处。”
从小学到高中,每次小考的成绩,钱永刚都拿回家让母亲过目,但期终考试的成绩单,蒋英总让钱永刚去找钱学森签字。有一次,钱永刚的成绩单上,语文4分,数学4分,物理5分,钱学森看过后说:“我虽然不要求你门门考5分,但数学分数低了点,语文还可以。”
到了下学期,钱永刚的数学考了5分,语文仍是4分,钱学森说:“这回考得可以。”
1977年恢复高考时,正在部队服役的钱永刚报了名,钱学森知道后很高兴:“你已经快30岁了,报名参加高考对你是个挑战,只要有这股劲,今年考不取,明年再考。”
放榜时,虽然语文拖了后腿,但他还是考取了国防科技大学。
在钱永刚的印象中,父亲的文学功力是很深厚的。父亲的广博知识,缘自祖父钱均夫的素质培养。钱学森从读小学开始,父亲每到寒暑假都会让他接触一件新玩意,从画画到吹号,从吹口琴到摄影,甚至于到野外抓蝴蝶做标本,到矿山了解怎样选矿,但这些都不是为了学多门技术,纯粹是为了感受一下。
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期间,钱学森经常到离学校不远的波士顿交响乐团排练厅去放松,并从此对西方古典音乐有了浓厚的兴趣。据介绍,钱学森年轻时还在报纸上发表过《怎样欣赏西方古典音乐》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