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伯渠精神 精神传承是最好的纪念——写在林伯渠同志诞辰130周年之际
在常德市一中的历史文化长廊,一个女孩仰头端详着眼前的铜像,似懂非懂地读着铜像下的文字。15年前的模糊记忆在脑海中渐渐浮现,刚入初中的我,第一次知道他是我的校友。后来,他便成为我自豪介绍母校的一个重要标签。直至2015年元旦,我与父母参观了林伯渠故居和陵园,才真正地走近他。
白墙黑瓦的民居座南朝北,背依苍翠青山,前有古柏绿池,门口的木栅栏已漆纹斑驳,金字红匾的“林伯渠同志故居”赫然在目。步入故居,古朴典雅之气扑面而来,“九牧世家”“功昭德永”、“诗礼传家”的牌匾分别悬于三个堂屋横梁……
130年前,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在这里嘤嘤落地,一种精神缘起与此;130年间,纵使时代变迁、风云变幻,岁月难以吞噬的是深深植入人心的一种精神;130年后,纵使林老离去半个世纪有余,恒久不变、经久不衰的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名为“林伯渠精神”。
“林伯渠精神”所折射的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勇于开拓之革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林老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为了革命事业他无私奉献终身,为了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他倾其一生精力。
风雨如晦、国运飘摇,革命、起义、再革命,他不屈不挠。二万五千里长征消磨不了他坚定的意志,战争的硝烟抵挡不住他勇往直前的步伐,林老曾说:“无论什么时候,自己总跟着进步的方向走,毫不顾惜地把那些注定要衰亡的东西抛在后面。”正是这种可贵的革命精神,铸就了他的峥嵘岁月、赫赫功绩和不朽功勋,不愧为英勇的无产主义革命斗士。
“林伯渠精神”所彰显的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殚精竭虑之高尚品德,值得我们传承。“为人民服务,为世界工作”是林老的座右铭,他忧国忧民,坚持不懈地寻求救国救民、为国为民的真理。
林老长期担任根据地财经方面的领导工作,为支援革命战争、保证供需补给、改善根据地经济状况等方面都有突出贡献,被誉为“红色理财家”。新中国成立后,他时刻不忘关心群众疾苦,不辞辛劳、深入群众,坚持调查研究,体察百姓难处,为民解忧。林老为中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做出不可磨灭的奉献,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他,深受广大群众的敬仰和爱戴,不愧为德高望重的开国元勋。
“林伯渠精神”所诠释的明德修身、严于律己、清正廉洁之优良作风,值得我们发扬。同为临澧老乡的丁玲曾写到,“在战争岁月中的边区军民群众,在建国年代的党内党外干部人民,都认为他是一个最完整的人,最和气的人,最能理解人的人,他的作风最平和,最民主”。
这将林老高风亮节的人格魅力体现得淋漓尽致。一生为人正直、光明磊落,总能诚恳地接受他人的意见和批评,从不回避自己的问题,是同事们对他的评价。即使进京后,周遭条件转好,林老也始终保持着自己平静淡泊、虚怀若谷的心,从未因此而改变自己艰苦朴素的作风,不愧为共产党员的先进楷模。
功垂千古德昭后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将“林伯渠精神”视为永不过时、永不褪色的可贵精神,将这种精神代代相承、世世传颂,才真正无愧于老一代革命前辈,也是对他们最有价值、最好的纪念。
后记:作为一个常德人,参观林老故居,确是我二十多年来第一次踏上临澧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而命运冥冥之中有其奇妙,未曾料想半年之后,我考上临澧县人民检察院的公务员,从此扎根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