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国山水画 精微与广大:李爱国和他的绘画艺术
前一段时间《美术报》评选出中国当代十大院体画家,李爱国榜上有名。在此之前,画家已经以不凡的业绩赢得多项殊荣,如获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铜牌奖;第二届当代工笔画大展一等奖;首届《连环画报》金环奖;首次中国连环画十佳作品奖;获"联合国非政府组织世界和平教育协会艺术大展"荣誉奖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军事博物馆、中南海等重要机构收藏。
先后出版有《李爱国画集》、《李爱国国画创意》、《工笔人体画技法》等画册并多有着述。李爱国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北京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李爱国是颇有影响的画家是不争的事实,尤其他在工笔人体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更是有目共睹。事实上,他的绘画领地远远不只囿于此,无论在成名之前,还是在其后,他在草原风情画、动物画、鞍马画、山水画、花卉画、水墨人体画等方面的创作都可圈可点。
或许李爱国工笔人体画的知名度遮蔽了他在其他艺术领域的成就,本文试从比较全面的角度探寻李爱国的艺术之路,以及他的为人为艺给我们的启发。李爱国的艺术之路明显呈现出专博互动、平稳推进的态势,画家将广博和专一、精微和广大等对立关系恰当地统一于他的"行动纲领"之中。
精微和广大可以从绘画风格来讲,也可以从绘画题材的选定上说,两者有机地融会在一个画面中,统一在画家艺术之路的整体演进过程中。这和他敏锐的观察力、明确的切入点、审慎的艺术态度、平和的心理状态无不关系。
可以说,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是美术界最为活跃也最为动荡的特殊时期,艺术演化速度之快,方式之多前所未有,当很多人茫然不知所措时,李爱国以独有的视角审视当代艺术的发展走势和自身特点,迅速确立了自我风貌——无论在寻根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草原风情画的阳刚之美,还是在回归绘画本体语境中颇具玉特质的人体美,无论是动物画的细微精到,还是写意山水的酣畅淋漓,画家都能够以独特的操作方式辉映于时代。
由此可见,李爱国能够细微地体察到时代艺术的脉搏,更能够不断发掘内在世界的审美需求,从而确立既有时代特色又具个性特征的表现形式。在当代,像他这样在如此广泛的领域进行艺术创作并取得不菲成绩的画家并不多。
李爱国1958年生于沈阳的一个军人家庭,后来参军作了宣传干事,这个常常被忽视的经历或背景对他的艺术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军队的艰苦训练磨练了画家的意志,成了他"美术历程非智力因素的一部分"。
同时,他自觉地把在军事理论方面的广博见识移植到艺术创作和文化推进策略上来,形成了独到的方法论。有时朋友们在一起聚会,只要谈到有关军事的话题,李爱国一定是最能讲也是讲得最令人信服的"核心人物",他看问题既有深入的"点",也有全局的"面",可谓精微和广大兼具。
1985年,李爱国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中央美院中国画系研究生,导师刘凌沧是造诣精深的工笔人物画大家,这对李爱国无疑是一个新的推动。1986年,画家创作了反映蒙古人西征场面的《铁流》、《蒙古骑士》等作品,画面显露的雄阔和宏伟,再一次证实画家把握恢宏构图和动人意境的能力,这是草原风画的一次升华。
李爱国像一个不断攻克坚固阵地的战士,每一个战役都打得精彩;又如一位高明的弈者,在了然在心的蓝图上点击一个个目标。
他既是一个善以军事知识套用一切,又是一个崇尚庄子浪漫美学的人,他喜欢爬山、游泳、看电影、听评书,逛菜市、鉴海货,穿着的朴素和举止的谦和不会让人联想到他的教授名衔和知名画家身份。
他有非常强的时间概念,除了上课之外,他通常上午都埋头画画,有些事情都安排在下午,尽量在边角的时间处理一些事情而不让其占用整块的时间;他强调身体状态在创作中的作用,定期锻炼身体,在他看来,这是增强毅力、防止懒惰的良方。
比如冬泳,画家已经有两年的"泳龄",北京的三九寒天,人在结冰的河边站一会儿都感觉寒冷无比,但他和同伴总是先凿开冰咬牙跳到水里,现在这确是不可缺少的功课了。
画家常穿一双步鞋,有一次我们一起爬山,他告诉我穿步鞋的缘由——步鞋的底子薄且柔软,踩在有石子和坡脚的路上能够起到按摩足底的作用,眼睛看着周围赏心悦目的景色,全身得到了很好的放松和锻炼,一举两得——在时间、方式等方面的选择上让人感到画家的内心世界充盈而平和,细致而活脱,他用朴素的方式不断将自己拉回到自然之中,允吸自然的空气,精心呵护着自己的艺术感受和真实的内心感悟,不让它们被世事所纷扰和围困,以保持那份纯净和单纯。
他利用点滴时间汲取每一份可以汲取的营养,艺术之根使劲向下扎,只有根深,才能叶茂。根深叶茂对于画家来讲就是不断超越自我,到达新高,我相信"超越"这个词永远吸引着画家李爱国前行。
1989年工笔画领域"群雄并起",李爱国从厚重的历史画及草原风情画转入抒情的人体绘画,这一转换让人感到突然,画家没有守在已经取得的成绩画地为牢,而是开始了新的扩张和拓展。他的工笔人体画在主题涵蕴、形式表象、审美意趣等方面都有精微柔婉而不失大气的特点,显扬着特立独行的主体意识和个性特征——优美和壮美、婉约和豪放、精微和广大两方面的审美趋向得到了恰当的结合和充分的体现。
李爱国是强调素描的作用以此增强工笔人物画表现力的代表画家之一,他注重在写生的基础上找寻一种适合自我气质、朴素自然的语言,这种师造化得心源的思路恰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共同追寻的。
他的工笔人体大多画在仿古绢上,表现手法朦胧,极具古典意境和诗意美质,寓广大于精微之中——这是画家早期草原风情画豪迈旷达风格的延伸,更是画家双重性格的自然表露。
李爱国绘画观念中极为重要的一点是对造型能力的重视,他在《艺术心路》中写到:"工笔画技法最终是受造型能力制约的,工笔画个人面貌的形成源于画家对形体关系的独到理解并通过适当材料、手法籍以向观众传达出这种理解",扩而大之,李爱国在多领域取得成就的基石就在于此,画家先后就读于注重功力与素养双修的鲁迅美院和中央美院国画系,其对造型、构图、创境的理解与把握可谓通透深刻,他将东方意韵同西方造型意识有机结合的创作思路得到了画界的广泛认可。
如果说李爱国的工笔画以精微细腻、柔美婉约见长,他的水墨画则得活脱清新之趣,具戛戛独造之妙——山水也好,人体也好,动物也好,鞍马也好,画家都着眼于对冲和、明澈美学内涵的诠释。画面精巧的刻画和大笔濡染的鲜活色墨相得益彰,豪迈处见气度,精微中见才思,画家善于将两种相矛盾的物象及手法置于同一画面而使之浑然一体、生面别开。
他曾说:"我悟出艺术创作就是扬长避短,任何成功的艺术家都是将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极致的专家。
"这说明他洞察幽微,善于寻找自己独有的存在方式。比如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李爱国则强调少而精的读书方法。他主张和推崇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培养,或许如此,他的文章写得也颇富神采,已着有《静谈》、《没骨说》等数十篇论文,见解不可不谓独到精辟,文字也不可不谓凝练悍达,透出学者型艺术家的品质。
老子说:"微妙玄通",意思是说只有致精微,才能做到臻广大,达通化。李爱国艺如其人,在精微与广大之间走出了一条宽阔大道——这既有正确方法论的引导,也是个人才情的必然展露,对于当代中国画创作的启示和影响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渐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