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荪之死 张东荪投了毛泽东反对票之后

2017-12-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集合中共党内党外人士.包括诸如中国民主同盟成员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576名代表,在这天选举新政府主席.毛泽东以575票当选中央

集合中共党内党外人士、包括诸如中国民主同盟成员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576名代表,在这天选举新政府主席。毛泽东以575票当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次不记名投票中,唯一只有一票没有投予他的,据写作"历史调查新闻"的北京异议记者戴晴依仅有的考据,是时任燕京大学教授的张东荪——唯有他一人,这位在该年初才居中共与国民党中间谈判,促成北平"和平解放"的民主人士,在"新中国"成立前的热闹至狂欢中,冷静地投下自己由衷的一票。

这一票相对往后中共在民主派中间开展的"肃清""反右"运动,颇像嘲讽的预警,告诫正热切等着在新政权中分官封侯者,亲友叛离的肃杀时光,将不远矣。

戴晴在近作《在如来佛掌中:张东荪和他的时代》,发掘一段当今青年少知的中国民主派在新中国的经历。

1月31日北平宣布和平解放,国民党将领傅作义率25万北平守军全部向人民解放军投降,迁移城外接受改编之前,此时,乐见中共从革命党将顺利变成执政党的民主派人士4位,包括张东荪、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雷洁琼,与她同为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的丈夫严景耀,以及清华大学知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去到中共当时位于河北省平山县的总部,与毛泽东商谈民主派参与到未来政府之事。

这时这些民主派被邀前去,既是准国家政权的首长为得到全国、特别是知识分子,希望拢络他们认可新政权,亦是对他们的礼待与重视。

无可否认,这是民主派与中共的蜜月期;对于大多数民主人士而言,这甚至一再延续,直到1950年代中的反右运动里,与共产党的关系,能否顺应或取悦中共,仍然是许多民主人士行事言论的主要考虑。

而在1949年投票选举中央政府的关键之时,从贪腐的国民政府统治、外族进侵国土的抗日战争走来,而又相信寄望每日口中提着清廉的共产党之民主人士,更是热诚地投以信赖的一票,人数正如上文所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