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德尔沙地 希特勒的战地指挥官——莫德尔
作者序: 历史该如何标识莫德尔?一个战术天才,一个狂热的纳粹信徒?他的名字与勒热夫防御,库尔斯克会战,中央集团军群的覆灭,阿纳姆,许特根森林,阿登突出部之战,鲁尔口袋联系在一起,但莫德尔本人却始终被第三帝国历史的阴影部分所笼罩。
战后,他的三位战友:古德里安,曼施坦因,梅津林在自己的著作里很少提及这位前同事,即便偶尔提到,笔下流露出的也绝不是欣赏。众多历史学家在研究莫德尔参与的历次战役时,除了谈及这位指挥官旺盛过人的精力,刻毒的言语,夹在眼眶之间的单片镜,对希特勒的盲目崇拜,其他细节的透露则少之又少。
。“傲慢粗暴,专断独行绝不让步,让人讨厌的性格”,“德国独裁者的宠臣”,刻意歪曲莫德尔的故事倒是流传甚广。
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的探视他的内心,看到希特勒和莫德尔良好关系背后的故事。 当我透过这一切,更加清晰的审视莫德尔的人生历程和军事生涯时,便能理解为什么他的同胞会以这种不合适的方式将莫德尔推到历史前面。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战后,这些将军们每天奋笔疾书,在自己头脑中的战争记忆游泳池里溺水挣扎;而莫德尔却已在落叶,石块,泥土下长眠。死去的人,尤其是那些和希特勒亲近的将军,成为幸存者发射怨念之箭的标靶。
从英美战俘营获释的将领们急急忙忙将溅了一身的“第三帝国的邪恶污点”冲刷干净。在自己的书里把自己描绘成一个被束缚了手脚的悲剧性天才,好像没有希特勒的干预,国防军能够(或者至少)打败苏联似的。然而回忆与现实是如此的苦涩,死去的凯特尔,约德尔,莫德尔成了这些人发泄意忧苦闷的无形通道。
其他人则不厌其烦的重复莫德尔是希特勒最宠信的将军,以此来混淆视听。莫德尔在短短几年内升任集团军,集团军群司令不是由于他本人的纳粹倾向,而是因为他是一名军事素养极高的优秀德国总参谋部军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时,莫德尔以一名营长副官的身份加入战斗;一战结束时,他已经成为一名师军需官。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一直从事参谋工作。
在他与希特勒结识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莫德尔就被列入集团军参谋长候选人名单,当时捷克危机在即。之后,莫德尔升任第16集团军参谋长,第三装甲师师长,41装甲军军长,第九集团军司令是缘于他在之前的职位上战绩不凡,这与他多年接受的德国总参谋部培训是分不开的。
古德里安,哈尔德,汉斯施派德尔异口同声的将总参谋部描绘成一个坚决反对希特勒邪恶计划的组织。而出身于“这个精华组织”的莫德尔无疑是个异类,何不往莫德尔身上泼些脏水(有些半真半假,有些则是彻头彻尾的谎言),让他多背负些骂名。
将自己与“政委命令”“荣誉法庭”“奴隶劳工”“虐待战俘”有所联系的枝枝叶叶全部埋入地下吧,无需愧惧,深夜能够听到的只有自己的心跳而已。
战后,德国将领们提出了一种“装甲”制胜的理论;无数次声称如果希特勒放弃“死守每一寸土地”的想法,让他们大干一场,来一次灵活机动的防御战,德军很有可能在“锤子与镰刀”进军柏林之前,就可以将苏联这个巨人击倒。
其他几位优秀的将领(莫德尔,劳斯,伦度力克,克鲁格)显然被排除在这一“理论”之外。 莫德尔和劳斯曾仔细的考虑过"宽大正面防线面临的战术防御问题”,两位将军提出的解决方法与曼施坦因,古德里安所倡导的恰恰相反。
莫德尔认为在广大正面战线上实施机动作战的战术思路——至少在1942年后——就已经不再适合德军。因为消耗损失过重的步兵师缺少足够的机动力与火力在这场机动战中生存。他提出建立一条多纵深的防御带,采取“地区防御战术”谨防红军的战术突破。
这种防御体系,经过无数军事学家的考究——尽管过于依赖“黑豹坦克”和“虎式坦克”——在勒热夫,奥谬尔,第聂伯河弯曲部,喀尔巴阡山,爱沙尼亚,东普鲁士的各次战役中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研究莫德尔本人的战术思想和他参与的历次战役,促使我写一本关于他的传记。前面几章主要描写他的一战亲历,在魏玛军队供职情况,以及在波兰法国战役期间担任参谋的经历。这几章篇幅可能有些冗长,我极力突出细节,这十几年的经历表明莫德尔正是沿着标准德国参谋部军官的成长路线走向职业生涯的顶峰。
1941年夏,莫德尔被任命为第三装甲师师长。随后,在德军进攻莫斯科的道路上,升任41装甲军军长。
关于这几个月的描写,我花了不少笔墨,主要是为了表现他在这段时期内的领导风格和获得的战术成果。当莫德尔升任集团军司令后,叙述的重点从集团军每日作战记录转移到更高一层次的防御思想。我详细的描述了几场战役(勒热夫的反突击和城堡战役),是为了让读者能够更进一步了解他战术思想的进化。
当莫德尔指挥整个集群时,文字重点再一次从战术战役角度跳跃到一名帝国元帅在国内外政治军事背景下的作为。集团军群指挥官的思维更侧重于战略政治层面(1944-1945年,他在法国德国西部率部作战就是一种体现——阿纳姆和许特根突击是盟军在整场战争中经受的损失最为惨重的两次打击)。
也正是这段历史 ,使他遭受众多非议,而这些非议的炮制者们则是那些从尊敬过,也从未理解过他的旧部。
莫德尔军事生涯中极容易被忽视的一点:即他与希特勒之间关系的变化。1944年8月,两人的交情可以说达到了顶峰,德国独裁者将遏制苏联红军对中央集团军群攻势的任务交付于莫德尔。
他在阿纳姆的成功更加深了希特勒对他的好感。当希特勒准备发动阿登攻势时,莫德尔曾表现出迟疑与不情愿。这副态度几乎抵消了希特勒对他的所有好感。1945年1月,两人关系迅速恶化,两个月后,纳粹宣传机构宣布“元帅本人和他的集团军群是一群叛徒”。
莫德尔独自一人走进树林,拉动手枪保险…… 我希望读者能够从一个更深的层面来审视这个男人,这位元帅。仔细读透莫德尔会发现以往关于他的老生常谈是多么有失公允和苍白:他缺少隆美尔那种领袖魅力;没有曼施坦因显耀的贵族背景;没有古德里安对“速度”表现出来的天资。
莫德尔是一名头脑俱佳的斗士,意志坚强的的实用主义者,将自己的悲观沮丧恐惧牢牢的锁进意识最深处。他是二战中最具个性特色的指挥官。全面解读莫德尔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那场世纪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