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莫砺锋 苏东坡的现代意义(上) 莫砺锋

2017-09-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苏东坡一共活了66岁,他的生平经历很丰富,成就是多方面的,我们不可能介绍他的生平,我只介绍他一点.他66岁的生命历程,当他走到2/3的时

  苏东坡一共活了66岁,他的生平经历很丰富,成就是多方面的,我们不可能介绍他的生平,我只介绍他一点。他66岁的生命历程,当他走到2/3的时候,也就是说,在他44岁那年,也就是北宋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那年7月29日的晚上,这个时候我们的苏东坡还不叫苏东坡,他仅仅叫苏轼,字子瞻,东坡是两年以后才起的号。

那么,这个晚上他在什么地方呢?他在我的家乡江苏无锡的太湖上,他在一艘船上,他此时的身份是朝廷的钦犯。前一天(7月28日)朝廷派钦差到浙江的湖州,当时他是湖州的地方长官,宋朝知州是地方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市长,作为一个政治犯把他逮捕了。

本来连夜要送到汴京,但是因为船舵坏了,当天晚上停在太湖修舵,停了一晚上。古代用夏历来计时,那个月是小月,7月29日也就是那个月的最后一天,当然是没有月亮的,但是当天的天气晴朗、繁星满天。

而北宋时候的太湖里面是没有蓝藻的,湖水非常清澈。所以,这样一个诗情画意的良夜,但是这位当时还不叫苏东坡的东坡,他在船上忧心忡忡,因为他已经知道他这次被朝廷千里追捕,罪名非常重。有人说他不单是批评朝廷的政治,而且诽谤皇帝,对皇帝有大不敬的言语,这个罪名就非常重。

他觉得抓到京城去可能后果很严重,而且说不定会受到种种的侮辱,还会牵连到他的亲朋好友。所以,他看着船舱外面的太湖水,他突然起了一个不好的念头,他就想假如我此刻纵身一跃,跳入太湖,那么,以后的一切都画上了句号,生命就没有了。

 我们说历史是不能假设的,那天晚上苏东坡没有跳下去,一个是当时的官兵对他防守得很严,因为他是朝廷的重犯,必须严厉的看管。第二,他这个念头只是闪了一下,他很快就回心转意了,决心不自杀了。我们说历史不能假设,但是我们现在假设一下,假设公元1079年7月29日的夜晚这位苏轼在太湖的船上跳湖了,他的生命画上了句号,这个事情对于他本人来说,生命砍掉了1/3,少活22年。

但是,这个事情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部文化史它会产生什么影响?我给朋友们开一份清单出来,假如他那天跳了:

 在我们的古文宝库中间,包括《赤壁赋》、《后赤壁赋》在内的1500多篇古文就没有了,在我们的诗歌宝库中间,包括《荔枝叹》(谐音)在内的1600多首诗就没有了。在我们词的宝库中间,包括《念奴娇》、《大江东去》在内的200首词就没有了。

在我们台北的故宫博物院里要失掉一幅书法精品,就是刚才主持人提到的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帖》,这是2年以后写的。刚才主持人也提到了,他还是一个画家,在日本某一个诗人收藏室里有一幅《枯木怪石图》也就要消失了。

在一本叫做《苏沈良方》的中医药书里大概有450个药方就要消失了。在我们日常语言中的一些格言,比如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要没有了,在杭州的西湖上那一条像长龙卧波一样的美丽的苏堤就要没有了。

然后在遍布全球的中菜馆里要失掉一道名菜,它肥而不腻、入口即化——“东坡肉”就没有了,因为是他2年以后到黄州才发明的,还有等等等等。也就是说,把这个人的生命砍掉1/3,如果他少活了后面这22年,那我们一个民族的一部文化史要损失掉这么多有价值的东西。

反过来说,这个人对于我们的历史,对于民族的贡献就非常大。所以,这个人的伟大是不言而喻的。他的一生,他的行为,对我们当代他还有什么启发意义?

一、苏东坡作为政治家的高风亮节

首先,苏东坡是大政治家。北宋后期的政坛上最大的政治事件就是新党和旧党的斗争,新党以王安石为首,要推行新法,要改革,要变法。旧党以司马光为首,主张要保守,要持旧,维护旧的。两边斗得非常厉害,天翻地覆,势不两立。那么,这个时候,苏东坡这个人的基本立场是司马光这一边的,当时朝廷我们现在数得上名字的文人,除了王安石一个人以外都反对新法,他基本上站在司马光一边,但是他有的时候他的态度又不像司马光那么固执。

 王安石和司马光两个人作为政治家,他们的个人品质都非常好,人品都是没有缺陷的,两个人都是典范。但是这两个人在政治上也有很大的缺点,就是在坚持自己的政见方面过于固执,他们都坚决认为我的政治主张是对的,对方的全是错的,一句话都不能听,政治家不能太固执,不能太偏见,他们就是偏见。

所以,这个时候苏东坡的观点比较通达平正,他比较稳妥,他既看到了新法的种种缺点,也看到了其中某些合理性的部分,他既看到了司马光的主张有些合理性,也看到了完全否定新法也是不对的。所以,他的态度比较中立一点。当然,当时他在政治上,他夹在夹缝中间,他是两边不讨好。

 我说一个我的亲身经历,1974年,那时候我们国家正处于癫狂的阶段,在批判历史上的这些人物。我那年路过江苏省镇江的金山寺,我不是想去看白娘子的遗址,我是看看古迹。结果一到金山寺门口挂着一条大横幅,上面有一行惊心怵目的大标语,叫做“彻底揭开反革命两面派苏轼的画皮”。

我当时很奇怪,这是怎么回事,他怎么会是反革命两面派,那个年代说孔子反革命,孟子反革命,我们都习惯了,问题是为什么是两面派。我就走进去看,看到里面有大字报,具体的批评他,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一会反对新法,一会又不满意司马光,夹在中间。

 我们说苏东坡真实的政治上的作为,他实际上是一个政治家的高风亮节。他在朝廷里发表政见,完全是从他自己的思考,从是不是对国家有利,从真理出发。他不是看上司的眼色,不是看宰相怎么说,皇帝怎么说,他不是的,他是怎么认为就怎么表达。

所以,他在王安石推行新法的时候,他被视作“眼中钉”。他很聪明,他知道王安石为了推行新法,因为新法受到的批评太多,反对太多,王安石就采取了非常严格的阻止手法,凡是反对新法的都贬出去,拥护新法的都升上来。

这时候苏东坡反对,他批评,他说新法执行起来很多不好的地方,对民间有很大的扰乱,秩序都乱掉了,有的地方没有不合理,有的没有好好论证就推出来了,他提出种种的批评。正因为为此,他被朝廷千里追捕,抓到大牢汴京进入大牢,也正因为如此,他在牢里呆了130多天,差点面临死刑的危险。

 但是若干年以后,政治形势变了,支持变法的皇帝宋神宗去世了,高太后垂帘听政,司马光东山再起了,旧党上台了,苏东坡也被召回汴京去了,还升了官。但是这个时候当他看到司马光不分青红皂白要在一年之内把王安石的新法法令全部推翻,苏东坡又站出来反对,他说这个新法有的还是合理的,而且有些执行这么多年了,百姓都习惯了,你想一年之内又把它全部纠正过来,他觉得这不稳妥,在朝廷里就跟司马光当场争起来,由此而得罪了司马光。

司马光是君子,没有打击苏东坡。但是司马光一年以后就死了,他的亲信,他的部下就把苏东坡又看作“眼中钉”。所以,苏东坡在朝廷始终呆不安稳,他22岁就考上进士,66岁去世,他在朝廷里一共只呆了8年零11个月,不停的被贬出去,这是什么品质?这是政治家高风亮节。

我们把他切入到我们现代的意义上,难道我们现在的政治家不应该有这种高风亮节吗?当然应该有,这才是我们百姓的希望。所以,苏东坡作为政治家,高风亮节,这是最好的政治品质。

 苏东坡幼年时候就确立了这样一种志向,他10岁的时候跟他的老母亲陈夫人一起读《后汉书》,读到《范康传》。大家读过《三国演义》,知道东汉那年政治上最大的问题是宦官专政,太监专政,朝廷很乱,范康是反对宦官专政的,所以他被朝廷逮捕起来判死刑,范康被杀掉了。

《后汉书》里记载,范康临出门以前,来抓他了,他要走了,他告别他的老母亲,他说“忠孝不能两全,我要为国捐躯了,以后不能孝顺您老人家了”。范康的母亲大义凛然,说你这是正义的,为国捐躯,我赞成你这样做。

所以,苏东坡的母亲读到那里很感动,10岁的东坡就在旁边问,假如我将来做范康,母亲你同意不同意?他母亲马上说,你要能做范康,我为什么不能做范康的母亲,他10岁的时候就有这种志向,将来要是做政见就要这样子做。所以,我说苏东坡的现代意义,第一点就是对于政治家有一种正面的教育作用,你要么不做政治家,你身居高位,你必须要说真话。

二、勤政爱民的地方官

苏东坡由于在朝廷里仗义执言,所以他经常被贬出去,他在朝廷里呆不安稳,贬到地方上去。

又由于北宋时候制度规定,地方官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一把手知州,二把手副市长,叫通判,知州和通判满三年一定要调动,他就怕你一个人在地方时间太长了以后,形成一个地方的势力,会滋生腐败,所以一定要调。那么,由于这两点原因,所以苏东坡是不停的调动。

他在很多地方做过官,首先是陕西的凤翔,然后是浙江的杭州,杭州前后两次,第一次做通判副市长,时隔15年又去做市长。然后是湖州,我们江苏的扬州和徐州、安徽的鄞州、山东的密州和邓州,还有河北的定州,他做了这么多年地方的长官,他13年不停的调动。我们说作为一个地方长官,当然我们要看他的政绩如何,苏东坡政绩卓著。

 我们举两个例子,第一,江苏徐州。他到徐州做知州,上任一个多月,黄河泛滥,洪水一下冲到徐州城下,把徐州城团团围住,徐州城就靠一座城墙把洪水挡在外面,洪峰距离城墙顶端只有几寸,而洪峰的锋面比徐州城里的平地高出一丈多,也就是说,假如洪水把城墙冲垮,徐州全城就淹完了。

苏东坡急得不得了,就带领全城的老百姓来抗洪,他在城墙上搭了一个草棚子住在里面,日夜都在里面指挥,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就在城里面挖土,在城墙内测修一条堤坝,等于重新修一条城,从里面托住这个城墙,不让洪水把它冲垮。

过去了一个多月,洪水不退,城里的人力不够,把老百姓都动员起来,青少年都上阵了,人手不够。苏东坡必须要到军队里去求援。大家读《水浒传》读到,北宋的军队分两种,一种叫禁军,一种叫厢军。厢军是地方部队,没有战斗力,老弱病残,禁军是朝廷的野战军、正规军,有战斗力。

徐州城有禁军,但是北宋的禁军只有皇帝才能调动,地方官无权调动,一兵一卒都不能调动,所以,禁军安守在营房里不动。苏东坡这时候没办法了,人力不够了,他就亲自走到禁军的营房里面说“请你们出来帮我们抗洪”。

禁军本来不敢开锁,朝廷没有命令,不敢违抗。但是当禁军的首领看到这个地方长官,一市之长,这个知州大人苏东坡走进来浑身泥浆、面目憔悴,他几天几夜都没有回家,都在抗洪。所以,禁军的首领感动了,说一个文官抗洪这么辛苦,我们国家养了军队,我们一起去抗洪,终于把那场洪水抗过去了,80多天洪水才退。

 我们说你作为地方长官,领导全城人抗洪,奋力支持,这是你应该做的,做得很好,但也不是什么特别了不起。苏东坡的过人之处在于第二年。第二年春天洪水已经退了,他马上动员一切人力、物力在城外兴修水利,加固堤防,预防第二场洪水。

我们刚才说地方官任期最多三年,而且北宋黄河泛滥的周期是50-60年。也就是说,在他的任期内不可能有第二场洪水,但是他第二年就开始为地方上的长治久安来做贡献,这样的政绩不是我们现在某些地方官首长工程、面子工程,追求任期的效益,不是可以同日而言的,他是真正为地方上着想。

 我们再看一个例子,浙江杭州,苏东坡第二次到杭州时隔15年,他很喜欢杭州,特别是喜欢西湖。但是他第二次到杭州一看,西湖的面积萎缩了。原来杭州这个地方气候温暖,西湖这个湖是一个浅盆子的湖,湖水很浅,平均水深2米多。所以,西湖靠湖岸边的水草疯长,水草长起来以后,草根容易瘀积,瘀泥就瘀积在那里,这样瘀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葑的东西,这个葑就把湖面堰塞掉了,西湖也就萎缩了1/3。

 苏东坡就很急,因为杭州西湖当时不但是游览景点,而且是杭州唯一的淡水源,所以他上任马上就开始整治西湖,动员人力物力割水草、挖污泥。那么,割下来这么多废物堆到哪里去?当时西湖有一条堤岸,是东西方向的,唐代传下来的,叫做白堤,南北方向没有堤。

苏东坡整治西湖,弄了这么多草根、瘀泥出来没有地方堆,他就想不如在西湖里再修一条南北方向的堤,所以就用废物在那里修堤。这条长堤修的时候,为了让湖水流动,堤上有6座桥,桥下有孔,污水可以流动,上面再种上树。后来他离开以后,老百姓为了纪念他,把这条堤称为“苏公堤”,现在简称“苏堤”。

 苏东坡第二次在杭州任期两年半又被调回朝廷去了,临走之前他又想,他想我现在暂时把西湖整治好了,湖水清澈,但是这个水草还会长,气候条件没有变。假如过两年水草又长起来,瘀泥又堆积起来了怎么办,他要想一个长治久安的办法。

他向当地人请教以后就找到了一个办法,原来浙江的农民喜欢种菱角,种菱角的人下种以前一定要先锄草,因为不锄草的话野草长得太快,菱角收不到。所以,他就定了一个地方法规,制成碑竖在杭州的官府里面,就是每年用很低的租金把沿岸的湖面出租给农民种菱角。

农民要种菱角了,自己就要锄草,每年锄一次草,杂草就长不起来了。他又担心万一农民种菱角觉得收成不错,逐步的扩大种植面,一直种出去,最后种到湖心里面,菱角把整个水面都盖住了,怎么办?他就规定只许沿岸的水面可以种,靠湖心的地方不许种。

问题是水面上怎么标界限,他就请人用石头做了一些宝塔竖在那里,两个宝塔之间的连线,靠岸的这边可以种,靠湖心的这边不许种。时隔900多年以后,还有3个小宝塔还留在西湖里面,朋友们去过的都看到——三潭映月,那个小宝塔干什么用的?当时标界限。所以,苏东坡对杭州西湖他真是用心用力,把西湖整治好。

  杭州西湖现在是世界文明的游览景点,我一直想,假如杭州的旅游部门要想为西湖写一首旅游广告词的话,他不用写,他到苏东坡的诗词中去找一首就行了,苏东坡有一首七言绝句写西湖的,“水光潋艳晴偏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

”他说西湖就像西施一样的,西施是个美女,不管是化浓妆还是化淡妆,甚至不化妆,她都是美女,她天然美,西湖也一样,下雨天也美,晴天更美,这是最好的广告词。但是苏东坡对西湖的贡献不是写了这么优美的广告词,而在于西湖有今天这样的面貌,这是跟苏东坡分不开的,苏堤是他建的,西湖的湖水这么清澈,是他造成的。

所以,苏东坡做地方官,他的政绩,他是为地方上做长远考虑,这个东西我觉得很值得我们现在的地方长官,省里的干部,市里的干部好好学学,地方上的事情不要为了我升官,为了我的GDP来考虑,你要考虑地方上的长治久安,对老百姓是不是有长远的好处。

三、“一个快乐的天才”

 苏东坡是一个天才人物。他肯定是天才,我们做教育工作的人,做老师的人一般不太愿意说“天才”这个词,因为管理方面不允许说这个词,你说天才会打击一部分同学,所以我们就不说,没有天才,都是强调要勤奋。但是你必须承认苏东坡是天才。

 苏东坡是四川眉山人,他家乡附近有座山叫做彭老山,北宋有这样的传说,说他诞生的那一天夜晚,彭老山上的草木一夜之间全部枯死。为什么他生下来彭老山上的草木会枯死?古人相信一个特别灵秀的人物,天地山川的灵气都凝聚在他身上,他生下来,山川的灵气被他吸取了,所以,草木枯死。

朋友们不要怪苏东坡破坏环保,这不是他的事情。而且66年以后苏东坡在我们江苏常州去世,北宋又有传说,他过世那天彭老山上的草木一夜之间全部返青了,他的灵气又还给山川大地了,他是这样的一个人物,肯定是天才。

 刚才主持人说了他很多古文诗词、写作、写法都是天才,他评论也是天才。我们这些研究古代文学的人,我们在大学里面曾经要想写一篇论文,想研究一个观点出来,苏东坡这方面太了不起了。唐代的诗人王维,又是山水画家,是谁说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东坡说的,苏东坡说了这8个字以后,大家觉得就是这么回事,一个结论就出来了,所以他特别了不起。

当时他的朋友黄三谷对年轻人说,苏东坡天下闻名,年轻人写的作品都想送给他看看,希望他提点意见,肯定一下,或者批评一下。

黄三谷说你们写的作品去送给苏东坡看,不要有心理障碍,你们只管给他看就好了,他看得很快,不会耽误多少时间。黄三谷的原话是这样讲的“你一个作品拿到苏东坡那里,他拿起来不要看,他用鼻子一嗅就知道好坏了,就知道你写得怎么样了”,他太敏锐了,这个判断太准确了。所以这个人绝对是天才,一点都不夸张。

 那么,问题是天才需不需要勤奋?当然需要。苏东坡的成功一半是天才,还有一半是勤奋,他有过人的勤奋。他晚年对他的弟子王古说过,他说我年轻时开始读书,古人读书是读经典,他说我每读一部经典,一定从头抄到尾。

他到了黄州以后,有人去看他,他那时候已经40多岁了,已经闻名天下了,有人去看他,发现他在家里抄《汉书》,他自己说是第三遍抄《汉书》了,全文抄。他第一遍用楷书抄,第二遍用行书抄,一边抄还一边练字,他下过苦功夫。

苏东坡一生都在学习,一生都在思考,所以他的创造性也是贯彻终身的。而且苏东坡不仅仅是一个文学艺术方面的一个智者,一个大学者,他的学问,他的兴趣,他关注的对象,实际上是遍布其他学科的,可以说是理工他都关注。

 我们江苏徐州有一个大学叫做中国矿业大学,全国研究煤矿最好的大学,煤矿方面的第一学科都在那里,重点学科都在那里。中国矿业大学前年成立了一个苏轼文化研究中心,请我去当他们的兼职教授。我说你们矿业大学怎么有苏轼文化研究中心?他说你不知道,苏轼这个人是中国采煤事业的先驱,他在徐州做知州的时候发现了徐州的煤矿,徐州煤矿从那时候开始被发现了。

 他跟广州也有一点关系,在座的都是广州的朋友,生活在广州,苏东坡59岁那年贬到广东惠州,到惠州之前他路过广州,广州当时的地方长官(知州市长)叫做王古,王冕中,他跟王古以前认识,呆了几天就到惠州去了。

苏东坡的文集中,苏轼文集第56卷中间有18封信是他写给王冕中的信,这18封信中第11封和第15封,这两封信的内容就是向王古建议在广州安装自来水,广州自来水的最早设计者就是苏东坡,原文都在《苏轼文集中》,大家可以去看,第56卷与王冕中第11封和第15封。

 他的内容说广州的老百姓都喝珠江水,珠江水因为南海战潮的时候被倒灌,这个水又苦又咸,水质不好。他说老百姓喝这个水太差,你应该把城外的泉水引进来,城外不到20里的地方的半山腰有一个流量很大的泉水都淌掉了,没有用,他说你应该用大的毛竹管打通以后,一根一根的接起来,从那里把泉水引到广州城里来给老百姓喝,做饮用水,这就是现在的自来水。

用毛竹管接起来饮水,这个技术不是苏东坡发明的,我们在杜甫的诗里就读到了,至少在宋唐时候杜甫在奎州已经看到了,当地老百姓就把山里的泉水引到山脚下来。

问题是苏东坡在这两封信里面提供了具体技术方面的细节,他说毛竹管一根根的接起来,我们可以想象,把前一根细的抛光,跟后面一根粗的里面抛光再插进去,插紧,不管你插得怎么紧,它接缝的地方一定会有渗漏。

那么,20里,10几路一路渗漏下来,漏到广州就所剩无几了,所以要解决渗漏问题。苏东坡指点王古怎么解决渗透问题,他说在前面细的这一头先缠上一层麻丝,再在麻丝上涂层漆,然后再插进去。

上世纪70年代我当知青的时候,我帮我们公社安装过自来水,我到县城自来水厂学基本技术,学了一天,老师傅教我说主要是防渗漏,两根接管接头的地方,当然有螺纹,即使有螺纹也会漏水,怎么解决漏水问题呢?老师傅说先在上面缠一层麻丝,再涂上一层漆。

我后来到了南大读研究生又看到了900多年前东坡文集中这个技术已经写在里面了,他一直在思考,他的发明不仅仅是诗词古文,工科方面的都有,什么方面的都有,他始终在思考。

 第二封信他告诉王古,说泉水饮过来时间长了总会有沙泥,会堵塞掉。那么,你怎么查在什么地方堵塞了,他说在每一根毛竹管上装一个绿豆大小的小眼子,那个眼子用竹钉把它插住,到时候拔掉这个眼子看看,就可以断定在什么地方堵的,换哪根竹,技术方面都想得很细。

所以,这个人是一辈子都在思考,都在学习,真正的叫活到老学到老,他那时候已经60岁了。所以,苏东坡作为一个天才他是勤奋,在天才的技术上加上勤奋才成就了后来的东坡。在座的有很多年轻的朋友可能是在校学生,我觉得你们特别要记住这句话,假如你觉得我还有一点点小聪明,那么记住,东坡要勤奋,你可不能不勤奋。

四、平易近人的大名人

 苏东坡是一代名人。这是肯定的,他不光是千古名人,他在当时就是名人,他很早就有名了。他考上进士以后,20多岁,他在考场上写的那篇作文是后来选到古文官制的文章,现在我们每年高考也有一些好文章,满分作文登在各地的报纸上。

所以,他一下子就闻名了,他的诗,他的古文,他的书法,一下子都非常有名,真正的大名人。我们现在也看到一些名人,一些名人往往是高高在上、拒人以千里之外,非常的傲慢,自我膨胀,我们看看苏东坡是怎样子的。

 苏东坡虽然有那么大的名声,他始终平易近人。苏东坡自己说过,说我这个人交朋友是不讲对方的身份,他说上可以交玉皇大帝,下可以交卑田院乞儿,卑田院就是宋代的乞丐收容所,跟乞丐都能交朋友。他三下九流都能相交,他不歧视身份比他低的人。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苏东坡是大书法家,他的字大家都很喜欢,朝廷里的文官几乎每人都有他的书法作品,后来扩大到武官。说一个小故事。当时朝廷有一个武将叫做姚麟,因为宋朝的文官和武官不在一起办公,武官和文官不太交往,这个武将喜欢苏东坡的字,但是跟他没交往,得不到。

结果有一个文官叫韩宗儒,就专门到苏东坡那里去要字,哪怕一个便条,哪怕随便写一封短信都拿去送给姚麟。姚麟每拿到一张东坡的字就还赠10斤羊肉给韩宗儒,答谢你给我搞来了一张东坡的字。

时间旧久了,这个事被黄庭坚知道了,黄庭坚是他的朋友,黄庭坚就对苏东坡说晋朝的王羲之,人家都传说他以书法换白鹅,他的书法叫做换鹅书,说你现在的书法是换羊书,有人用你的书法换羊肉吃。东坡听了哈哈一笑,也不当一回事。

过了几天他正在办公,突然韩宗儒派人来送信,也没什么内容,简单的一张条子,无非是说今天天气怎么样,苏东坡看了说知道了,放到这里。过了半天看给他送信的人还没有走,东坡说你还怎么没有走,那个人说你还没有给我们家老爷回信,苏东坡对他说,你回去告诉你家老爷,本官今天不宰羊,你不能换羊肉吃了,我今天不给你写了。

 话虽然这么说,他的书法还是很随意的送给人们,不光是官员,还送给平民,这个特别了不起。黄庭坚有一次告诉一个人,说你不是想得到东坡的书法吗,你不是没有办法跟他结交吗,他说我教你一个好办法,明天苏东坡要到城外的一个寺庙去游玩,你到那里去准备。

第二天上午苏东坡果然去了,走到寺庙门口一看,那里居然放了一张桌子,桌子上还铺了几张宣纸,旁边有印台,墨也磨好了,还有笔放在那里,东坡一看没有人,这么好的纸,还有墨,拿起来写写看。写好了以后这个人就出来了,这是他的纸,这个书法当然就归他了,随随便便就得到了他的书法。

 我讲一个更感动人的例子,东坡第二次到杭州做知州,古代的地方长官很辛苦,因为古代的官员少,我们现在统计过,我们现在百姓和官员的比例,我们跟汉朝人比差几十倍,古代几十分之一的公务员就把国家治好了,我们现在公务员太庞大了,都要百姓养着,我们负担重。苏东坡做知州他什么都要管,古代的知州连司法他都要管。

 苏东坡有一天在杭州的州府衙门审案子,那天有民事案件来了,一个被告一个原告进来了,原告说被告去年冬天向我借了20贯钱,说好今年夏天还,时间到了他不还,请老爷做主。东坡就问被告,你怎么借人家的钱到期了不还?被告说我不是不想还,我还不出来,因为我家里是做扇子卖的,宋代有两种扇子,一种叫团扇,还有一种是我们现在用的折扇,可以打开的。

折扇是朝鲜人发明的,当时叫做高丽扇。韩国人很有意思,韩国的朋友一天到晚来抢我们的发明,说这个也是他们的,那个也是他们的,这扇子是他们发明的,因为当时叫做高丽扇,是从他们那里传进来的。

这个人是做团扇卖的,他去年借了20贯钱做本钱,买竹子,买卷做扇子。准备今年夏天卖了扇子以后赚了钱再还上。他说没想到杭州今年夏天气候阴冷,那年正好不热,天气不热扇子就卖不动,人家不需要扇子,结果他的本钱就回笼不了。所以他还不出来,实在没办法。

 苏东坡就很为难,按法律你当然该还,你说好了半年以后还钱。讲人情,他还不出来。古代的州衙门、县衙门,凡是在审理案件的时候,衙门的大门是不能关上的,大门一定打开,老百姓可以在外面旁听,表示司法公正,你不能关起门来审案子。

我们现在有的地方号称人民法院,关起门来审案子,不许大家旁听,这岂有此理,古代没有这种现象,衙门一定要公开,司法要公正。所以,苏东坡在审案子大门打开,很多人在外面看,大家都在这是大名师,天下的大诗人、大书法家在审案子,大家都在外面听,看他怎么审。

 苏东坡就为难了,原告、被告在那里没法解决,他想了想,就对被告说,你是不是家里积压了很多白色的团扇卖不动?被告说是,我卖不动,资金不能回笼。苏东坡说你现在就回家去拿20把扇子来,我帮你卖。那个人就奔回去,过了一会抱了20把白的扇子来,苏东坡把它铺在桌子上,拿起笔来,他是大诗人、大书法家、大画家,他下笔如风雨,哗啦哗啦,又写又画,过了一会20把扇子上都有他的真迹,外面的人都亲眼看到苏东坡在那里写,这肯定是真迹。

写完画完以后他就把20把扇子交给被告,你现在拿到外面去卖,每一把卖一贯多钱,少了不要卖,结果一拿过去就抢购一空,我们当时不在现场,如果在现场的话也抢一把,你现在就发了,这一把起码值几千万。

他就帮老百姓解决了这个问题,你说一个天下第一的书法家,一市之长,杭州的地方长官,这个被告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一个穷人,他就帮他把20把扇子写画,让他去卖了还债。这是什么态度?平易近人,他是大名人,但是他跟我们普通人之间没有距离。我读古人的作品,我觉得苏东坡是最可亲近的人,他跟我们没有距离,他就是我们的朋友。

上面说的四点,可能都有一个身份的认定,这四点上苏东坡的身份都有特殊性。第一点,政治家、朝廷的军官。第二,地方长官。第三,他是一个天才。第四,他是一个大名人。这四点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跟在座的好多朋友也许关系也不大,我们可以说我们不是政治家,我们也没有进政治局,我们也没机会高风亮节,我们也不是地方长官,我也不是名人,怎么办?下面两点跟我们普通人都有关系。

    莫砺锋,1949年4月出生,1984年10月在南京大学获得文学博士学位,是新中国的第一位文学博士,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央视百家讲坛著名主讲人。

兼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部人文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韵文学会理事、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杜甫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陆游研究会会长等职务,著有学术专著五部,发表论文百余篇。

推荐书目

注:该资料为新安中学学生专题研究性学习之用。谨向作者表示最诚挚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