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子宫初现曙光,未来将是男妈妈的天下?

2018-03-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前几天被人造子宫的新闻刷新的三观,出现了人造子宫第一反应就是男人是否能够怀孕,今天就来跟大家讲讲,现在目前科学的技术水平,人造子宫目前进展到什么阶段了,距离男人怀孕还有多遥远的距离. 人造子宫初现曙光 2017年4月25日,美国费城儿童医院的阿南·弗雷克(Alan Flake)研究团队表示,他们打造的"人造子宫"首次通过动物试验.研究团队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了这一研究结果. 弗雷克等人研发的人造子宫确切地说是一种生物袋(biobag),看起来像一个大塑胶袋,是用特殊材质

前几天被人造子宫的新闻刷新的三观,出现了人造子宫第一反应就是男人是否能够怀孕,今天就来跟大家讲讲,现在目前科学的技术水平,人造子宫目前进展到什么阶段了,距离男人怀孕还有多遥远的距离。

人造子宫初现曙光

2017年4月25日,美国费城儿童医院的阿南·弗雷克(Alan Flake)研究团队表示,他们打造的“人造子宫”首次通过动物试验。研究团队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了这一研究结果。

弗雷克等人研发的人造子宫确切地说是一种生物袋(biobag),看起来像一个大塑胶袋,是用特殊材质制成。研发这种人造子宫的目的是为了挽救早产儿的生命,但是先在动物——早产羊羔身上进行试验。

这个生物袋模拟的是孕育小羊的母羊子宫,其中充满了羊水,后者是含有盐和其他电解质的温水,另外在生物袋外部配置了一个机器胎盘,后者的血管与早产小羊的脐带连通。人造子宫接有专门管道,每天注入定量羊水,以确保生活在其中的早产羊羔如同悬浮在母体的子宫环境内。

早产羊羔并非通过脐带从母亲获得食物(养分),而是靠人造子宫外的配件——机器胎盘来获得养料。一方面,含有养料和氧气的新鲜血液源源不断输送到羊羔体内,羊羔的心脏也将含有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物质的陈旧血液挤压到机器胎盘中,后者将血液更新之后再回输到羊羔体内。

研究人员对8头早产羊羔进行试验,其中5头相当于23周人类早产儿(人类的早产儿是指在母亲子宫内孕育20周但未满37周的胎儿),另外3头孕期略长一些。当它们在母羊的子宫中长到105-120天的时候,被从母体剖腹取出,立即放进人造子宫中,在人造子宫中养育4周左右。

在人造子宫孕育期间,这些早产羊羔全部正常发育,血压和其他健康指标稳定,没有其他并发症。而且,在这4个星期内,可以直观地看到,小羊羔逐渐从红通通的模样长成白色的毛茸茸状小羊。4周后,这些小羊出生,除了一些小羊出现轻微的肺部炎症外,其他小羊非常健康。在安乐死解剖小羊的脑和肺部情况时发现,它们与足月出生的小羊没什么不同。另一部分生下的小羊生长超过一年,经过各项指标检测,结果也与正常生殖的小羊没有什么差异,是健康可爱的正常小羊。

这项试验的结果令人鼓舞,研究团队表示,已经与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商谈,希望能在3至5年内展开人体试验。

不过,即便这项技术可以应于人类,也只是用于挽救早产儿。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的早产儿平均占所有新生儿的1/10,在早产儿中,每年又有约110万新生儿们由于发育不充分而无法存活下去。研究表明,不到23周的早产儿生存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虽然24周的存活率为55%,但是对于23周的宝宝们来说,存活率只有23%。

因此,这种人造子宫也只能挽救那些23周前出生的早产儿,让他们顺利度过发育不成熟的艰难时光,即便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地让早产儿活下来,也可能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

未来男人可以拥有子宫吗

现在的研究技术只是拯救早产儿,并不是从孕育开始就能让胎儿在人造子宫内生存的。因此,想让爸爸怀孕,科学还需要长足的发展才能做到,目前人造子宫的技术是不能达到男人怀孕的。

目前研究阶段表明

对羔羊的研究转化为人类婴儿的临床试验仍然存在许多障碍。

以前,人造子宫已经被多次尝试但失败了。1996年纽约时报杂志的报道宣称“人造子宫的存在”,并描述了一个位于东京的实验室将山羊胎儿放置在人造的羊膜悬浮液中,但结果由于技术方面的问题导致循环失败。

此外,研究人员还不清楚羊脐血管是否与人类胎儿的脐带功能相同。羔羊与人类发育程度之间有何差异也不清楚。

研究人员强调,他们不打算对23周之前的早产儿应用人造子宫。因为即便对于人造子宫来说,发育时间少于23周的胎儿也是太脆弱了。

在中国,每年约有1800万新生儿出生,早产发生率约8~10%,约有180万是早产儿,居全球第二位。全球每年有1500万早产儿降临,中国约占10%。根据统计,早产的高发几率每年都在上升,更糟糕的是,早产问题已成为中国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也是婴儿死亡的首要原因。庞大的数量和高发的死亡率造成了无数家庭的负担和伤痛。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妇幼司副司长宋莉此前曾表示,随着中国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中国出生人口量将持续增加,高龄孕产妇比例也明显增多,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早产儿出生。

美国费城研究者的发明能否帮助或者拯救这些早产儿,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