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思玉夫人洪林 洪林(曾思玉将军夫人)
曾思玉将军夫人洪林(1921-2005年),曾被毛泽东主席戏称为“穆桂英”。
洪林原名沙春喜,回族,山东省冠县人。4岁丧父,和寡母相依为命。后来,靠外祖父的支持而进入冠县师范学校读书。
洪林的外祖父早年当过兵,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又深明大义,富有强烈的爱国心,中共地下党组织一直对他非常信任。1935年秋,中共党员何金三在一次执行任务中受了伤,也被组织安排到他家。何金三未待痊愈,便组织冠县的知识青年丹彤、何朋、郭学臣等人办起中共外围组织“读书会”,洪林和王震凡(后为黑伯理夫人)、林彬(后为杨勇夫人)、沙晓鲁(后为徐运北夫人)等进步青年都成了那儿的骨干分子。
他们通过阅读《文学》《中流》《光明》《新文字》等进步刊物,以及苏联小说《铁流》《被开垦的处女地》《夏伯阳》等,打开了视野,提高了觉悟,看到了希望,随之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之中。
洪林生平经历编辑
小有名气的“沙司令”
1937年,洪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一度被捕入狱的赵健民被作为政治犯释放,并被中共山东省委任命为鲁西特委书记,又回到冠县一带开展工作,并迅速建立了中共冠县临时工委,还在东三里庄创建了鲁西北抗日游击队。
接着,他协助山东省第6区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兼聊城县长范筑先收服和改造土匪、民团、溃兵,壮大抗日队伍,开辟了一大片抗日游击根据地。在根据地,范筑先采纳中共鲁西北特委的建议,着手建立抗日政权,先后恢复、新建27个县政府,其中冠县、濮县、观城、阳谷等13县都由共产党员或进步人士任县长。
范筑先还在共产党的协助下,在各县建立妇救会、儿童团等抗日救亡群众团体,开展抗日国民教育运动;支持共产党领导的《抗战日报》以及各种抗日报纸、杂志、救亡小册子等,在根据地内部广为流传。同时,恢复鲁西北经济,改善群众生活。因此,鲁西北抗日根据地被誉为“山东的小延安”。
在此情势下,冠县也在1938年成立了县农民互助会、县妇女抗日救国会等群众组织,洪林任妇救会会长。
在妇救会,洪林 组织广大妇女打着“天下兴亡,匹妇有责”的响亮口号,号召妇女“顶起半边天”,积极参加各种爱国、救国运动。她们走出家门,冒着生命危险,或缝军袜、纳军鞋、筹军粮、送慰问品,或传情报、救伤员、站岗放哨、掩护子弟兵,或送亲人参军参战,或亲自上前线浴血奋战。
妇救会还建有 “青年妇女抗日先锋队”,简称“青妇先”,平时以维护根据地治安、保护群众生产生活为主,战时则协助八路军作战,主要负责救护伤员、运送弹药、侦察敌情、通信联络等工作,并动员和组织了大批女青年参加八路军。
在洪林率先垂范下,巾帼不让须眉,妇救会也成了一支坚强的抗日队伍,而洪林则有了“沙司令”的称号。到1938年下半年,“沙司令”在鲁西平原已小有名气。
随着“沙司令”称谓越叫越响,上级党组织也越来越发现洪林才干出众。所以,在1939年陈光率部“陆房突围”后,年仅17岁的她就被上级任命为中共郓城县委书记。当时,外号 “刘半湖”的郓城伪县长兼保安司令刘本功正横行一方,抗日工作相当困难。
洪林却和当地的县委干部巧妙地发展了群众武装,组建了武工队,在农村开办了学习班,发展了农民协会、妇女救国会等。半年后,郓南地区的形势发生很大变化。尤其是县武工队,竟发展到近百人,在洪林和武工队的徐队长精心策划下,他们多次劫持从济南到兖州的火车,缴获大量的物资送往梁山根据地。
1940年,郓南武工队被编入八路军的“运河支队”,归张国华指挥,几十名队员和配置的长、短枪,也一次性全部调走。洪林和县委另一位负责同志张圣任,又很快组织起了一支新的武工队。鉴此,“沙司令”的动人事迹更是广为流传,当地党、政、军领导同志没有一个不认识她的。以至于60年过后,有一位当年曾在鲁西抗战的老红军听说洪林住院,还特地赶去探视“沙司令”。
1940年3月 ,冀鲁豫行政公署成立,鲁西区委副书记段君毅当选为主任委员,鲁西军区政委肖华当选为副主任委员,鲁西区委妇女委员会副书记洪林当选为妇女委员。这时的洪林,由于出落得分外漂亮,又有了“鲁西一枝花”的称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