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山的冯玉祥
每一次来到泰山,仰望那片黑乎乎的山峦,都想起杜老夫子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而每一次都是来去匆匆,存几分遗憾,带几分希望。与杜老夫子想的一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但每一次落脚泰城,我都会去一个地方,那就是冯玉祥墓地。登上长长的石阶,在森森郁郁的柏树林中,便是一堵陡然高耸起的墙。上面写着:冯玉祥先生之墓。郭沫若题写。下面是冯老先生的头像,光头。盛放着冯先生骨灰的盒子就放在头像后面。旁边展开的是老冯那首有名的白话诗:
平民生,平民活
不讲美,不要阔
只求为民,只求为国
奋斗不懈,守诚守拙
此志不移,矢志抗倭
尽心尽力,我写我说
咬紧牙关,我便是我
努力努力,一点不错
在泰山,冯玉祥是作为一个平民将军被广为传颂的。托体同山阿后,他静静地融入了泰山的土石草树之中。山脚下呜呜的流水依然清澈,一到夏日更是水激石滚,翻出堆堆白浪。这叫人格外感戴冯老先生当年的修桥之功。“大众桥”,非常恰如其分的一个名字。那桥石,那铁栏,一如从前,仿佛仍然可以看见或光脚或布鞋的人来来去去。多少个日子,冯先生从寄身的普照寺出来,倚杖徐步,默立夕阳,一次次看山民们相见语依依,用农民特有的卑微笨重简单满足的微笑向他表示真诚的感激。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在大山皱褶的深处,有一所外表普普通通的学校,被命名为冯玉祥小学。它在2003年第一次出现在我眼前的时候,早已旧貌换新颜,白砖贴墙,人声鼎沸,不复当年的简朴真实。说远一点,如今的泰山已是公路四通八达,被一条条柏油路绳捆索绑,无所谓什么大山深处。但当年的山民们困居山野,子女确实难以上学识字。从1934年起,冯玉祥在泰安陆续建成14所贫民小学。这在当时,可称得上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伟业。
办平民小学,启迪民智,科学救国,远不是冯先生在泰安的唯一功业。为解决当地人民的吃水问题,冯先生曾经带头寻找水源,至今在普照寺西南,还有一处泉水,旁边有冯先生亲手题写的“大众泉”三个字。其忧民爱民之心可见一斑。据记载:1934年冬,冯玉祥偕夫人李德全到泰山孤贫院参加8对孤残青年集体结婚典礼,亲赠大洋90元。同年,冯玉祥从烟台、大连等地引进国光、红玉、黄魁等6个苹果品种,在泰安张庄一带筹建果园400亩,试栽成功;并从肥城引进肥桃在泰山种植``````
至此,冯玉祥先生在墓志、大众桥、冯玉祥小学、大众泉的描写中,也完成了或者定格了自己的平民形象,与泰山同归于不朽了。
大众桥头有一座小小碑铭,那上面的内容,叫人记起冯玉祥先生也曾是一位叱垞风云的将军。只说大的:
1924年10月,身为直系将领的冯玉祥突然倒戈,发动“北京政变”,囚禁曹锟,将部队改称“中华民国国民军”;把清末废帝溥仪赶出故宫;电邀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共商国是。
1930年10月,冯玉祥所部主力与反蒋各部开赴陇海、平汉、津浦各线,发动规模浩大的中原大战,战火东起山东,西至襄樊,南及长沙,北到山西,燃遍整个中原地区。
1933年5月,冯玉祥在张家口通电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自任总司令。不到一个月,部队由数千人发展到十万人。同年7月,将日伪军全部赶出察哈尔省境。
但是,历史残酷地决定着个人的命运。冯玉祥先生也于这一次次电闪雷鸣中接受着一次次昙花一现的命运:
1924年,北京事变不久,冯玉祥即遭张作霖、段其瑞之流阴谋排挤,被派到张家口担任西北边防督办。国民军名义被撤销,北京政府又成了奉系军阀羽翼下的反动政权。
1930年9月,阎锡山不予配合,冯玉祥部苦战后败退豫北。坐观成败的张学良部入关助蒋。冯玉祥部腹背受敌,后路被蒋军截断,军队大部投蒋,一部被东北军改编,元气大伤。可以说从那以后,冯玉祥已在实际上退出了当时的权力争夺。而同时通电讨蒋、又同时兵败的阎锡山部实力却未受什么大的损失。
1933年8月,前有日军攻击,后有蒋介石三面重兵逼围,又是腹背受敌的冯玉祥被迫通电下野,宣布取消抗日同盟军,由宋哲元回察主政。同盟军余部随后以失败告终,方振武流亡国外,吉鸿昌避居天津法租界,于次年就义于北平。
历史惊心动魄的残酷,而且将一直残酷下去。不以品德甚至不以实力为筹码,叫人扼腕顿足不已。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贼是小人,智过君子。不是正义注定战胜邪恶,也不是文明注定降服野蛮,更不是善就有善报。历史,依照“野蛮、邪恶、诡诈的丛林法则”轮回着,推演着。
冯玉祥虽然出身行武,亲历过数不清的血腥场面,却很不适应这一套,每当他面对张作霖、阎锡山、蒋介石之流时,总是显得那么无知、那么稚嫩、那么不堪一击。面对祖国,面对人民,面对时代他固然可以坦然无悔,但一次次失败、下野、出走,为什么总是他呢?为什么总是那个英雄盖世的冯玉祥呢?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历史的小丑往往成功一生,而坦坦荡荡的英雄却总是运交华盖、败走麦城。冯玉祥,在避居泰山时,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心中有多少不甘和愤懑,又有谁能体味一二呢?
说起办学,叫人想起也是教育名人的武训。他自己到处行乞,受尽磨难和凌辱,却立志兴学。尽管冯大将军将自办的平民小学命名为"泰山武训小学",但如果将二人的心境做一下比较,也许会大相径庭吧?武训是种瓜得瓜,一生夙愿得以实现。而冯先生“达则兼济天下”不成,退而为此种瓜锄豆之事,无以展其怀抱,其寂寥落寞,也是人之常情吧?
但历史在向前发展,当年不可一世的“大和民族”未能吞并中国,视冯玉祥为骨鲠大患的蒋介石一败涂地,最后枯守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人民当家作主了,那么流芳百世的,不是军阀冯玉祥,也不是下野冯玉祥,只能是修大众桥、兴山村小学、写平民诗的冯玉祥,只能是报国无门却一直念念不忘抗日的冯玉祥。正所谓失之桃李,得之桑榆。根深蒂固的报国情怀和一以贯之的平民意识,局限着也成就了冯玉祥,每每使他在关键时刻显得缺乏政治天赋和政治手腕,也总使他超出了个人恩怨和一时得失。冯玉祥永远是冯玉祥。1934年5月,冯将军曾暂时离开泰山去蓬莱、威海、青州等地旅行。在蓬莱阁小住时,特意去武霖村瞻仰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祠堂,题联道:“先哲得宗邦,民族光荣垂万世;后生驱劲敌,愚忱惨淡继前贤。”并对几百名青年学生发表关于抗战的演说:“战则存,不战则亡”。在威海,冯将军凭吊了中日甲午海战的古战场。他在环翠楼向丁汝昌、邓世昌等爱国将领的肖像致敬,即兴撰联:“劲节励冰霜,对万顷碧涛,凭此丹心垂世教;登临余感慨,望中原戎马,擎将热血拜乡贤。”冯将军还专程去青州游览了和范仲淹有关的名胜古迹。提笔写了一副长联:“兵甲富胸中,维教他虏骑横飞,也怕那范小老子;忧乐关天下,愿今人砥砺奋起,都学这秀才先生。”无不荡气回肠。在普照寺冯玉祥纪念馆,一进门,左面的墙壁上,赫然迎出冯将军手书的“还我河山”四个大字,时隔七十多年,犹有金戈之气,令人热血沸腾。
先生与泰山千古。
在他最黯淡的日子,泰山,一如既往地收留了冯玉祥,正如一如既往的收留了皇帝、文人、和尚、道士,收留信徒、游客、商贩甚至乞丐。关于冯先生第一次居留泰山,有关史料是这样记载的:
1932年3月 冯玉祥在国民党四届一中全会上提出抗日建议未被蒋介石采纳,怀着愤懑心情,于24日乘火车到泰安寓居泰山普照寺。
8月 国民党将领熊克武到泰山,同冯玉祥秘密会晤,商讨抗日倒蒋。
9月 抗日爱国将领、共产党员吉鸿昌秘密到泰山会见冯玉祥,动员冯与中共合作,组织抗日武装。
10月7日,冯玉祥赴张家口宋哲元处筹建抗日武装。
我一直认为,在所有与泰山有些渊源的名人中,冯先生应该是最能代表泰山精神的。他永远是一身浩然正气,坦坦荡荡,无怨无悔。我欣赏的一句话,拿来作为结语吧:担当生前事,莫计身后名。先生可以瞑目矣。
一个艳阳高照的冬日,我带儿子来到了冯玉祥墓。我告诉儿子,这位冯玉祥先生是位抗日名将;你数一下,66级台阶正好表示这位名将的66个春秋。八岁的儿子点点头,脸上却一片茫然,他感兴趣的是墙后的东西。墙后是什么呢?我只好伴他往上爬。儿子失望得噘嘴:不就是一堵墙嘛!我默然。是一堵墙。名人的身后注定也是一片草莽,哪怕他永垂不朽。
周围林立的柏树上,枝桠间挨挨挤挤压满了石块,挂满了大小不齐的红布条。这引起了儿子极大的兴趣,问个不停。那是各地的游人香客为求子祈福放置的。被冯先生关注了一生的平民们,一生所关注的就是这类鸡毛蒜皮。伟人和平民的分野就在这里:一为殉道,一求生计。二者互为因果,又互为依托。郭沫若的题字和如织的游人,累累的石块和纷飞的布条,那么夸张又那么和谐的并存着。我想:有时,历史真的就是一盆浆糊。叫你无法认真下去,无法知识分子下去,也无法一味吊古伤今下去。历史庄严得莫名其妙,但是,也莫名其妙的庄严。
二00三年十二月一日。张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