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邦文中青院社科院 中青院或并入中国社科院大学
从2016年4月以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本科教育"何去何从"的消息屡屡牵动校内外多方神经。
2017年1月21日,山东媒体半岛都市报官方微信公号上的一篇报道称,中国社会科学院将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以下简称"中青院")的基础上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并将在青岛建设校区。
在被多家媒体转载后,这篇题为《中国社科院大学青岛校区将落地李沧世园会!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为基础招本科生!》的报道在微信公号上被删除。
2月3日上午,中青院校办一名值班人员表示,学校正处于放假状态,需要等开学才能做出正式答复。"目前更多的说法还是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那边。"他表示,(改革方案)学校还在讨论中。
次日,中青院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同样以学校正在放假、目前不掌握有关此事的任何信息,回复采访。
与此同时,从中青院相关人士处获悉,今年1月10日,学校召开教代会,向与会教师代表介绍了有关中青院深化改革的五个方案。方案一即包括中青院与某科研机构合并成立新大学等内容。
上述相关人士透露,尽管教代会所发材料上并未明确某科研机构的名字,但与会教师代表大概知道是指中国社科院,"所以很多与会教师代表在发言的时候就直接说成社科院"。
据了解,教代会后,中青院各系又召开传达会,校方表示,会根据教代会讨论意见做修改后,将具体改革方案上报至团中央。之后,中青院校方再无方案的进展情况向学校教师披露。
中青院是在1948年创建的中央团校基础上于1985年12月命名组建,是共青团中央直属的唯一一所普通高等学校,由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共建。
中青院命名组建后,与中央团校两块牌子、一套机构,承担普通高等教育和共青团干部培训的双重职能,历任校长均由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兼任。
停办本科疑云
去年4月21日,中青院召开中层干部会议,传达团中央机关改革动员会精神。
发表在中青院官网上的报道称,学校正在按照团中央书记处的统一部署,认真落实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主动适应共青团改革对学校建设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着手研究学校深化改革的方案。
在干部会上,学校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王新清强调,学校改革方案制定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意见、建议和假设","不能因此扰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全体教职工要做好教书育人本职工作"。
去年4月22日,财新网发表报道《群团改革新动向 中青院或将撤销本科》。
该报道称,多个独立消息源透露,共青团中央及其直属单位中青院或将决定:逐步停办该校现有的本科教育,专注培训群团干部,与中央党校的职能类似。在此报道刊发一周前,中青院或将撤除本科的消息开始在校友群流传,还有教师称已收到通知,要求"停止招生,教师进人冻结"。
中青院要停办本科教育?
尽管去年4月8日,中青院招生办按计划发布了该年度的招生方案。但上述没有任何官方回应的消息,仍然"一石激起千层浪"。
去年4月23日,一个名为"小昆玉河"的公号在微信注册,连续发表30余篇文章讨论中青院停办本科教育一事,或表达反对意见和理由,或为中青院深化改革出谋划策。
中青院坐落昆玉河畔,以"小昆玉河"为名,本身已暗示了公号"维护者"的意图。这一公号也被中青院部分教师称为"护校公众号"。
化名"M老师"的教师在公号上写道:虽然这个本科停招的消息至今为止还没有得到校方认可,但是已经对学校声誉、未来生源,以及全体师生和校友的感情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化名"L老师"的教师则写道:中青院本科招生30年来,在全国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培养了无数优秀的毕业生,而且在本科教育评估中获得优秀,从这个角度讲,中青院是一所优秀的大学,一旦轻易停止,造成的各方面损失实在遗憾且无法挽回。
不过,其后中青院正常完成了2016年度的本科招生工作。当年9月1日上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举行了2016级新生开学典礼。
五个改革方案
2017年1月10日,中青院召开教师代表大会,介绍学校改革方案。多名与会教师回忆了相关情况。
一位与会教师回忆,代表们对方案提出补充修改意见,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结果由主席团汇总后,学校党委和主席团根据大多数代表的意见选择方案上报团中央。
大会印发的材料上专门打印了教代会代表的名字,在下午大会结束后又逐一将材料收回。
据上述与会教师讲述,学校常务副校长王新清在会上谈到,中青院改革是团中央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根据教师代表建议对方案细化考虑。校领导还反复强调,要求教师代表不以任何形式向校外发布信息,对于造成恶劣影响的要进行问责。
教代会公布了五个改革方案。方案一是将中青院与某科研机构合并成立新大学,并详细阐述了中央团校下一步如何扩大发展;方案二是中青院与某985高校合作;方案三是削减本科规模但不裁撤;方案四是团校分离,中青院划归教育部,现校址归属由中央裁定,另一方迁出再找新址;方案五是彻底裁撤本科,并设三年过渡期,即等2016级本科生顺利毕业。
据另一位与会教师讲述,校领导在介绍方案时表示,方案一优于方案二的一点在于,方案二中的某985高校只愿接收中青院部分教师,而方案一则可能将原中青院本科的教师成建制转入新大学。
两位与会教师回忆,在总结发言时,学校党委书记倪邦文还谈到,如果第一方案报批,学校就要进入为期三年的过渡期,过渡期内人事冻结(这一说法并未体现在教代会所发的书面材料上)。尽管教代会所发材料上并未明确某科研机构的名字,但与会教师代表大概知道是指中国社科院,"所以很多与会代表在发言的时候就直接说成社科院"。
据上述两位与会教师回忆,1月13日,中青院各系又开会传达改革方案,校方表示会根据教代会讨论意见做修改后将具体改革方案上报至团中央。之后,中青院校方再无方案的进展情况向学校教师披露。
是否并入中国社科院大学
直到1月下旬,中青院教师在媒体上看到了中国社科院大学的新闻。
1月21日,山东媒体半岛都市报官方微信公号发表题为《中国社科院大学青岛校区将落地李沧世园会!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为基础招本科生!》的报道,并被多家媒体转载。
该报道称,中国社会科学院将在中青院的基础上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并将在青岛建设校区。
该报道引述青岛政务网政府信箱的官方回复信息:青岛已与中国社科院大学于2017年1月7日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共同在青岛建设"青岛校区",开展全日制本科及研究生以上层次人才培养,并培养外国留学生;合作共建"青岛研究院"等。
随后,该微信公号上的这篇报道很快被删除。青岛政务网政府信箱的回复内容也被修改为: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合作共建研究院,围绕国家战略和青岛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等。
从网络上知道这些消息后,一些乐观的教师认为,学校主体应该仍在位于北京良乡的社科院研究生院主校区;而一些悲观的教师则预测,可能会被安排到青岛去上课。
另一位与会教师表示,除了参加教代会的教师代表,并没有学校其他教师公开表示看到过第一方案的原文,也不知道学校最终提交到团中央的方案经过了怎样的修改。
这位教师认为,目前学校教师担心的一是校址问题:如果和中国社科院大学"合并",位于北京西三环的校区就会留给中央团校,而原址办学是很多教师最重要的诉求。现下社科院研究生院只有一个良乡主校区,两校"合并"后或很难全部容纳,这时传出的中国社科院大学设青岛校区的事情就让教师们感到担心。
另一问题则是编制。
另据一位与会教师介绍,第一方案还规定,中青院在转出300多教职工的同时只转出166个编制,166人之外其他教师的编制则需要接收单位解决。
中青院校办:还在讨论
从1985年12月正式组建,中青院已过而立之年。
据该校官网介绍,目前,学校已建立起包括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和团干部培训等在内的多形式、多层次的教育格局。
学校设有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少年工作系、社会工作学院、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公共管理系、中国语言文学系、外国语言文学系等9个教学院系,文化基础部、外语教学研究中心、计算机教学与应用中心、体育教学中心等4个教学中心(部),中央团校教育培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交流学院等3个教育培训机构。
从2016年4月停办本科教育的消息传出后,中青院校方未曾直接公开辟谣。
但在2016年4月29日,中青院曾召开中层干部会议,党委书记倪邦文通报,学校将对各方的意向性思路作进一步的研究论证,再形成方案,这将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方案形成后,将按照相关程序公开征求意见建议,最终由学校党委讨论决定并上报。"
倪邦文还在会上谈到,希望通过正常渠道,积极为改革建言献策,不允许通过非组织行为和途径散播一些不实信息,对社会舆论造成误导从而影响甚至败坏学校声誉。对于因此造成恶劣影响的行为,要进行问责。
此番青岛媒体披露中国社科院大学的消息时,正值中青院放寒假期间。
2月3日上午,中青院校办一名值班人员表示,学校正处于放假状态,因此需要等开学才能做出正式答复。"目前更多的说法还是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那边。"他表示,(改革方案)学校还在讨论中。
次日,中青院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同样以学校正在放假、目前不掌握有关此事的任何信息作为回复。
2月5日,中国社科院办公厅联络处工作人员称半岛都市报前述报道"不属实",目前还未接到关于此事的对外发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