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鸿烈生平 青岛曾有七座天后宫太平路天后宫差点被沈鸿烈拆了
原标题:青岛曾有七座天后宫太平路天后宫差点被沈鸿烈拆了
天后宫,也称天妃宫,海神娘娘庙 ,闽南、台湾地区称妈祖庙。天后相传姓林名默娘,济世救人,尤其保护海上航者,宋代封为“夫人”,元代晋封“天妃”,清代又晋封为“天后”。青岛一带多海港 ,曾有七座天后宫,分别是:青岛口(太平路)、沙子口、沧口、女姑口、金口、板桥镇与塔埠头天后宫。众多天后宫反映了明清时期青岛一带海上贸易繁荣的史实。本期《发现青岛》我们就和您聊聊青岛的天后宫。
太平路天后宫的兴建
天后,在闽南和台湾称妈祖,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祇 ,庇佑出海船只的安全。民间流传天后为福建莆田县湄洲人,名为默娘,是宋朝人。据《莆田县志》记载,“都巡检林愿,妻王氏,生第六个女儿时,地变紫,有祥光异香。
因她几岁尚不开口说话,起名默娘”。林默娘5岁能诵《观音经》,学医术、药学,16岁开始可以开方采药为人治病,并航海岛屿之间。林默娘羽化之后,常显灵于海上,每有船员、渔民在海上遇险,便见她在云中出现,救人于危难。
宋高宗封妈祖为“崇福夫人”,元世祖以其“庇护漕运有功”封为“天妃”;康熙二十二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收复台湾后,向康熙皇帝奏请敕封妈祖,说妈祖“显圣助战”之功劳(据称,施琅出师前因将士饮用水困难而担忧,便求助于妈祖,不久天妃宫前水井泉水突涌,满足了水师的饮水之需,后来这口井被称为“万军井”。
施琅发兵时,向妈祖神像求签,是“吉利”签。施琅以这两件“美事”鼓舞士气,因而军心大振),康熙皇帝准奏,敕封妈祖为“天后”。因此,“天妃宫”更名为“天后宫”。
太平路天后宫始建于明成化三年,即1467年,最初称“天妃宫”,老百姓称之为“中国大庙”,是青岛市区现存的最早建筑。据《太清宫志》记载:“当时往来商船停泊其处,祭祷无地,乃有胡家庄(即后来的青岛村)胡善士捐施地皮数庙,以作庙基地,倡诸同善建筑。”初建的天后宫规模较小,有正殿三间,内供天后,东西两配殿分别供奉龙王和财神,院植银杏。建成后,招请太清宫道士葛全忠、傅真清至庙住持,奉道教随山派,是太清宫的下院。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天后宫住持道人会同青岛村的胡姓庙董,广为募捐,又建成天后宫的戏楼和钟、鼓楼。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青岛口等地商人、渔户、船主集资购香火地20亩,即今太平路小学校址及操场,命住持道人陈谦元永远看守,不许典卖。此外,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清宣统三年(1911年)、民国二十年(1931年)先后三次大修天后宫,作为庙董的胡氏一族,皆大为布施。在此期间,天后宫也成了青岛人每逢年节必来祝祷、看戏、游玩的地方。
胡氏两保天后宫
天后宫由胡氏家族捐地建成,又多次出资整修扩建,如果说世居青岛村的胡氏家族与天后宫颇有渊源,那家族成员中渊源最深的莫过于清末商人胡存约。胡存约是胡氏家族的第十五世孙,他所著《海云堂随记》一书,真实记录了德人侵占胶澳以前青岛村一带的繁茂景象,天后宫能保全也是胡存约及后人的功劳。
明代初年,胡氏定居青岛村,因临海而居,村民们大都过着半农半渔的生活。清代中期,海上舟楫往返,口岸商贸繁荣,胡氏族人有的专事渔业,有的经营店铺。光绪年间,胡增瑞在青岛村的行街开了一家烧酒作坊。他还是青岛口商会会首,商会就设在天后宫。
胡增瑞的孩子名叫胡存约,天资聪颖,少时应童子试,名列前茅,青年时弃读从商。胡存约开了一家叫瑞泰协的杂货店,还操办货物航运。青岛建置初期,他是青岛口最大的商户之一,并任胶澳商会会长。他是华人中敢于同德人争取华人利益的代表人物,《胶澳志·人物志》将其列为乡贤。之所以会被后人所熟知,是因为他力保留天后宫的义举。
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后,欲拆除天后宫,胡存约得知此事后,便站出来带头反对。《据太清宫志》记载,胡存约向德国总督麦尔瓦德克陈清利害:“青岛为水路码头,而运输货物多赖帆船,而帆船所仰赖者,惟天后圣母也。一旦该庙废毁,恐帆船裹足而商业减色矣。”但德国总督仍坚持要拆,并说“前海岸一带已定为德人居住区域,若留该庙,则与原定计划不符”。胡存约亦不退让,于是德国总督提出在后海皇帝街(今馆陶路)拨出土地,令天后宫速迁。胡存约不允,并与之争辩:“商埠初开,商业幼稚,迁庙之举,非同小可,须俟一二年后筹得巨资,方可举为。”后来,德国总督以要向德国威廉皇帝报告为托词,将此事不了了之。
天后宫的第二次拆迁,则是民国时的事儿了。1931年,沈鸿烈任青岛市长,认为天后宫在洋楼林立的前海十分不协调,渔民上香也远,准备将天后宫迁至沙子口。此时胡存约早已去世,但他的三个儿子胡毓岱、胡毓松和胡毓华都是岛上名流。天后宫住持赵泰昌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联系胡毓松兄弟及庙董傅炳昭和朱文彬共同商讨对策。最终决定由胡毓松和傅炳昭作为代表,向市府请保天后宫,还提到了德占时期保庙的经过,并具文呈报,沈鸿烈这才不敢动了。此为胡氏家族第二次保全天后宫。
天后宫戏楼是青岛最早演艺场
据胡存约《海云堂随记》记载:“丙申(1896年)正月十三日。年除日、正月十五、三月十五,口(青岛口)上商家循例至天后庙上香。叩拜财神、天后、观音、吕祖诸神佛。此时庙中香火最盛,四乡村镇民妇人等来者亦多。天后庙则设台耍景。或一台,间或两台,多时亦常设于总镇衙门(即总兵衙门,1959年5月被拆除,1960年5月落成人民会堂)南侧。”文中的设台耍景,便是搭台子演出了,由此可见,到天后宫看戏已经成为当时青岛人的一大娱乐。
据青岛文史专家鲁海介绍,青岛最早的演艺场地是天后宫的戏楼,太平路天后宫建成之时同时建有戏楼。二百年间,戏楼倒塌,清朝同治四年(1865年)重建戏楼。现天后宫存有《募建戏楼碑记》,其中写道:“窃闻青岛开埠以来,百有余年矣,迄今旅客商人云集而至。天后宫旧有戏楼,而栋宇全无,不堪适观……”
重建的天后宫戏楼是青岛口的演艺中心,在年节、庙会时期有戏曲演出,春节至元宵节连演半个月。1937年又再次重修,成为今天的面貌。城市信报记者 黄默
◎链接青岛的天后宫
太平路天后宫
明代将青岛河入海口开放为海运港口,称青岛口。明成化三年(1467年)建天妃宫,清代重建、扩建称天后宫。1937年大规模扩建,后殿及两株银杏为明代的旧物。
沧口天后宫
在明代,胶州湾内的沧口为海港,在烟墩山南有港口市镇与省内及江淮其他海港通航。随着闽、浙海船的到来,在下街建了天妃宫,清代改称天后宫,院内有两株银杏,至清末还“枝干虬曲,浓荫覆地”有两抱多粗,宫旁有土地庙。
沙子口天后宫
沙子口是崂山南部的一个渔港,汛期渔船云集,明代崇祯年间建沧海观,由全真华山派道士主持,东殿祀龙王,西殿祀三官大帝。因其位于沙子口湾西侧的海边,俗称为海庙。清代咸丰年间有的福建渔民迁徙青岛至南姜、青山一带,把福建文化也传入青岛沙子口一带,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在龙王庙殿后加建了神殿祀妈祖,称天后宫。后来龙王殿、天官殿、天后宫均遭到了破坏。现已修复,合为一个殿堂。
板桥镇与塔埠头天后宫
胶州在唐宋时期曾为板桥镇 、胶西县,设市舶司、抽解务,是当时全国五大海港之一,为长江以北第一大海港,国外通至高丽、日本,国内南至闽粤。宋代在胶州建了海神庙,清代由闽浙商人捐款在海神庙的基础上建了天后宫,宫前有石牌坊上书“海不扬波”,院内殿堂以外有戏楼,逢节庆演戏。相传盛时庙外又扎了一座戏台,两台大戏对台演唱,盛况一时。
明代以来,泥沙淤积,胶州湾缩小,胶州码头迁至塔埠头,又在塔埠头建了天后宫。
随着青岛大、小港开港,塔埠头港废止,天后宫也荒废了。
女姑口天后宫
女姑口与青岛口、金口同为即墨三大海港,并先后建了天后宫,女姑口天后宫建在女姑山上女姑口村村南,1910年记载:“女姑山的天后宫,庙里有些形象生动的佛像,从庙前可以远眺四方,庙旁有中国的海关”。当年的女姑口港一片繁忙景象,商贾云集,商船、渔船进进出出,天后宫则香火极盛。现在博物馆存有当年女姑口天后宫的石碑。
金口天后宫
金口天后宫分行宫和寝宫,配以厢房,是山东最大的天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