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楼评传 天津丧葬的传统习俗之杨小楼的“九棚经”
家里死了人,伴宿那天一般要请和尚或道士诵经,要为亡人的魂灵超度。现在社会移风易俗,和尚或是道士的念经场面,早就成为过去,或是电影电视上的画面。在一百年前,一般普通人家竭尽全力,也只能请来"一棚经",即一班僧人或道士,能请得起"两棚经"甚至"三棚经"的,那就是非富即贵的名人家。谁家的丧事若用了番、道、禅"三棚经",那就可以算作是"出人头地"了——光耀门楣。
至今我还记得,当年吴大爷说起这些早年的殡葬之事,他的双眼在夜空中熠熠闪光。仿佛他就像"过五关、斩六将"的关云长一样。"吴大了"介绍说,所谓的"两棚经",是请一班和尚、一班老道,分东西对棚,做法事或交替吹打;"三棚经"要请"僧、道、番",即和尚、道士、喇嘛,三班人分三面"埔摆",番棚居中对灵堂,僧棚、道棚东、西相对,三棚轮换吹、打、念、做,经韵和音乐各不相同。
只是"三棚经",我们就已听得云山雾罩了,哪承想吴大爷又给我们讲了登峰造极的"九棚经"。只可惜由于年代久远,当年我除了脑海中记得吴大爷精神抖擞的样子之外,具体细节已经模糊,关于这个"九棚经"的丧事,我还是从文献中"搜刮"而来。
这就是当年震动全国的——武生泰斗杨小楼大出殡。应该说,这场"盛大"丧事,可以用"传奇"二字来形容。杨氏的"九棚经",给梨园人挣足了脸面,其排场奢华,至今听来依旧让人咋舌。
杨小楼刚"倒头",杨家大院内就搭起壮观的起脊大棚,古钱形状的"花脊"棚顶上做有"五脊六兽",远远看去像辉煌的殿堂一样。棚内三面都搭了"经托子",即搭在房上的经台。当时的整个布局是:正面是灵堂,对面是宝盖式的喇嘛经的经台。
台的对面,即灵堂上方,挂了黄缎绣花的幡门、幡条。棚顶中间挂了四幢与幡门、幡条配套的黄缎绣花经幡。棚的上首为楼阁式的道经经台,挂了蓝缎绣花的幡门、幡条,棚顶挂了四幢蓝缎绣花的经幡。棚的下首为佛龛式的禅(和尚)经的经台,挂了红缎绣花的幡门、幡条,棚顶挂了四幢红缎绣花的经幡。一眼望去,有如神、佛圣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