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收官再邀胡德夫 诠释匠人精神
胡德夫
上周六晚,以“青春”为主题的央视本季最后一期《朗读者》,胡德夫二度受邀在节目中弹唱了收录在他首张个人专辑《匆匆》里的一首作品《最最遥远的路》。这是胡德夫从印度师圣泰格尔的诗句里得到灵感,创作而成的歌曲。歌词里那句“你我需遍扣每扇远方的门,然后找到自己的门、自己的人”,充满了青春年少的热血与激情。此前,胡德夫曾作为节目的首期嘉宾之一,把自己四十多年前的一首经典作品《匆匆》献上了荧屏,这也让节目的制作兼主持董卿感概道:“胡德夫老师参与了第一期与最后一期,让节目有头有尾完整了。” 节目播出后,胡德夫也在微博上对CCTV《朗读者》栏目的幕后团队表达感谢:“你们做了一档非常有意义的节目,很荣幸与你们共事。”
胡德夫
不久前,胡德夫发表了新歌《无涯》,它是台湾已故音乐人、《橄榄树》作者李泰祥的遗作,从创作到发表,横跨30多年之久。同时,这首歌也被用作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第二季的主题曲。当旋律一起,眼前立刻浮现出山海和天空,有波澜更有壮阔,让人沉浸的同时也把我们带回到古老遥远的东方美学意境中。原本无意义的声音,在胡德夫的咏叹下,仿佛真的幻化成了鹰和海,负载着老人心中少年的魂灵和思绪,在苍天盘旋,在大地一层层涌起。
胡德夫
胡德夫回忆,第一次见到李泰祥,是在大学时的潮流合唱团期间。李泰祥得知与胡德夫是来自台东的原住民同乡,便常去看他们的演出。很多乐评人都说李泰祥“很不安分”,古典音乐出身,当过台湾交响乐团的首席和阿姆斯特丹的指挥,却跑来做流行音乐。李泰祥则一直致力于诗与歌的结合,三毛的《橄榄树》、郑愁予的《错误》、罗青的《答案》。而这首《无涯》是高信疆先生曾经发表在报纸上的新诗,胡德夫便择取其中一段,延伸发展成了完整的歌词。
当年,胡德夫淡出歌坛,为了自己族群的平等运动,而迟迟没让李泰祥把这首《无涯》拿出来,直到去年年底,它才得以首度“见光”。据胡德夫身边的工作人员讲述,录这首歌时十分不易,因眼疾的缘故胡德夫几乎双眼全盲,那时的他刚刚完成石家庄站的巡演。可喜的是,在首期《朗读者》录完后,胡德夫便回台湾做了白内障手术,如今双眼大放光明,视力竟达到1.0了。
胡德夫
胡德夫表示,录歌只是one take,不怕别人理解的“瑕疵”,一气呵成才能追寻到歌的精神和表达意境。现在再谈李泰祥,胡德夫说,“音乐一直是他人生里最重要的事情”,即便是在受帕金森折磨期间,即便卧床也要助理一直为他找各种音乐来听。这正对应了《无涯》这首作品里讲述的一种精神与意念,同时 也可看作是“民谣教父”胡德夫与“音乐大师”李泰祥的一曲两界共歌。高信疆先生的原诗是以鹰的角度看人间,俯视大地。天涯无涯,能跨越这“无涯”的也就是一种坚持,这恰好对照的就是匠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