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李登海颁奖词 【时代楷模李登海】玉米时间:汗水与泪水织就创新梦想
【导语】继续关注时代楷模李登海的故事。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让玉米高产高产再高产。从亩产700多公斤到1500多公斤,李登海的玉米杂交品种一次次地创造和刷新高产纪录,靠的就是百折不挠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作风。
【同期声】李登海室内考察种子
“这个行?这个淘汰?这个淘汰?这个可以?这个淘汰”
【正文】选择优质的自交系,是杂交玉米育种的关键环节。每年,李登海要在试验田种下200多万株玉米,九成左右要在田间淘汰,剩下20多万个玉米果穗,要在室内考察,最终选出2万个左右的果穗再进行播种选育,这个百里挑一的全过程,李登海都要亲自上阵。(作图)
【同期声】 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 李登海
“就像丈母娘选女婿一样?考察完了以后?再种植?再分离?选择一个稳定的纯系? 至少需要八代的时间”
【正文】选出优质的自交系后,还要做杂交试验,才有可能育出新品种,“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又一年,李登海的作息只有“玉米时间”,没有“北京时间”。
【同期声】登海种业董事长 毛丽华
“他的时间没有八小时制?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太阳一出来?就要下地 跟着玉米转?跟着天转”
【正文】李登海爱玉米胜过自己,最初到海南育种的时候,每次出门,李登海都要把种子分成两包,他和妻子各带一包,搭乘不同的飞机。
【同期声】李登海的妻子 张永慧
“他说怕出现什么意外 ?一人一份? 我们两个一般不一起走? 对这个种子就跟他的命根子一样的 ?比他的命还重要”
【正文】除了科研难关,大自然的狂暴也会给育种带来灭顶之灾。有一年,龙卷风挟着冰雹呼啸而来,别人都往家里跑,李登海却往地里跑。但眼看着风暴中的玉米一片片倒下,还是无能为力。
【同期声】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 李登海
“肝裂心碎?当时我站在地里?眼泪啊?哗哗地往下流?但是在流的过程中?我没有因为失败而灰心?擦着眼泪我就说?明年再干?明年再攻关”
【正文】一茬又一茬,功夫不负有心人,李登海不断创造纪录,又不断刷新纪录。
1979年 “掖单2号”亩产776.6公斤。
1989年 “掖单13号”亩产1096.29公斤。
2005年 “登海3719”,亩产1402.86公斤。
2014年 “登海618”突破1511.74公斤。
到目前,李登海主持选育的紧凑型杂交种有65个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是我国拥有审定品种和植物新品种权最多的农业育种专家。他先后获得国家星火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等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23项。
和共和国同龄的李登海今年已经66岁了,但在他的心中,梦想仍在。他说,60岁之前,自己为国家增收1000多亿元,有生之年,他要通过育种,再为国家增收1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