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海子女 《时代先锋》李登海(上):“金种子”照亮人生路
在试验田里,记者见到了正在埋头研究玉米新品种的李登海。头上的草帽和脚下沾满黄泥的胶鞋,很难让人想象这是一个身价数亿的上市公司老板,正是靠着这股一头扎在庄稼地里的踏实劲儿,他培育出的“超级玉米”创造了夏玉米单产的世界纪录,提起登海的玉米种子,村民都赞不绝口,农民郝云龙说:“种子好了,老百姓的收入就好了,我们靠李登海的种子一步一步富起来了。”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我国农村的玉米亩产量还只有二三百斤,而美国的玉米最高产量已经达到每亩2500多斤,这一巨大差距让他下定了决心。李登海认为:“外国农民能干,中国农民也能干,开创中国玉米高产事业。”
李登海发现,要想提高玉米产量,就必须培育出“紧凑型”玉米。由于北方的气候每年只能进行一次繁育,为了抢时间,李登海断然决定冬季到海南育种。30年里,他没在家过过一个春节,一直和李登海并肩搞科研的妻子张永慧说,对于父母和孩子,他们亏欠的太多。张永慧说:“那年从海南回来,我问你怎么不叫妈妈,他说就免了吧,这个妈妈就是不叫,我这个泪哗哗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登海的研究不断取得突破。2005年,超级玉米新品种“超试一号”创下了夏玉米亩产2805斤的世界纪录。他选育的新品种推广面积占到全国玉米总种植面积的43.5%,累计为国家创造效益1000多亿元。如今,已经60岁的李登海依然踌躇满志:“后半生,我还想用我的超级玉米再为农民、为国家创造1000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