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胜中将简历 张震[开国中将] 简历
张震(1914- )湖南省平江县人。一九二六年任本地劳动童子团副团长。一九三○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五军第二纵队特务大队宣传员,第一师一团连政治委员,红三军团第四师十团营长,红一军团第四师十二团参谋长。
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四师十二团参谋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驻山西办事处参谋、科长,新四军第六支队参谋长兼豫皖苏保安司令部司令员,八路军第四纵队参谋长,新四军第四师参谋长,十一旅旅长兼淮北路西军分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副司令员、一兵团参谋长,第三野战军参谋长,华东军区兼第三野战军参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第二十四军代军长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副院长、院长,武汉军区副司令员,葛州坝水利工程指挥部政委,总后勤部副部长、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防大学校长。
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九八八年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一九八五年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被增选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一九九二年任中央军委副主席。
将军讳祖寿,字震,化孙公第二十九世孙,其先祖日昌公清咸丰年间从梅县桃源堡移居湖南平江县,1914年10月5日诞生于平江县长寿镇黄塅一手工业家庭,赋性颖慧。1927年夏,高小毕业后,到一家店铺当学徒。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湖南发生“马日事变”,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参加了纠察队,任平江县劳动童子团副团长,拿起梭标、鸟枪跟“清乡”军作垂死战斗。1928年3月,参加了著名的平江20万农军攻打县城之役。
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彭德怀的红五军团第二纵队特务大队任宣传员,后任红三军团第一师第一团四连政治委员,长征前夕任红三军团第四师十团营长。历任红军宣传员、连政委、营长、团参谋长。曾参加一、二次和中央苏区第一、二、三、四、五次反“围剿”作战及两万五千里长征。
到达陕北后,任红一军团第四师第十二团参谋长,参加吴起镇、直罗镇、山城堡与东征、西征等战役。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参谋、科长,新四军游击支队参谋长、新四军第六支队参谋长、八路军第四纵队参谋长,新四军第四师参谋长兼淮北军区参谋长,参与开辟豫皖苏边抗日根据地,协助彭雪枫率部挫败日伪军一九四二年冬季“扫荡”,并参与指挥山子头战役。
后兼新四军第四师第十旅旅长兼淮北路西军分区司令员,率部参加华中抗日根据地一九四五年攻势作战。曾兼抗日军政大学四分校副校长。
张震戎马一生,战功卓著。 一枪 这一枪,是一支左轮手枪,这支手枪不比一般,它是历史的见证,记录着我军在解放战争初期由被动转为主动,集中兵力打大歼灭战的开端。
1946年夏,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和援助下,向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继1946年6月围攻中原解放区后,又于7月上旬以正规军58个师(旅)连同保安部队共50万人,进攻华东与山东解放区。
为迎击敌人的全面进攻,在中央军委、毛泽东的统一部署下,时任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的张震率部与山东野战军主力会合,在陈毅司令员统一指挥下,从淮北到苏北,先后发起了朝阳集、泗县、两淮、宿北等主要战役。
朝阳集战役是淮北的第一仗。7月中旬,敌以5个整编师(军)约10个旅的兵力分三路进犯淮北路东解放区。
面对三路进攻之敌,山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参谋长宋时轮集中南下的山东野战军二纵、七师二十旅和华中野战军九纵,共13个团的兵力首先歼灭占领朝阳集与渔沟集的敌整编第六十九师九十二旅和六十旅一部。 7月26日夜,张震率部向渔沟集方向前进。
他进一步探明了敌情,发现九十二旅以一个营驻守渔沟集,另有部分兵力守渔沟东北高地。如何打?张震考虑,这是我军在淮北地区的首战,应慎重稳妥。他没有急于以主力直取渔沟集,以部分兵力钳制周围高地之敌,而是先控制渔沟东北诸高地,扫除其屏障,再歼灭渔沟集之敌。
27日拂晓,战斗打响。我军很快夺占了这几个高地。张震挥师一面截击逃敌,一面攻击渔沟集。下午5时许,敌向西逃窜,被我追歼。该役,共歼敌5000余名,其中张震部歼敌1000余人,缴获火箭炮2门,迫击炮4门,美式重机枪6挺、轻机枪22挺,有力地配合了二纵队主力全歼敌九十二旅的作战。
战斗的胜利,鼓舞了部队斗志,改善了九纵队的装备,他们以缴获的火炮建立了纵队炮兵连。
战后,敌七军从南面乘机侵占泗县、五河,向我步步逼近。陈毅和宋时轮决定以一部分兵力监视北面之敌,集中主力先歼南面深入泗县之敌。我参战部队为二、九纵和七、八师。张震率九纵在开进途中,大雨倾盆,水深齐腰,平地一片汪洋,行军受阻,4小时才走3.
5公里。张震经过反复考虑,向宋时轮参谋长提出:此仗暂不打。他认为在连降大雨之时,敌人以逸待劳,我军则在泥泞里奔波,要攻坚,形势甚为不利。但宋时轮决心很坚定,说如果拖下去的话,北面敌人又上来了,仗就更不好打。张震便又直接向陈毅司令员发电,建议暂不攻击泗县。但未见回复。
泗县攻城战斗于8月7日下午打响。张震率队从东面发起攻击(由于该纵第七十九团和八十一团奉命参加城西和城东南的阻援行动,当时只有3个团参加战斗),因连日下雨,护城河暴涨,四周积水特深,原来准备的攻城器材失效。战士们泅水强渡,遭敌火力封锁,伤亡严重。在泗县战役中,伤亡2000多人。
8月下旬,国民党军参谋总长陈诚在徐州召开会议,以淮安、淮阴为目标继续向华中解放区发动所谓“第二期攻势”,又增调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七十四师参战,拉开了“两淮”之战的大幕。
“两淮”之战,是我军保卫华中解放区首府的艰苦一战。张震所部九纵首当其冲,同敌整编第七十四师等部,连续鏖战8个昼夜。纵队副司令员杜新民负伤,全体指战员前仆后继,但未能守住两淮,整个苏皖战局陷入被动,张震的心情十分沉重。
9月23日,张震参加了华中军区召开的团以上干部会议。陈毅、粟裕、谭震林、邓子恢先后讲话,总结两淮失守的经验教训,部署今后任务。
根据战局的发展,中央军委决定:集中两个野战军在淮海区行动,打开战局,并将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两指挥部合一,暂称华东野战军指挥部,陈毅任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任副司令员,谭震林任副政委。同时,明确了两军会师的要求和下步作战方向。从而为山东、华中两区部队进行合编,实行集中统一指挥,奠定了基础。
为了改变苏北、鲁南战局,我军决心集中24个团的兵力,发起宿北战役。这是山东与华中野战军合编后的第一个大仗。
战斗于1946年12月13日开始。张震指挥七十五团于来龙庵地区英勇阻击了敌整编第十一师一一八旅的轮番进攻,予敌以重大杀伤。在攻击敌军固守的人和圩、苗庄、晓店子、罗庄等村落时,我军3次受挫。张震觉察到应特别注意破坏敌人的副防御设施,并加强攻坚的火力准备,尤其是在两支部队共同作战时,要注意搞好协同,相互配合,才能保证突击一举成功。
他又一次向野司提出建议,请求做好准备后再发起攻击。根据野司命令,韦国清和张震商定于18日黄昏后,以九纵七十五团和九旅两个团,对人和圩发起第四次突击。经过充分的火力准备,各团的英勇拼搏,终于突破了敌人的防御,全歼守敌。
在宿北大战中,共歼敌2.1万人。敌师长戴之奇自杀,副师长饶少伟被俘。七十五团团长余倚义、政委李毅将缴获的戴之奇的左轮手枪送给了纵队司令员张震,作为人和圩血战之纪念。
一弹
这颗子弹,是一颗留在张震身上的子弹,伴随他度过了整个解放战争。
1945年2月16日,时任新四军四师第二旅旅长、淮北军区第十一军分区司令员、四师参谋长的张震,在萧县祖老楼与敌伪军激战中,一颗子弹击中他的右臂。这是张震继窦楼战斗负伤后的又一次负伤。他不顾伤痛,继续指挥部队向敌侧翼实施攻击,终于打垮了敌军。受当时条件所限,这颗子弹未能及时取出。
1946年2月21日,时任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的张震抵淮安参加华中分局、华中军区的高干会议。其时他负伤的右臂仍在隐隐作痛。乘休会之机,他去了一趟淮阴,到这里设备较好的仁慈医院上门求医。医生给他作了X光透视,说子弹横在肩胛之下,必须动手术取出来。张震感到“时局多变,大规模内战随时都可能爆发,还是等以后有时间再说”,婉谢了医师的好意。3个月后,战争果然来临。
就这样,这颗子弹在张震身上留了10个年头,伴随他度过了整个解放战争时期和解放初期的艰苦岁月。张震调到北京工作后,才到医院动手术将子弹取了出来。他将取出的子弹交给夫人马龄松保存,作为留给孩子们最好的“遗产”。
张震将军下部队视察,不喜长篇大论作报告,而喜见缝插针提问题。将军所提问题,一针见血,一矢中的,常常使弄虚作假者原形毕露,无地自容。将军下部队开座谈会,凡会前必来一段笑话,会场气氛立即活跃、欢快。始基层官兵见将军皆拘谨,经笑话感染,遂放胆发言也。
1997年初夏,张震将军视察某部,召集将、校军官十余人座谈。某部领导发言时,将军突然插话问:“一个战士的津贴费是多少?”在座将校军官皆沉默,竟无一人能答。张震将军话锋一转,曰:“旧中国有个军阀,叫张宗昌,人称三不知将军,一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兵,二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支枪,三不知道自己有多少个小老婆。”在座将校闻之皆面红耳赤。
某日,张震将军视察某部“红一连”。连长、指导员汇报曰:连队四年达标,年年先进。将军问连长:“你们达的什么标?”连长支吾。问教导员,亦支吾。又问团长、政委,亦如是。将军怒曰:“达的什么标都不知道,还达什么标?”将军又言:“有个旧戏,叫《法门寺》,太后在上面一喊,下边的人,不管听懂还是没有听懂,也跟着‘嗯’地答应一声,然后一声声传下去,一声声往下‘嗯’。我们可不能搞法门寺作风!”
张震将军视察时常喜问保卫干部三个字:“忙不忙?”若答“忙”,即不悦;若答“不忙”,则喜之。有人不解,问其故,将军曰:“保卫干部。”
1997 年5月20日,张震将军视察驻港部队大渡河连。将军问该连司务长:“一个鸡蛋有多重?”司务长对曰:“一两左右。”又问“一两有多重?”答:“一两50克。”又问“最大的鸡蛋多少克?”答:“70克左右。”问:“最小的多少克?”答:“50克左右。”将军喜曰:“这个司务长行,他上街买过菜。”
张震将军任军委副主席时,要求保证士兵一天吃一个鸡蛋,并规定必须是煮鸡蛋,炒、蒸、煎均不行。有人谓如此规定过于死板,将军答曰:“一,煮鸡蛋营养价值高;二,可防止干部偷工减料,克扣士兵的鸡蛋。”
张震将军至驻港部队某连视察,问连长:“你们连有几支步枪?”连长答之。又问:“几支手枪?”连长答之。又问:“你的手枪号是多少?”连长支吾。将军曰:“我当连长时发的第一支枪的手枪号到现在还记得。”言罢拂袖而去。
张震将军至某省军区视察,听取常委集体汇报。汇报毕,将军问司令、政委:“你们是否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司令、政委答:“经常开展。”将军问政委:“你说说司令员有什么缺点?”政委支吾;将军又问司令员:“你说说政委有什么缺点?”司令员亦支吾。张震将军仍面色和悦,然语调严厉曰:“你们要讲真话啊!”司令员、政委汗颜。
张震将军为人谨厚,事母极尽孝道。将军参加革命后,与家中断绝联系数十年。全国解放后,将军发函湖南军区司令员黄克诚,请其寻找老母。黄克诚于平江一碉堡中找到其母,并派人送往南京。张震将军闻母至,急奔南京下关车站迎候。车至,将军背负老母下车,出站,回家。而后,与母同居一处,起卧必亲视,饮食必亲尝。
邱维达,国民党七十四军中将军长,湖南平江献钟新江人,与张震家乡长寿街相距四十余里。1948 年冬,张震将军作为华野副参谋长,协助粟裕,力围黄百韬兵团。邱维达率部奉杜聿明之令,钻隙迂回赴潘塘,解黄百韬之围。
两位平江老乡相识于淮海战场。当是时,邱维达见大势已去,毅然率部起义。建国后,邱任南京军事学院高级系军事教员,张震将军任该院副院长。某日,张震将军拜会邱维达,以“老师”称之,邱曰:“手下败将,岂敢岂敢。
”张震将军曰:“你比我多走两条运(平江方言,一条运为5年),又是赫赫有名的黄埔高材生,北伐获胜利、云麾、宝鼎三勋章;抗战获宝鼎、胜利和罗斯福三勋章。怎能不称你老师?”邱维达感言涕泣, 1970年至1975 年,张震将军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兼葛洲坝水利工程指挥部政委。将军住工棚,吃干粮,察山视水,不耻下问,向水利专家请教,遂被称为“半个水利专家”。
1980年底,葛洲坝水利工程指挥部成授台电话报告张震将军,葛洲坝工程即将截流。张震将军询之极详:采取什么办法截流?决战的龙口在哪里?准备石料多少?机动车辆多少?万一截不住怎么办?长江现在的流量是多少?泄水闸修得怎么样?快到合龙时上下游水位差有多少?流速有多大?25 吨、30吨的混凝土能不能截得住?成授台言,张震将军电话所问问题均为专家语言。
张震将军极重仪表,总是一身笔挺的军装。平时,喜穿中山装,从不穿西服,出国访问亦如是,风纪扣扣得严严实实。
张震将军喜记日记,当天事,当天记,数十年如一日。若工作忙,无暇记,次日必补记之。
张震将军晚年生活极有规律,自言“一二三四”。一为每日做一道高等数学题;二为每日早上吃两个鸡蛋;三为每日中午喝三杯茅台酒;四为每晚晚饭后走两公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