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龙文集》、《刘瑞龙纪念文集》编辑札记
2010年10月3日是刘瑞龙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刘瑞龙文集》(1-5卷)、《刘瑞龙纪念文集》,以纪念这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刘瑞龙1925年参加革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先后参与创建红十四军,任川陕省委宣传部部长、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苏皖军政委员会书记、淮北行政公署主任;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任第三野战军后勤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农业部常务副部长、人大常委,并曾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副主任等重要职务。
刘瑞龙不仅一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奋斗不息,而且他有一个良好的写作习惯,从年轻时起便笔耕不辍,无论是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还是百废待兴的建国伊始,都没有放下手中的笔。甚至在"文革"中,他受"四人帮"迫害,被关进监狱之后,仍坚持写作,为了克服没有纸张的困难,每天利用放风的时间,到垃圾堆中捡来烟盒纸,在烟盒纸的背面写下蝇头小楷;日积月累,竟写成十余万字的著作《"农业八字宪法"浅说》的初稿。
正是由于刘瑞龙勤奋、刻苦的学习和写作,为我们留下了数百万字历史资料。这些资料已成为记录中国革命进程的重要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彰显出难以估量的价值。
此次出版的《刘瑞龙文集》共五卷,前三卷分别包括三个历史时期的文章。第一卷: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第二卷: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三卷: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第四卷和第五卷分别为回忆录和诗词。以上各卷基本涵盖了刘瑞龙从事革命活动后所撰写的重要文章及主要著作。《刘瑞龙纪念文集》则是刘瑞龙逝世后,一些领导同志以及刘瑞龙的同事、亲友和社会各界人士撰写的怀念刘瑞龙的文章。
该套书的责任编辑由我担任。也许是长期从事人物传记的编辑工作,阅"人"无数,司空见惯了吧,也许是自己从不以职位高低论"英雄";因而,经手的稿件中,能真正让我感到振奋、由衷地敬佩的人物实在有限。虽然刘瑞龙一生辉煌,功勋卓著,但初拿到稿子时,我除了重视之外,也并没有什么其他特别的感觉。
可随着编辑加工工作的深入,对刘瑞龙的思想领会逐步加深,对他的敬意也与日俱增。这一则是由于笔者一向敬重真抓实干、不搞"花拳绣腿"的干部;另一方面,刘瑞龙自参加革命时起,便长期处于领导岗位,他自觉地维护百姓利益的精神,与"当官做老爷"完全对立的"位尊未敢忘忧民"的思想,尤其令我敬重。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中最大的战役,也是刘瑞龙充分展示才华的大舞台。在淮海战役中,刘瑞龙为数百万民工支援人民解放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领导和组织作用。当时,6个民工供1个解放军,60万解放大军,就需要调动360万民工。
陈毅曾经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而且,当时刘瑞龙还要负责广大地区的土改工作。可见时任第三野战军后勤司令的刘瑞龙担子有多么重。但是,他却将异常繁重、复杂的工作做得井井有条,搞得有声有色。
尤其令人不解的是,当记者采访时发现,他的司令部里根本没有几个人,这个在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指挥着千军万马的后勤司令,实际就是一个"光杆司令"。新中国成立后,刘瑞龙担任了几十年农业部副部长,身居高位,但依然大开大合、兢兢业业、两袖清风,为中国人民的温饱呕心沥血,操劳了一生,最终病逝在工作岗位上。可以说,位尊未敢忘忧民的思想,贯穿了他革命的一生。
刘瑞龙忧国忧民的思想,源于他对马列主义理论的学习及由此而树立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1925年,刘瑞龙受恽代英、萧楚女等革命领袖的影响,投身革命,从此坚定地走了下去。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国民党右派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白色恐怖中,他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后,无论是王明路线在我党占统治地位之日,还是张国焘分裂中国共产党之时,甚至"文革"中"四人帮"横行,是非难辨的时候,他都没有动摇过,总是坚定地站在党的正确路线和广大人民群众一边,与错误路线和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
刘瑞龙作为一个师范生参加革命后能如此之坚定,这不能不令人称奇。但是,仔细研读了有关刘瑞龙的资料后就不难发现。
这实际上与他经常不断、深入透彻地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知识,并且随时与革命实践相结合分不开的。现中央档案馆保存有刘瑞龙早期参加革命时学习过的马列主义理论书籍,其中不仅有共产主义ABC之类的小册子,也有列宁《劳动政府之成功与困难》等著作,说明当时刘瑞龙等革命同志对马列主义的研究已经深入到无产阶级国家的具体创建和发展的高度了。
此次出版的《刘瑞龙纪念文集》中,收有刘瑞龙工工整整抄录的《马恩列斯毛论农业》手迹图片,也说明他在工作中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的,是时刻将解决百姓温饱问题放在心中的。
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研究,对民生疾苦的关心,必然要升华到学习、掌握马克思国家学说精髓的高度,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公仆"精神。
革命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抗战时期,刘瑞龙在担任淮北行政公署主任时,领导制定了工资条例,将政府工作人员(其中包括刘瑞龙本人)的最高月工资标准定为5元,而将教师的最高月工资标准定为10元,这绝不仅仅体现了尊师重教的思想,而无疑是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所指出的公社原则的体现。
马克思曾指出,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它的原则永存。而这一原则最本质的内容之一就是"公仆"精神,这一"公仆"精神体现在当时的工资标准上,即公社委员的工资不超过普通劳动者的工资。马克思和恩格斯高度赞扬的"公仆"精神,在刘瑞龙心中深深扎下了根。他的所思所想,也都自觉地具有了公仆意识。
具有公仆意识,必有为人正直、办事公道、清正廉洁的优秀品质。1944年夏,据淮北中学某学生揭发,淮北中学存在一特务组织,此事越搞越大,以致牵连到数十名淮北中学的师生。刘瑞龙当时任淮北行署主任,他和淮北地区其他有关领导认为,此案件肯定有问题,便和彭雪枫等多次亲赴淮中审理此案。
后查明,此案纯属逼供信导致的冤假错案。为挽回影响,刘瑞龙通过《拂晓报》公开为受冤屈者平反,并加强了淮北中学的领导力量。建国后,刘瑞龙在担任农业部常务副部长期间,由于不随波逐流,坚持社会发展应首先将发展生产力放在第一位的观点,与当时主管农林口的邓子恢一道被批为右倾、"小脚女人",并被撤消了农业部常务副部长之职,调任华东局任农委主任;但现在看来,他当时坚持的观点是完全正确的。
《刘瑞龙文集》第四卷所收《"农业八字宪法"浅说》一文,是刘瑞龙在"文革"中受"四人帮"迫害时,在狱中撰写的。出狱后,一些同志帮助他整理、编辑、校订,1979年出版单行本。刘瑞龙在该书《编者的话》中,一一列出协助他整理、加工书稿的同志,惟独没有提到该书稿的原作者,也就是他自己,由此也可见他人品的高洁。
具有公仆意识,定会始终把百姓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刘瑞龙从来访的群众口中得知,泗洪县灾情严重,便从进口粮中调拨了300万斤,支援泗洪县,拯救了许多百姓的生命。
刘瑞龙与百姓的关系可以说是水乳交融。朱姚是革命烈士朱文英的母亲,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上海、南京等地做党中央秘密机关的掩护工作。刘瑞龙和夫人江彤十分敬重这位老共产党员和革命母亲,新中国成立后,把她接到家中,像照顾亲人一样照顾她,直至她1974年逝世。刘瑞龙的子女称刘瑞龙的母亲为奶奶,称朱姚为婆婆。
具有公仆意识,很自然地会形成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的胸怀和领导作风,像海纳百川一样,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道工作。刘瑞龙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始终将学者、教师以及其他各方面的专家,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为他们排忧解难,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他在担任淮北行署主任时,钱正英曾在淮北行署任水利科科长,在《刘瑞龙纪念文集》中,收编了她亲自撰写的、回忆当年刘瑞龙坚持"男女都一样",为她提供施展才干机会的文章。
建国后,钱正英先后任水电部副部长、部长,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重要领导职务,其职位后来超过了刘瑞龙。施平同志曾经担任过农业大学党委书记,他在98岁高龄时亲自撰写了怀念刘瑞龙的文章,生动地记述了农业大学、四川农科所等单位一些卓有成就的专家在受到不公正的批评和待遇时,时任农业部常务副部长的刘瑞龙顶着压力,及时援手,为专家们排除障碍,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给予多方面支持和照顾的事迹。
这样生动的事例在《刘瑞龙纪念文集》中俯拾皆是。
公仆意识需要经常维护。为了保证"公仆"意识不蜕变,且发扬光大,永远流传下去。刘瑞龙时刻注意不搞特殊化,同时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在《刘瑞龙纪念文集》中,有许多文章记述了刘瑞龙坚决不搞特殊化的事迹。诸如,手帕厂送套帕、菜区同志送大葱等,他都坚决要求退回去;外出工作,他吃饭要付饭费,住房不可讲究。
他在最后一次主持农史会议时,本该享受正部级待遇,组织会议的同志也为他安排了离会场比较近、有空调的宾馆,但他坚持要与参加会议的其他同志一样,住在没有空调且离会场较远的普通宾馆,加之日以继夜地工作,终因极度疲劳导致心脏病猝发,逝世在工作岗位上。
刘瑞龙不仅自己这样忘我地工作,对子女也同样要求得非常严格。在《刘瑞龙纪念文集》中,收编了数篇他的子女撰写的文章,都深情地怀念父亲当年对他们的严格要求、谆谆教诲。如《刘瑞龙文集》第五卷收编的《延东就职朝阳》一诗写道:"人民有甘苦,时刻挂心中","事事靠实干,不搞‘客里空’"①;《示诸儿》中写道:"人生有真谛,为民服务多。
党导正方向,决议勤切摩。人民养育我,甘为孺子牛。祖国抚爱我,奋志壮山河……"如今,他的子女个个成才,而且为人处世都很低调,这显然与他一贯保持的"公仆"意识和作风,以及他对子女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可以说,"公仆"意识不仅贯穿了刘瑞龙的革命生涯,而且得以延续,成为了刘家的传家之宝。
总之,《刘瑞龙文集》和《刘瑞龙纪念文集》中所体现的"公仆"意识,是该套书精华之所在。在该套书中,这一"公仆"意识都是通过许许多多真实的文告、即时的通知、生动的书信、激昂的诗词,以及许多自述及怀念文章中精彩的细节和感人的事迹体现出来的,阅之思之令人感奋。编辑该套书的过程,也是笔者深受教育的过程。
对照刘瑞龙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公仆"意识,我时时联想起当前社会上存在着的所谓"官风"现象。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马克思所指出的"金钱拜物教"、"商品拜物教"的社会现象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作为商品衍生物的所谓"官风",似乎也刮起来了:做官、跑官、买官、卖官、官迷、官二代,甚至还有人大讲什么"官德",似乎在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当官做老爷是理所当然的了。
这显然是违背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国家学说的原则的。由于"官风"的存在,不可避免地要滋生出官场上的浮糜、腐败之气;同样,也会在社会上产生一些人的仇"官"心理,虽然这种心理有些是属于一些年轻人思想不成熟,看到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就以偏概全。
但从另一方面看,如果"官风"已经刮得被人仇、遭人恨的地步,不也足以说明"官风"对社会的危害有多么大了吗?此风断不可长!
毛泽东曾经指出:共产党员不是要做官,而是要革命。这就一言以蔽之地宣告了所谓"官风"与共产党人的"公仆"意识是格格不入的。
当年,刘瑞龙等老一辈革命家,由于恪守"公仆"原则,打下了江山,并坐稳了江山;如今要有效遏制侵蚀社会机体的"官风",依然要强化"公仆"意识,坚持"公仆"原则;对于共产党的干部而言,尤其应该去"官"气而增"仆"气,同时,注意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使他们成为公众的"仆二代",而不要成为遭人恨的"官二代"。果真如是,社会上的所谓"官风"将会越刮越弱,这对于缓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健康发展,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毋庸置疑,"公仆"意识是共产党人受到百姓拥戴的基石,是共产党打天下、坐天下的"法宝",也是使国家长治久安的一味良方。有如大地之于宙斯,须臾不可离弃。具有了公仆意识,则"是进亦忧,退亦忧":"位卑未敢忘忧国"②,位尊未敢忘忧民。在和平环境中,对于共产党的干部而言,尤其要懂得顺民心与治邦国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尤其要提倡和发扬刘瑞龙等老一辈革命家"位尊未敢忘忧民"的精神。
由是观之,《刘瑞龙文集》和《刘瑞龙纪念文集》的出版,不仅具有历史意义,也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相信该套书的出版,一定会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并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注释
①"客里空",苏联卫国战争期间的话剧《前线》中的一个爱讲假话、华而不实的人物。
②"位卑未敢忘忧国",引自陆游诗《病起书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