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豹》口碑严重扑街! 太有“深度”导致评分直线下降?

2017-12-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近日热映的影片<黑豹>因政治和文化属性在国外被广泛讨论与好评,成为了罕见的现象级电影,但在国内上映后,出乎意料出现了口碑和票房两极化现象. <黑豹>北美累计票房高达5.3亿美元,不仅位居超级英雄电影票房排行第二名,还位列北美影史票房第九名,有望成为最成功的漫威电影. 但在国内,<黑豹>票房却没延续北美的辉煌,预计最终票房可能会定格在7亿多,与<蜘蛛侠:英雄归来><钢铁侠3><雷神3>等近几年的漫威超级英雄片不相上下. >>

近日热映的影片《黑豹》因政治和文化属性在国外被广泛讨论与好评,成为了罕见的现象级电影,但在国内上映后,出乎意料出现了口碑和票房两极化现象。

《黑豹》北美累计票房高达5.3亿美元,不仅位居超级英雄电影票房排行第二名,还位列北美影史票房第九名,有望成为最成功的漫威电影。

但在国内,《黑豹》票房却没延续北美的辉煌,预计最终票房可能会定格在7亿多,与《蜘蛛侠:英雄归来》《钢铁侠3》《雷神3》等近几年的漫威超级英雄片不相上下。

>>>>《黑豹》票房独大背后:含藏危机

作为春节档后登陆的首部进口大片,同档期也没有其他有竞争力的影片,春节档助推了《黑豹》的票房一路高涨。上映首日《黑豹》便获得高达36.6%的排片率,票房高达到1.3亿元。

但后续的票房走势并没有延续首日的表现,因为口碑问题,《黑豹》注定不能效仿北美成为现象级产品,这个数字差不多也就是漫威电影在中国的标准结局。

因为同时期只有这一部好莱坞大片上映竞争力较小,《黑豹》排片以超过40%远超同时期影片,决定了它可以凭借绝大优势将攫取更多票房。

有趣的是,漂亮的票房对应的却是直线下降的口碑,原因在哪?

观影之前,《黑豹》对非洲部落奇观化处理巧妙地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从北美捧起来的热度和话题度助推了观众对影片的期待。

《黑豹》里面有黑人文化、非洲风俗、嘻哈音乐等等,特别是将非洲文化和未来科技融合在一起,配合带感的民族音乐、黑人的力量感,就像是一幅异国画卷,勾起观众的猎奇心理。

但这种新奇感却缺乏娱乐化包装方式,选择了一个相对比较严肃的讲述故事的方式,没有贯穿始终的价值冲突、打斗和视觉奇观,具有思辨性的《黑豹》缺乏爆米花味儿,在国内市场难以落地。

这种观影前后的心理对比造成了许多观众心理落差,从而推动了口碑下滑。

>>>>《黑豹》成功背后暗藏危险

当初漫威《银河护卫队》开辟银河故事线效果出人意料地喜人,因此漫威迫切希望打开更多新故事线,而《黑豹》带有的思想性、严肃风,是帮助MCU一个全新尝试。

虽然《黑豹》与漫威宇宙关系不大,更像是漫威的番外,但却展示了漫威开拓新篇章的野心,而这一步从电影的心理格局开启。

从之前的合家欢式的爆米花电影套路到《黑豹》回归严肃戏剧,抛弃了以往插科打诨、讲段子的形式同时大篇幅展现跨文化背景下的异域风情,在如此大体量的成本商业片中尝试作者式的美学设计,要知道雷神都开始走逗比搞笑路线,《黑豹》却在娱乐性上大大减少了文章,实属大胆。

《黑豹》担当了转型的之路上一个“领头羊”的角色,通过哲学思考提出若干现实性话题,让电影具备更加丰富的情感和内容张力,但在故事编排、人物塑造上暴露出一些短板,在少了娱乐性观感下这些缺点被放得更大。

现在来看,由于中美价值观、文化等方面差异,MCU这次转型在北美创造了票房奇迹,但却不太适应国内市场。原因在于娱乐感的缺失,目前国内市场对合家欢电影的包容度明显更高。

一直以来,好莱坞的戏剧结构、表现手法和技巧都喂养着中国观众,观众们也乐于沉浸在爆米花电影的审美口味中,这是好莱坞精心培养观众的结果。但一旦反套路,中国观众就可能难以接受。

《黑豹》保持漫威电影亮眼成绩很大程度取决于档期助力以及IP积攒的热度。古典写实风格下故事注入黑人平权政治主题,适合美国观众,但《黑豹》对于国产电影并没有太多借鉴意义。

如果漫威继续弃掉娱乐将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之后在国内成绩单可能不会太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