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颜薄命 疯狂年代的罪恶

2017-06-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孙维世,生于一九二一年,和王光美同龄;性格:倔强,天真,任性.她的父亲孙炳文是个热心汉子,行径和早年的贺龙类似.年轻时代的孙炳文因为过于热血

孙维世,生于一九二一年,和王光美同龄;性格:倔强,天真,任性。她的父亲孙炳文是个热心汉子,行径和早年的贺龙类似。年轻时代的孙炳文因为过于热血而被学校开除,后参加激进组织“铁血团”,参与密谋刺杀清摄政王载沣,试图推翻清政府。清政府灭
亡之后,又反对并试图刺杀袁世凯。现在大家津津乐道“朱德寻找党”的传说,孙炳文就是这个传
说的主角之一。孙炳文这种血性而倔强的性格都遗传到了他的儿女身上——儿子孙泱为朱德的清白
而死,而女儿孙维世宁死不愿意玷污周恩来。
一九一七年,孙炳文认识老乡朱德。两人一见如故,肝胆相照,相见恨晚。孙炳文佩服朱德的
大气、朴质,朱德欣赏孙炳文的阅历与豪情。

随后两人携手合作,在护法战争中成为莫逆之交,一
起在滇军中工作。随后几年,两人都是几经沉浮,脱离滇军而在北京相会。两人一起寻找中国共产
党,结果在北京没有找到陈独秀,然后到上海同原滇军将领金汉鼎一起去拜访了孙中山,此时孙中
山被陈炯明搞得很狼狈。孙中山表示先提供十万元作为军饷,要朱德和金汉鼎回到已移驻广西的滇
军中去组织军队。金汉鼎答应了这个要求,之后官至国民党陆军上将,四九年倒向中共。孙炳文和
朱德婉言谢绝了孙中山。随后朱德见了陈独秀,陈独秀拒绝了朱德。随后朱、孙两人结伴游历欧洲。
后人不知,朱德寻找共产党的一路中均有孙炳文的陪伴相随。
朱德和孙炳文在法国见到年轻十岁的周恩来,方才如愿加入共产党,身份是秘密的,对外的政
治身份仍然是国民党员,这么做是为了工作需要。

三年之后,两人取道莫斯科回国。孙炳文刚刚回
国就被邓演达等人联名电邀去广州,任国民革命军上校秘书兼黄埔军校教官、广东大学教授。孙炳
文在黄埔军校干得很不错,和周恩来等人的关系也很铁。此时的孙炳文,比四川老乡聂荣臻的地位
还要高。如不死,前途当不可限量。
然而好景不长,两年之后,蒋介石清党,孙炳文在上海被俘,宁死不屈,四天之后被腰斩于龙
华,临刑前高呼“我今就义亦从容”,颇有谭嗣同的气概。听到孙炳文被杀,久经沙场,见惯尸山
血海的朱德禁不住失声痛哭。

朱德忍着悲痛给任锐写了这样一封信:“鉴闻浚明凶耗传来,(肝)脑
皆裂,顿失知觉。死者已矣,我辈责任更加。德本日出发抚州,誓与此贼辈战,取得蒋逆头,以报
浚(明)。(抵)上海经过情形如何及前后材料汇集成书,以示同志,而发其未竟之志。近来经济情形,
是否可以暂维持,均祈示知。此间工作忙极。此祝努力节哀,留此身体,除此贼辈。”大意就是我
很难过,我要继承他的事业,为他报仇。此后朱老总南征北战,总是把孙炳文的儿子孙泱带在身边
当秘书。然而朱老总没有想到的是,正是因为这段经历,导致了孙泱在文革中丧命。
孙炳文死时,孙维世年仅六岁,尚不知愁为何物。
少年时代的孙维世活泼好动,喜欢和大她一岁的六姨任均一起玩耍。

据任均回忆:“维世从小
就喜欢学艺术明星的动作,一高兴,就叫我说:‘六姨,你看。’然后对着镜子摆姿势,比划来比划
去的,学得可好了。我们俩学人家明星,把围巾围在肩上,在床上又唱又跳,蹦来蹦去地玩儿。每
天晚上都特别开心地蹦半天才睡。”
初中时代,孙维世由三姨夫冯友兰资助去北京念书。一九三五年,十四岁的孙维世和十五岁的
六姨跟参加地下党的妈妈任锐去上海。由于小时候对明星模仿多了,孙维世和任锐要去学表演,任
锐就请地下党的同志帮忙,把两人弄到天一影片公司东方话剧社去学习。此后两人假装姐妹俩,隐
姓埋名,做了“海漂”一族,偶尔在剧场客串一些小角色。

天一公司地处徐家汇,常常能见到一些
明星,拿到明星签名啥的。某日,一个叫蓝萍的女人拿着自己的签名照到处派发,蓝萍就是江青。
当时的江青并不出名,在公司发自己的签名照,算是一种公关吧。若干年之后,凡是拿过那张照片
的人都要提心吊胆地过日子。这是孙维世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命中克星——江青。在和江青的交往中,
孙维世尽显天真的一面。
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十六岁的孙维世辗转来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申请去延安,但没人
认识她,只好一个人站在门口伤心痛哭。哭着哭着,来了一个人——周恩来。一番沟通交谈之后,
周恩来很讲情义,没有嫌弃这个失去父亲的孩子,还认了孙维世为干女儿,一直带在身边,从武汉
带到延安,从延安带到苏联。

从那时起,孤儿孙维世来了一个华丽大转身,变成天之骄女。孙维世
喊周恩来为周爸爸,喊邓颖超为小超妈妈。文革中,孙维世宁死不愿意说周恩来的坏话,也是和这
段缘分有关吧。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佛也说,种下善根,方有善果。
周恩来夫妇没有孩子,视孙维世为掌上明珠。孙维世念书,疑难之处就由邓颖超借油灯之光亲
自讲解,有时候周恩来也指点一下。延安的孙维世再次和江青结下不解之缘。由于周恩来夫妇的关
系,孙维世也经常到毛泽东的家里去。毛泽东和江青当时也很喜欢她,两人曾经同时登台,在同一
出话剧里演出角色,江青在剧中扮演姨太太,孙维世扮演小姐。

后来有人据此称江青为“姨太太”,
喊孙维世为“大小姐”。此时的江青还是和颜悦色的,仅仅因为她还是延安窑洞里的一个家庭主妇,
还没有呼风唤雨的能量。
三九年,周恩来去苏联治病,孙维世也想跟着过去,但需要毛泽东的批准。孙维世立刻飞身直
奔毛泽东的窑洞。毛泽东大笔一挥,准。当时的莫斯科有很多烈士后代,在学校学习不同的专业。
孙维世按照自己的爱好选择了表演和导演。在那里,孙维世遇到她生命中另外一个男人——林彪。
俗话说,女大当嫁。周恩来的掌上明珠从来不缺乏追求者。延安时代的孙维世还是一个十七八
岁的小姑娘,就有人来提亲,被周恩来夫妇挡了。

加上孙维世从小外向,受前卫思想的熏陶,整天
在大人物中间玩耍,对对象的要求自然不一般。在那个爱情还没有流行的年代,孙维世表现得过于
超前。婚恋中的孙维世是任性的,也注定是悲剧的。
在红军时代,林彪已经战功赫赫。平型关大捷之后,林彪更是声名鹊起,头顶“抗日名将”的
光环。悲剧的是,名将林彪竟然被友军误伤,很严重,只好离开战场到苏联养病。在苏联,林彪遇
见孙维世,他那颗铁血的心跳出了一生中最欢快的节奏。
早在延安,林彪还是抗大校长的时候就见过孙维世,只不过那时候林彪和美女张梅刚刚结婚,
生活比较美满,加上林彪的性格和工作的关系,谨慎沉默,很少在意生活的事,也就没怎么留意孙
维世;就算留意了,也不会说的。

至于是否留意,已经没人知晓了;唯一知晓的是,在苏联,林彪
和张梅的感情出现问题,据说是因为性格不和。
林彪沉默寡言,喜静不喜动;而张梅活泼外向,喜动不喜静。当时林彪有伤在身,行动也不是
很方便。对于一个真正的将军而言,战争年代远离战场是一种怎样的折磨,常人是难以想象的。对
普通人而言,油价上涨都难受不行。林彪是真的爱打仗这一行。西安事变中,张学良对蒋介石大不
敬,蒋介石给张学良的惩罚也就是养起来,不让上战场,张学良为此郁闷不行。张学良对战场的渴
望远不及林彪,因为林彪是一个为打仗而生的人,所以林彪心中很受伤,很需要人来安慰。

张梅偏
偏不理解林彪,时不时出去参加个聚会啥的。
其实孙维世的性格也不适合林彪,但林彪因为张梅的大大咧咧而心灰意冷时,却又爱上了同样
性格外向的孙维世,只能说爱情是个不可捉摸的东西。当然,比起在陕北土生土长的的张梅,孙维
世更漂亮、更有气质、修养更好,而且幽默;或许还有一个不便说出来的理由——背景更好。周恩
来的干女儿嘛,相当于最高层那几个窑洞里的小公主。
林彪追求孙维世的手段很简单,就是闲了没事就去孙维世住的红色大楼,和一帮留苏年轻人瞎
唠嗑,讲讲战争史、散散步啥的。林彪的相貌并不出众,估计说故事的水平也一般,幽默细胞都被
战略、战术、战争、战场给消耗了。

但是林彪也有优势——是名将,是英雄。对很多女孩子而言,
这都是致命的诱惑。然而孙维世是个例外:当时的孙维世却是豆蔻年华,正在做白马王子的梦,身
边不缺追求者,据说刘亚楼就是其中一位,还很勇猛,是公开追求的。林彪虽然扬名在外,但也有
致命弱点,就是老婆还在身边,而且怀孕了。对一个还处在幻想年龄阶段的少女来说,这是不可忍
受的。
我们都知道林彪的战术风格是沉稳机变,总是牵着对手的鼻子走,静候对方落败。按照战场上
的水平,林大元帅应该是充分发挥自己的男性魅力,静候孙维世芳心暗许。

可惜这一套在情场上不
怎么受用。林彪自己首先忍不住了,向孙维世敞开心扉,遭拒。
林彪回国时要求孙维世一起回国,遭拒。
林彪回国,和叶群结婚。后来孙维世回国途径东北,林彪还激动不已,惹得叶群闷头吃醋好几
碗。笔者忍不住又要提出假设,假设林彪和孙维世结婚会怎么样?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以孙维
世的人品,绝不会做后来叶群做的那些事,也许林彪就不至于葬身异国。然而这样就会惹出另外一
层关系。假如林彪和孙维世结婚,那么就会拉近林彪和周恩来的关系,当时的政坛格局就会发生改
变。如果林彪和周恩来联合起来,毛泽东绝不会视而不见。也许林、周两人都要在文革中被打倒。


也许根本就不会有文革,因为文革没有林彪和周恩来的支持是不可想象的。
高层将帅之中,林彪已经是最年轻的了,如果连林彪都看不上,孙维世还能看上谁呢?没有了。
当孙维世拒绝林彪之后,也就意味着不会找一个将军当老公了。战争年代,要从共军中找一个高大
威猛、温文尔雅,且战绩彪悍的将军非常不容易,林彪是一个标尺。不嫁给林彪不要紧,林彪还是
要找老婆的。林彪要找老婆很容易,要忘掉孙维世却很难。林彪忘不了孙维世,林彪的老婆是要吃
醋的。林彪的老婆吃醋,后果很严重。因为林彪,孙维世遇到了生命中另外一个克星——叶群。可
以说正是江青和叶群克死了孙维世。孙维世从苏联回国,取道东北,林彪既激动又兴奋,叶群则暗
淡无光。

晚饭桌上,孙维世流光溢彩,而叶群像黄脸婆,林彪则闷不做声。如果孙维世同意,她还
是可以嫁给林彪的。
正当孙维世准备去东北工作的时候,叶群用李立三的名义给周恩来发电报,让孙维世不要来东
北了。如果孙维世真的去了东北,结局还真不好说。婚姻不是问题,孙维世和金山恋爱,金山也有
老婆。据说,林彪从此对李立三恨之入骨。
当然孙维世也不是那种非要从某个行业内找丈夫的那种女人,她看重的是爱情。但爱情往往不
遂人愿,你看重它,它未必看重你。为了爱情,他非常任性地拒绝了刘亚楼,拒绝了林彪,拒绝了
其他人。为了爱情,她又非常任性地嫁给另外一个别人看来不该爱的人,那便是后来的丈夫金山。


金山是孙维世一生的最爱,也是一生的最痛。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金山和林彪没有可比性,俗话讲就是,金山给林彪提鞋都不配。如果
不是孙维世,没有人把金山和林彪联系在一起。然而站在一个任性、爱幻想的女人角度上看又是另
外一回事。金山,苏州人,原名赵默,生于一九一一年,比林彪年轻四岁。金山原本生于富商之家,
可惜父亲早死,家里的大管家成了家庭的新主人。金山十几岁便出门闯荡。
金山是那种放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能生存下来的人,因为他很能混。早年闯荡上海滩期间,
竟然同时混入杜月笙的门下和共产党内部。

当年有这两层关系,相当于有了免死金牌。要知道,蒋
介石对杜月笙都很客气。同时给共产党当特务,那是没人敢惹啊!无间道的剧本里也没有这般牛人。
而且凭借堂堂仪表和伶俐的口才混入话剧界,成为著名演员,放在现在就是一部励志剧,和刘德华
的励志故事有一拼呵。
金山同志不仅懂得生存,更懂得获取女人的欢心。据现在能考证到的资料,金山同志利用自己
的混功,常常和剧中的女主角檫出爱情的火花,火花又常常很快熄灭。最牛叉的时候,据说同时追
求话剧界的“四大名旦”,最后和四大名旦之一的张瑞芳结婚。
一九四九年,二十八岁的孙维世遇见三十八岁的金山时,金山的老婆就是张瑞芳。当时孙维世
的绰号是“红色公主”——新中国第一号待嫁女。

孙维世是导演兼演员,金山是主演。金山再一次
发挥自身优势,故伎重演,利用演戏的机会赢得孙维世的芳心。说真的,孙维世虽然有种种优点,
有时任性骄傲,眼高于顶,但女人终究要嫁人的,挑来挑去等到二十八岁,放在今天都是剩女了。
这样一个老姑娘,遇到金山这种风流老戏骨,能顶住才是怪事。
下面的情节就比较俗套了:金山和孙维世相爱,然后结婚,张瑞芳黯然离婚。演艺圈内永远就
是那些事,从来不新鲜。对于这段婚姻,周恩来肯定是不赞同的。周恩来是什么人啊,一生守在邓
颖超的身边,不离不弃。而且周恩来目光如炬,一眼就看透了金山:能演戏,终究是花花公子一个。


这种人如果能托付,母猪都能上树。想和这种人结婚,就等老了,没风流劲时再嫁给他,年轻时还
是玩玩就算了。孙维世虽然很能玩,却继承了周恩来的品格和婚姻观念。
两人结婚那天,周恩来没有出面,只送了一件礼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然而这件礼物
没管用。第二年,金山同志去朝鲜慰劳志愿军,本性复发,和金日成一个女秘书搞上了。这事放现
在没啥,但是在战争年代就不一样了。朝不保夕的情况下,间谍横行,女秘书可以私下里搞关系的
话,也可以私下里泄密,所以金日成直接把女秘书给毙了,虽然残忍了点,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金山同志因为是中国人,直接押解回国。

如果是平常,回国后的金山不死也得掉几层皮。然而金山
毫发无损,仅仅因为他是孙维世的丈夫。确切地说,不是因为他是孙维世的丈夫,而是因为孙维世
没有离开她。
当时开批斗会,大家让孙维世表态。孙维世如果划清界限,金山必死无疑。然而孙维世却说:
“金山犯了不可原谅的罪行,我相信,这是他最后一次了!”此后金山下放去劳改,孙维世如影相
随。这样就出现了有趣的情形:孙维世一方面是自由出入中南海的“红都公主”,另一方面又是劳
改犯的老婆。
据孙维世的六姨任均回忆:“维世那次来,只住了一个晚上。说话间,我看她不似平日高高兴
兴的样子,就问她,你是不是心里有什么事儿?她就跟我说金山在朝鲜犯错误的事,我很吃惊,说
那怎么办?维世说想跟金山离婚,还说总理气得说应该枪毙金山。

我问她你们要是离了婚,金山怎
么办?他愿意吗?维世说,我要是跟他离婚,他就得死,他不愿意跟我离婚。维世那天情绪很低,
告诉我说,人家开会批判金山,要求她坐在后面听,还叫她表态,弄得她非常难受。从小到大,维
世总是那种开朗和倔强的样子,我没有见她这样发过愁。此刻,我面前的维世真可怜。”
患难之中不相弃,孙维世非常了不起。这个举动很难说完全出于爱情,如果仅仅是爱情,以孙
维世刚烈的性格应该离婚了,哪怕还有残存的爱;应该是出于对生命的珍惜吧。毕竟一个大活人,
毕竟一夜夫妻百年恩。

就这事上,不能不佩服林彪的眼光,孙维世的确是一个值得爱的女人。如果
她是林夫人,呵呵,且按住不说。
如果说爱情中的孙维世是任性的,那么待人处事中的孙维世则是天真的。孙维世虽然早年丧父,
生活漂泊,但基本上没有接触过复杂的人际关系。碰见周恩来之前,她一直在念书。碰见周恩来之
后,就成了中共高层的宝贝。大家都宠着她、溺爱着她。出现在她眼中的生活,大概就是革命的神
圣,而没有革命背后的种种谋略和暗算,因为周恩来已经像一个真正的父亲一样,把一切困难艰辛
都自己一人扛下。孙维世的天真在她与江青的交往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江青和孙维世相反,可以说历尽波折,啥事都经历过。

去延安之后,江青虽然贵为一把手夫人,
仍然只是一个家庭主妇,在后来的文化大革命中才咸鱼翻身。在江青翻身的过程中,需要更大的政
治能量。江青的背后虽然是毛泽东,但身为领袖,帽子不可能直接拿出来给江青摇旗。江青的身份
是毛泽东的代理人。要增加自身威望,必须借助其他人,谁呢,就是毛泽东的铁杆战友。当时的中
央大人物之中,无条件支持毛泽东的,只有林彪一人。所以林彪的夫人叶群和江青自然而然地走到
了一起。林彪自称毛泽东的学生,叶群则跟着江青混。
除林彪外,另一个无条件支持(至少表面上)毛泽东,且能量巨大的就是周恩来了。周恩来的
夫人邓颖超女士是个老革命,资格很老,威望很高,而且和江青没啥往来,断然不会像叶群那样自
称为江青的“学生”。

江青要和周恩来扯上关系,孙维世成了一个绝佳的拉拢目标,理由很多:孙
维世是小字辈,跟在江青后面合情合理;孙维世和江青早就认识,两人曾经在延安同台演出过;孙
维世可以自由出入中南海,能够轻而易举地见到各个大人物,容易探听到各种情报等等。有了这些
便利条件,想不被江青盯上都难。
建国之后,毛泽东第一次访问苏联,翻译小组组长就是孙维世,其中和毛泽东有过不少合影,
收集到不少毛泽东的亲笔字等等,回国之后江青一再追问毛泽东在苏联的活动。在孙维世结婚那天,
江青还在追问,孙维世则以国家机密为由拒绝。

江青此举的动机,存在很多猜测,我认为很简单:
跟孙维世套近乎,找共同话题嘛。周恩来是第三号人物,江青去套近乎可以理解。因为江青除了跟
孙维世套近乎,还跟二号人物的夫人王光美套近乎,也就是聊一聊衣服怎么穿、毛泽东和刘少奇的
行踪啥的。江青那个人很能折腾,总是表现得非常骄傲,有时候歇斯底里,处理人际关系不在行,
即使拉关系也表现得很怪。没办法,江青那个人行为举止一贯乖张,“亲切交谈”之类的技术根本
就没有掌握过;而且眼高于顶,能进入她法眼的也就最高层那几个人,一开始是周恩来和刘少奇,
后来是林彪。
那么毛泽东为何如此“厚爱”孙维世呢?把这些问题扯到男女关系上、爱恨情仇上,无疑更煽
情。

然而我相信,在血与火的时代,爱恨情仇从来都不能主导时代的大幕。原因很简单,毛泽东不
仅“厚爱”孙维世,同样也“厚爱”林彪的一对儿女,同样也“厚爱”过刘少奇的儿女,这些在回
忆录中都很清楚。因为毛泽东和这些孩子的父亲是“战友”,所以把孙维世的事往男女关系上扯,
只因为孙维世是个漂亮、有才且有故事的女人而已。如果毛泽东要爱,没人挡得住;毛泽东要恨,
也没人挡得住。只有在政治上,毛泽东才会表现得如此曲折迂回。
当毛泽东要整顿文化界,当江青上蹿下跳表演时,孙维世就成了一个天然的拉拢对象。

叶群固
然好,然而只能当一个敲边鼓的,毕竟专业不对口。孙维世就不同了,本身就是戏剧界的明星嘛,
专业就是搞戏剧的,加上她巨大的活动能力,有了她的加入,江青将如虎添翼。所以才会出现这般
情况:话剧《杜鹃山》上演后,江青找孙维世,希望她能参与此剧的改编,改编成样板戏。孙维世
听后,天真地睁着大眼睛看着江,天真地说:这个剧是青年剧院写的,我现在是实验话剧院的工作
人员了,让我来做这件事情是不合适的。
此时的孙维世是大明星,可能觉得和江阿姨这种三十年前的上海小明星没啥共同语言。江很生
气,但后果不严重,因为那时是六三年,江青还没有杀人的能力。所以说孙维世很天真。

年过半百
的江阿姨的日子越来越红火,并非本人的戏剧才华如何了得,而是背后那个人。不久,毛泽东发表
了一系列指示:不能让“洋人、死人、帝王将相”统治文艺舞台。毛泽东指示,周恩来落实。周恩
来亲自指导了大型歌舞剧《东方红》。江青笑了,好你个小样孙维世,看你这次如何拒绝江阿姨,
还是逃不出江阿姨的手心。在周恩来的座谈会上,江青跑过来坐在孙维世旁边,说了一大堆话,低
声说:你导了那么多戏,有没有问题呀?这回该到我那儿去了吧。弦外音:还是乖乖地跟着江阿姨
混吧,有前途的。
没想到天真的孙维世同志依然不买账,天真地以为江阿姨不会有大作为,天真地跑到大庆油田
演戏去了。

在大庆油田,孙维世再次火了一把。通过自身的努力,六六年初,孙维世创作的话剧《初
升的太阳》在首都公演。周恩来、叶剑英等中央领导人观看后给予很高的评价,此剧迅速在京城传
开,演了一遍又一遍,风头尽出。此时以文艺界领袖自居的江青同志自然不能坐视。虽然此时的江
青已经羽翼渐丰,但是孙维世如同一块肥肉,有背景、有关系、有才华,网罗过来百利无一害啊。
于是江青决定再给孙维世一次机会,让人通知孙维世,说有重要的工作与她商量。天真的孙维
世没怎么在意。之后江青亲自登门拜访,满面笑容地对孙维世说:“看了《初升的太阳》,这是一部
很成功的话剧,受到了首都许多观众的欢迎,我有个想法,想将这部话剧改编成现代京剧,这需要
两个人好好合作。

”面对亲自登门的江阿姨,孙维世依然天真卖萌,没有立刻答应。江阿姨也没有
苦苦相逼,让孙维世再考虑考虑,过几天再来找她。此时孙维世再次天真地说:“你不要再来找我
了,我考虑将这个话剧改成现代京剧不太适合”等等。其他人也有拒绝江青的,好歹说得委婉一点。
可以想象江青当时的愤恨,她像一只骄傲的孔雀一样摇摆着,没想到孙维世视而不见。好你个孙维
世,竟然不把我放在眼里,你等着。
江青曾对孙维世说:“我是主席夫人,你是总理女儿,我们联合起来力量大,可以对付那些想
对付我们的人。”江青说的是实话,也是心里话。

天真的孙维世却不明白政治上的阴险,也不想去
明白,她只是凭着自身的好恶去处世。她不喜欢江阿姨,就是不喜欢江阿姨,所以三番五次拒绝不
合作,也不懂得虚与委蛇。江青不是一个喜欢掏心窝子的人,她既然这样和孙维世掏心窝子,其实
是给孙维世划线,要么朋友要么敌人。玩政治的就是这样,掏了心窝,非友即敌。要怪也只能怪江
青不够老练,在把握不足的情况下掏心窝子,把双方的路全给封死了;要怪也只能怪孙维世过于天
真,把世事想得过于简单。
孙维世天真地以为只要走自己的路,就身正不怕影儿斜。孙维世本人是很正,根正苗红,可惜
她的影子并不正。她的影子就是金山。要揭金山的老底太容易了,好比用道德的戒尺去衡量娱乐圈,
生活腐化、道德堕落、勾搭妇女、引诱儿童,那是要啥有啥。

为啥要修理金山,除了他是孙维世的
丈夫外,还因为他是上海滩的旧明星。江青也是旧明星,而且是星光暗淡的明星。
通过第一个案例——林彪写处女证明的时候我们已经知道,文革的标准不是法理,而是道德标
准。林彪不惜以家丑外扬的方式洗清道德上的痕迹,江青也不例外。
那个时代的影星和现在可不一样,影帝影后啥的都免谈,也就是装饰逗乐的,也就是说“身份
不好”,属于旧社会的大毒草。大毒草可以消灭也可以改造。鉴于江青同志也曾位列毒草之中,要
洗白自身,就要用强力除草剂除掉别的毒草,这样就没人知道江青也是毒草了。

比如说以王莹女士
为代表的一帮人,被关,被整,最后疯的疯,死的死。即使金山同志不是孙维世的丈夫,依然在劫
难逃。
孙维世最后一次拒绝江青的时候正值文革进入高潮。一年之后,也就是六七年年底,孙维世在
家中听到了敲门声。随后一群“公安人员”冲进来,说有要事找金山商量。金山曾干过特务,没有
慌张,临走之前像平时一样对镜子臭美了一下,然后转过身来朝孙维世一笑说:“我跟他们出去一
下,你在家里不要着急,不会有事的。”这是金山最后一次对孙维世笑,这是两人的最后一次见面。
说实话,之前的金山虽然风流成性,经过劳改之后已经体验到新时代新国家的力量,安分十几年了。


但是文革算的是旧账,而金山身上的旧账、烂帐很多。当然不能说抓金山是因为他是明星,得有一
个有分量的罪名“特嫌”。有了这个罪名,周围的人就和特务扯上了关系,下一步如何操作就看操
作者的心情了。
拒绝江青之后,孙维世的日子可以说举步维艰。之所以能享受如此待遇,无非她有一个养父叫
周恩来。文革之初的周恩来处于人生最艰难的时期。刘少奇和邓小平倒下之后,另一个可能倒下的
就是周恩来。文革初期,政府陷于瘫痪。但当时大家的热血淹没了脑细胞,处处煽风点火,对副作
用还没认识到,所以周恩来“到处灭火”的现实作用还没有展现出来。等文革第一波高潮过去之后,
周恩来的地位就稳住了,不管是毛泽东还是其他人都意识到:革命之外,活还是要周恩来干。


有人贴周恩来的大字报,有人以极其卑劣肮脏的言词追问孙维世和周恩来的关系。然而人际关
系中的孙维世固然天真,爱情中的孙维世固然任性,但是涉及到大是大非的原则上,孙维世又体现
出刚强和倔强。不论如何询问,终究一无所获。因为她是特务的家属身份,享受如下待遇:剃光头。
对于一个爱美的女人,对于一个骄傲任性的女人来说,这是多么大的羞辱啊!
据孙维世的六姨任均回忆:“第三次,也就是最后一次,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夜,维世敲开了我
的家门。她带着帽子,帽沿压得很低,大围巾在脖子上围得很高。

我的孩子们平时都叫她兰姐,这
次,她只是对问候她的表弟妹点头笑笑而已,就进到我屋里。掩上门,她把帽子掀开一点儿让我看。
我大吃一惊:她的头发已经被剃光了。给女人剃光头,是文革初期的一种革命暴力方式。看到她的
样子,我心疼极了。维世是个多漂亮的人呀!怎么能被弄成这个样子?维世告诉我:‘六姨,金山
已经被抓起来了。’我说:‘啊?那你可千万当心。你就一个人怎么办呀?他们会不会抓你?’她说:
‘六姨放心,我没事儿!’我说:‘江青可别不放过你。还有那个叶群。’她说:‘她们不会把我怎么
样。她江青能抓我什么呀?我没有任何把柄让她抓!’维世愤愤地说:‘他们让我说总理的情况,想
从我这儿搞总理。

总理(的事儿)我有什么可说的?我能说什么?我又不会胡编乱咬!我看不出总理
有问题!’她非常自信,相信自己没有能被人家整的问题。维世说:‘搞总理,就是想把主席身边的
人都打倒,她们好为所欲为!’那时候,我们都以为是‘清君侧’。”
——天真,任性,倔强,都包含在中间了。
然而天真的孙维世还是太托大了,江阿姨要抓人总是有办法的,何况她还有战略盟友叶群同志。
江青虽然上串下跳叫嚣得厉害,但实际杀伤力不如叶群大。江青背后的大腿虽然更粗壮,对江青却
有所限制,该让江青知道的让知道,不该知道的就不让知道。林彪长期泡病号,叶群是林彪的对外
代理人,四大金刚啥的都要听叶群的话。

当江青对叶群说:“现在趁乱的时候,你给我抓仇人,你
有什么仇人,我也替你抓。”孙维世的结局就能预测了。
一九六八年三月一日,孙维世再次听到敲门声,一群人冲进屋来,什么话也不说,拉着孙维世
就朝外面走。孙维世被投入一个秘密监狱,这个监狱连周恩来都找不到。在中共高层中,周恩来的
党政军特中都有很深的根系,硬是找不到孙维世关在哪,直到她被折磨至死,被火化方才知晓。抓
捕孙维世的是一批现役空军,指使者叶群,叶群的背后是江青。
常言道,自古红颜多薄命。在那个搏命时代的红颜更加薄命。狱中的孙维世惨遭折磨,但是她
完全承受了下来,维护了最终的尊严和骨气。

她可以屈服,但是没有。她可以懦弱,也没有。如果
她屈服或者懦弱,也没有人怪她,因为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自己的生命。即使她屈服、懦弱,写点
黑材料,周恩来也不见得会怎么样,也不会怪罪她,因为他知道她是被迫的。她选择用自己的生命
证明自己凌然不可欺。那些折磨过她的卑微的生灵,以卑微的方式被遗忘在卑微的时光之河,而孙
维世依然耀眼。当她用娇弱的身躯面对那些残酷、没人性的折磨时,她的天真,她的任性都已不再
重要,世界将记得:她是一个有骨气的人,不愧是孙炳文的女儿,不愧于周恩来的栽培,不愧于红
都公主的称号,不愧于华夏女儿的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