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红医生 李晓红:全军牺牲的最年轻医生

2017-05-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当时李晓红的身体状况欠佳,完全可以呆在家里休息.您为什么会同意让她冒险抱病出诊?""你问的是我最痛心最悔恨的问题.早知道是这个结果,我是一

“当时李晓红的身体状况欠佳,完全可以呆在家里休息。您为什么会同意让她冒险抱病出诊?”

“你问的是我最痛心最悔恨的问题。早知道是这个结果,我是一百个不愿意让她去。”李晓红的丈夫刘会昭在与本报记者通电话时忧伤地说。

6月25日,武警北京总队医院里一派宁静。医院的宣传栏里,挂着内二科主治医师李晓红的照片。她是全国在抗击非典中牺牲的最年轻的一名医生,7月2日她原本可以迎来29岁生日;她是牺牲最早的医务人员之一,逝世于4月16日,北京还未完全公开疫情之时;她是全军牺牲的唯一一名女性,结婚5年,尚未为人母。

出诊

三个月前,也就是3月25日,李晓红所在的内二科收治了一名发烧的出租车司机,一场战斗就这样开始了。

据那天当班的田东华医生回忆:当时,人们对“非典”的认识还很有限,医院仍然把其作为普通病人治疗。按正常的方法治疗一天后,不见好转。这时病人不明原因的发烧、咳嗽症状越来越严重,于是在26日早交班后,科里组织对病人进行了会诊。

此时的李晓红身体已经十分虚弱,被批准不上夜班。当天内二科的主任郭炳衡曾专门给李晓红打电话,让她白天也不用过来了。

可是多年来,李晓红养成了一个习惯:只要科里来了病人,特别是症状比较特殊的病人,无论是不是她该主管的,她总会主动地参与诊治。

早在广东发生疫情的时候,她已经开始关注这个奇怪的病。据她丈夫回忆,内二科平时经常有高烧病人就诊、住院,科里住院患者有很多都有高烧症状。她为了区别普通高烧与“非典”,常与同为医生的丈夫讨论,而且要他替自己下载了很多有关非典的资料。

李晓红去世后,人们在整理她的遗物时还发现一本她在今年2月底就带回家研究的1999年的病历。病例中的病人被确诊为“军团菌肺炎”,病状是持续高烧39.5-40度,胸片显示右上肺部有高度阴影后又出现右侧胸膜肥厚,包裹心包,有积液。后来做了“右侧胸膜剥脱术”后,病情得到控制,以至痊愈。李晓红觉得该症状与“非典”初期相似,专程向医院病案室借回家,准备总结二者区别,以免误诊。

见到医院来了这样一位症状特殊的病人,李晓红说:“把这个病人看好,我就休假!”

26日她如期参与会诊,提出将患者列为“非典疑似病例”,并建议将其进行隔离治疗,由专人负责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建议被采纳之后,她开始认真对病人进行持续观察、询问、检查,并结合手上仅有的资料与病人的情况进行一一对照,在病房、办公室和局域网站之间穿梭,当夜加班未眠然而,人们对SARS的认识还是有限的,尽管医护人员都加强了防护工作,但只不过是戴上了口罩而已。

武警总队一位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医院不是传染医院,连个传染科都没有。疫情突如其来的时候,我们连16层的口罩都没有,也没什么防护眼镜、隔离服,都是穿白大褂,从目前掌握的SARS传播渠道看,那种防护等于就是赤手空拳上阵。”

这位医生没有向记者透露受感染的医护人员数目,只是说整个内二科,除了戴眼镜的三个医生和两名护士,其余都被感染了。

病人确诊为高度疑似之后被就转到专门的医院了,但事情并未因此结束。一夜之间,内一、内二科相继出现十几名发烧的医护人员。3月28日中午,李晓红倒在楼道里的长椅上。

诊治3月30日医院决定对内二科在四楼实行隔离,恐怖的气氛开始在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蔓延。有人对隔离治疗产生了抵触情绪,不配合院方决定。李晓红说:“上楼隔离是正确的,不隔离只会传染更多的人,我们是医生护士,应该比其他人更明白这个道理呀!”

4月1日整个医院被封。上级争取到4个转往309医院的名额,安排转院的李晓红的丈夫刘会昭很想把李晓红转到这家专门治疗呼吸传染病的一流医院,增加治愈的希望,被她拒绝。4月4日,又来了几个转院名额,李晓红再次让给了别人。为了让别人相信她情况良好,竟然把扣在嘴上的氧气瓶取下。

4日当天,上级决定把所有病人转移到大兴安定,一个封闭的训练基地进行隔离治疗。据说,当时很多人不明真相,对这个决定不能理解,有的地方病人还发生过激行为。这时,李晓红站出来给大家做工作:“走是肯定的,不走要传染更多人,有什么怕的,医生护士和我们都一起走,组织不会不管我们的。”于是病人陆续上了车,医院政治处主任郑晓强说:“那天转移隔离时,晓红一句话顶我们做一天的工作!”

参与输送病人工作的新来的政治处副主任翟树新那晚身穿带放毒面具的防化服,在紧张地组织着工作。“昏黄的灯光照着病人蜡黄的脸,我们戴着防毒面具,谁也看不清谁,现场真是非常混乱。”他告诉记者,后来有一位女病人虚弱地向他要一杯热水,但他寻遍了整个院子也没找到一点水。“事后人们才告诉我那就是李晓红,而她却没有向当时也在现场为其他人忙碌的丈夫求助,真遗憾当时竟没帮上她什么忙。”

4月6日,第四批转院时,李晓红终于在组织的强行安排下转到解放军302医院接受治疗。此时的她已经不能下床,连说话都困难,说一句话要喘半天。

医生来查房时,她非常艰难地在纸上写道:“我也是内科医生,有什么新方法、新药拿不准的,你就在我身上试用吧。作为一名医生,我愿以自己的生命换取更多人的生命。”

当时李晓红的耗氧量比正常人高出20%,肺功能也比平时差,加上连续高烧,饮食不佳,病情已是十分严重。

4月16日凌晨,李晓红的病情突然加重,严重喘憋,呼吸每分钟达到40多次,心率每分钟140次。3:30分,李晓红最终因为病情危重抢救无效而壮烈牺牲。本报记者 李 晶 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