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演员常江 为何用替身的鲜有老演员

2018-03-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前日,一则标题为<编剧宋方金"卧底"横店带回一线实录:表演,一个正在被毁掉的行当>的文章火遍朋友圈,文章主要是编剧宋方金在横店采访业内某演员

前日,一则标题为《编剧宋方金“卧底”横店带回一线实录:表演,一个正在被毁掉的行当》的文章火遍朋友圈,文章主要是编剧宋方金在横店采访业内某演员,揭秘了演员行业中不为人知的替身现象。昨日,宋方金在记者采访时认为,这是整个行业问题的反映,这对行业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甚至正在毁掉这个行业。(3月9日《法制晚报》)

早在去年10月份的“中国编剧脱口秀大会”上,宋万金就已经在说演员替身的事情了,演员有手替、脚替,他甚至和人开玩笑说可能还有臀替。而从近期的媒体报道情况看,替身这个事情确实存在,且已经非常严重了,不能不引起各方重视。

宋万金通过“卧底”横店得出结论,演员用替身并不是演员本身的问题,而是这个行业的问题,“演员替身的问题只是标,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收视率造假、网络数据造假和票房造假”。他举例说,有些演员能来演剧组也不要,因为替身便宜,演员贵,甚至有一场戏30多个演员全是替身(据悉这场“大戏”今年就将跟观众见面)。

大量用替身,戏肯定拍不好呀,那怎么办呢?宋万金说,戏拍不好,他们就去买收视率,把这个戏买到好像播得很好的样子,也就是说通过造假他们就赚到钱了,那他们就不会去造真的了。

如果真如宋万金所披露的这样,那就太令人震惊了,这个行业也真的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了。怎么来解决?或许正如宋万金所建议,只有治理影视生态环境,把假收视率、假数据、假票房打下去,回归到正常的创作生态里面去,才能让替身这种现象消失。

不过我还是有一点不明白,难道替身问题真的只是剧组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刻意使用替身,而与演员没多大关系吗?换句话说,既然剧组请了演员、尤其是名演员,那作为演员,就有责任把戏拍好,除了武打等戏份非用替身不可以外,其他均应亲自完成,而不能随便交给替身。退一步说,就算是剧组为了省钱而刻意安排替身,演员也有权利、有义务进行拒绝,以免造成不良影响,波及自身声誉。可事实上,很少听说有哪位演员拒绝用替身的。

而且,因使用替身而遭到舆论围观的,往往是年轻演员,尤其是所谓的“小鲜肉”。甚至有消息称,这些年轻演员不仅经常使用替身,而且即使亲自出演,也难以真正“入戏”,甚至连台词都记不住、说不好,只能反复拍摄或依靠后期配音。而作为大腕、特别是老一辈演员,则鲜有发生这些问题的。这一点,在宋万金的“卧底”采访过程中,也有人向他作了介绍与保证。

看来,这里面还是有演员敬业不敬业的问题。老一辈演员,不仅演戏认真,做人也踏实,容不得半点虚假。他们也不会同时接太多的戏或投入精力不足,剧组想用替身往往都没机会。他们真的把表演以及作品质量看得比什么都重,更不要说到处捞金、圈粉了。

而年轻演员、尤其是小鲜肉们,则难有这种心态与心境,巴不得一戏蹿红,一夜暴富。他们中有的甚至是半路出家,连表演的基本功都还没掌握,就被捧得忘乎所以。出名趁年轻,赚钱趁当红,反而成了某些年轻演员追名逐利的“真理”。

行文至此,忽然想到胡歌出国深造的事。《伪装者》《琅琊榜》两部现象级剧集,不仅令胡歌名声大振,也使得他在演艺圈的地位进一步提高。然而面对着纷至沓来的片约和动辄千万甚至过亿的片酬,胡歌却毅然做出了暂别演艺圈,赴美深造的决定。目前,胡歌已经开始了自己的留学生活。对于广大年轻演员,尤其是某些小鲜肉来说,胡歌的选择难道不值得学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