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马光明妻子 【市州观察·酒泉】访中共酒泉市委书记马光明
酒泉市委书记马光明在基层调研。 本报通讯员郭军
本报记者 张革文
2012年12月26日,酒泉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酒泉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规划纲要》,决定提前3年即到2017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日前,记者就此问题专访了酒泉市委书记马光明。
记者:马书记,党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也提出,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酒泉市为何把实现小康的目标定在了2017年,要提前3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马光明: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2012年年初,省委书记王三运在酒泉市调研时明确要求,酒泉市要在全省转型跨越上挑大梁,在开发开放上做标杆,在富民兴陇上走前列。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要求,市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审时度势提出了提前3年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记者:我们了解到,《纲要》的制定出台,凝聚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心血,请您简要谈一下制定《纲要》的目的和起草过程。
马光明:为了尽快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明确目标,主攻难点,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我们研究制定了《酒泉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规划纲要》,作为提前3年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指导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纲要》的起草过程中,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全程参与纲要起草工作,市直相关部门上下衔接、分析研判,反复修改完善纲要,付出了辛勤劳动。可以说,《纲要》的起草过程,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与加快我市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有机结合的过程,是解放思想和统一思想的认识深化过程,是勇于担当和敢为人先精神的自觉践行过程,是工作思路和重点措施的继承发展过程,体现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愿望,凝聚了全市上下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
记者: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酒泉市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多项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前列,请问马书记,对照全面小康监测体系的6大系统3项指标,酒泉市小康社会建设的实现程度如何,还有哪些差距?
马光明:近年来,酒泉市认真贯彻省委区域发展战略,按照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做美城市、做实民生的总体思路,抢抓机遇,真抓实干,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前列,为提前3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面小康监测体系共有6大系统23项指标。2010年,酒泉市全面小康实现程度69.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2012年,全市小康实现程度达到80%。国家监测的6大系统指标实现程度由高到低为:民主法制93%、生活质量90%、社会和谐84%、经济发展78%、资源环境74%、文化教育55%。其中民主法制、生活质量和社会和谐3项指标已达到国家的要求标准。
在23个分项指标中,城镇登记失业率、城乡居民收入比、恩格尔系数、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耕地面积指数5项指标已达到全面小康水平;人均GDP、城镇人口比重、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平均预期寿命、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社会安全指数、平均受教育年限10项指标实现程度达到80%以上。
由于受酒泉独特自然环境因素和目前统计口径、统计方法的影响,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基尼系数、单位GDP能耗、环境质量指数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文化产业增加值、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8项指标尚有一定差距。
记者:请问马书记,酒泉市提前3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马光明: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八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以转型跨越为战略基点,更加突出项目建设、生态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五大建设",坚决打好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做美城市、做实民生"五大攻坚战",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全民创业、政策落实、作风转变、党风廉政"五个年"活动,进一步增强历史使命感、发展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目前,我们去年实施的"五大建设"、"五大攻坚战"、"五个年"活动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是经过实践证明、符合酒泉市阶段性发展特征、被全市上下充分肯定和普遍认可的思路和措施,作为今后酒泉市提前3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
奋斗目标是:按"十二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目标要求,在2010年的基础上,到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翻一番,经济发展质量、人民生活水平、产业发展层次、文化发展实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基本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提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到2017年全市7个县(市、区)提前3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根据"十二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目标要求,在2010年的基础上,经过五年努力,到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以实现翻一番的目标,我们可以在全省率先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这为我们提前3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在2012年的基础上,经过5年努力,酒泉市经济发展质量、人民生活水平、产业发展层次、文化发展实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文明程度将会大幅提升,到2017年全市7个县(市、区)可以提前3年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主要任务是:一要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到2017年,GDP达到1317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按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人均达到63227元;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5%;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659亿元,年均增长25%,占GDP比重力争达到50%;城镇人口比重每年提高1.
43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二要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基尼系数控制在0.4以内;城乡居民收入比控制在2.
2以内;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控制在60%以内;基本社会保险全面覆盖,保障水平持续提高;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实现100%。三要努力提高生活质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按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达到18666元以上,年均增长10%;恩格尔系数控制在40%以内;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27平方米以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12‰以内;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5岁以上。
四要不断扩大人民民主。
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提高到90%以上;社会安全指数达到体系要求的100%。五要大力发展文化教育。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66亿元,年均增长45%,占GDP比重达到5%;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达到16%;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5年以上。六要全面改善生态环境。万元GDP能耗控制在0.84吨标准煤以内;耕地面积指数保持在94%以上;环境质量指数力争达到100%。
记者:马书记,酒泉市委市政府将采取哪些措施,确保酒泉市提前3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马光明:紧紧围绕全面小康监测体系的6大系统23项指标,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确保酒泉市提前3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六个方面工作重点,即:一是坚持三次产业协调并进,推动经济转型跨越;二是坚持城乡统筹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三是坚持不断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四是坚持文化教育均衡发展,增强文化的软实力;五是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建设幸福美好家园;六是坚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需要说明的是,这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既有我们当前正在开展重点工作的巩固和深化,又有我们根据中央、省上要求确定今后开展重点工作的创新和发展,不论当前正在开展的重点工作,还是今后谋划开展的重点工作,纲要中只简要提出了总体要求,具体的实施办法还将进一步完善和制定。
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重大的政治任务和宏伟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最大的发展举措和富民强市的艰巨任务,全市上下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强的组织领导和措施,更实的工作作风和机制来保证其顺利实施;必须以思想认识的高度统一,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社会各方的广泛参与和艰苦奋斗来实现。只有这样,才能把六个方面工作重点抓在手上,落到实处,转化为确保提前3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