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ST征片倒计时,娄烨:拍你喜欢的电影,这是最重要的

2017-08-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还记得今年金马奖上,一觉醒来就"意外"成了影帝的涂们老师吗? 他凭借在<老兽>中的精湛表现,力压黄渤.金城武,一举夺魁. 金马奖评审团给涂们的评价是: "涂们在<老兽>中饰演了风光不再但还作困兽之斗的老人,他的精彩演出是本片的灵魂." 细想一下,还是FIRST影展一手发掘了如此富有张力的作品和演员. <老兽>也是来之不易,这部电影导演周子阳的处女作,它从2013年开始进行剧本创作,2015年立项找投资,2017年初开始拍摄. 据说

还记得今年金马奖上,一觉醒来就“意外”成了影帝的涂们老师吗?

他凭借在《老兽》中的精湛表现,力压黄渤、金城武,一举夺魁。

金马奖评审团给涂们的评价是:

“涂们在《老兽》中饰演了风光不再但还作困兽之斗的老人,他的精彩演出是本片的灵魂。”

细想一下,还是FIRST影展一手发掘了如此富有张力的作品和演员。

《老兽》也是来之不易,这部电影导演周子阳的处女作,它从2013年开始进行剧本创作,2015年立项找投资,2017年初开始拍摄。

据说光是剧本写了16稿,编剧李樯评价《老兽》“不太像处女作,拍的井井有条”。

去年,在FIRST影展上,评委会主席娄烨曾经说过:

“最重要的就是如果你想拍电影,如果你想拿起摄影机拍电影,就拍你最想拍的东西,尽量做到这一点。你拍你喜欢的电影,这是最重要的,然后就去拍就完了,不用去想太多。然后碰到问题,解决问题,碰到麻烦,解决麻烦。解决问题、解决麻烦,都是电影的工作之一,电影工作的组成部分。”

(△第十一届FIRST影展评委会主席—娄烨)

排除万难去拍你最喜欢的电影,这是最重要的。

但对于很多初涉电影创作领域的年轻人来说,拍电影的门槛还是有点高了。

今年,FIRST影展为了鼓励青年电影人的短片拍摄实践,短片创作的自由意志和探索精神,首次设立短片场外奖。

根据FIRST影展的官方数据,他们每年收到的参展作品,短片数量占比超过50%。

其中,有的作品已经在电影节竞赛体系内被赞赏;有的已经开始筹备自己的长片处女作;有的已经将短片经验实际付诸于长片创作。

FIRST影展收集了各位短片创作者的采访,我们来听听他们怎么看待短片创作这件事。

第十一届FIRST影展“最佳短片”短片《野潮》——吕柏勋:

“我想是‘创作观’的成形。短片及长片虽然都是电影,但若客观探讨,本质上仍属不同的叙事体,那对于创作的初学者来说,短片(又或是所谓的录像)相较于长片,我认为是一个较易于‘表达’及‘整理’的影像媒材。创作之于我个人,除了有‘我想对观众说的话’之外,‘我想对自己说的话’也占了作品很重要的大部分,那所谓的‘整理’便是指整理自身的思绪。作品完成后,与观众的相互诘问当中,自然而然又会另一种想法的诞生,创作能量才能持续。

《野潮》是我的第一支电影短片,现在回头来看,她在我人生中确实是相当重要的起点及初衷,不管是外在或内在上、物质或精神上,都大大影响了我及生活。在开拍前我一直没有自觉是电影人,我对自己的定位比较像个跨领域者,本次创作只是选用电影短片这个媒材来叙事。或许是因此之故,创作中我习惯先把‘我喜欢的’、‘对我重要的’,这些观念摆第一。”

短片《野孩子》——常永亮:

“短片经验是检验自己究竟能否将思想转化为视觉影像的一种尝试。在我的短片中,我尝试将情绪凝聚在物象中,这是我一直喜欢的一种方式。有的时候没有语言,静静的看着某个事情发生,往往更有回味~而这是我喜欢的创作风格。”

短片《露西亚》——李冉:

关注橘子电影 微 信 公 众 号 :(juzimovie),发送“电影资源”,获取橘子君推荐电影资源,坐在家里看经典大片!

长片处女作《我们不能白头偕老》:入围第十一届FIRST影展创投会,正在筹备中

“短片是练习的机会。我不敢想象在没有短片经历的情况下,直接开启长片。短片篇幅短,预算少,可以在风格上做自由的尝试,让导演逐渐建立和丰满自己的电影语言体系。

我在欧洲读电影的时候,大多是学生电影的拍摄模式,可以说是“绝对的导演中心制”,做什么都要靠自己。这个过程给了我很大的锻炼,迫使我对从写剧本到摄影到美术到后期制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了解甚至是精通。回国之后,再拍短片就有了更多的资源。比如今年的金马电影学院,从导师(侯孝贤是我们的院长)到制片到演员到后期,整个团队可以说是台湾最顶级的团队。在这个过程里我学到了很多,也感受到了和专业团队合作的愉快和满足。但我同时也意识到,一部影片的灵魂始终是由导演把握的,如果导演没有想清楚,或者是功力不到,再好的团队也掩盖不了。

我现在在筹备FIRST短片季的一支短片《Under Water》,我很看重这个机会。对我来说,这既是一次艺术创作的机会,也是和大陆团队合作,为我未来的长片积累经验的机会。我相信电影是要拍的,只有拍出来才能进步。”

短片《BATTLE》,短片《安魂曲》——文牧野:

“短片创作有相对低廉的实践经验,为长片创作做了经验积累,同时帮助了我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风格。《BATTLE》《安魂曲》现实质感的基础上的类型片探索,以及如何短时间内将故事讲述清楚。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风格。”

短片《明月的暑期日记》——曾赠:

“短片其实对我意味的是一个过程吧,就像走到高速公路必须要先上闸道是一样的。现在拍完了自己的长片《云水》,电影观念和表现方式我觉得没什么变化,因为本来我也还是新导演,说自己有任何成型的风格都是狂妄之语。只能说,自己慢慢在长大。又走过了一段闸道。”

短片《见光》——周钜宏:

“我在电影学校学习的期间,惟一的目标就是拍好一部短片,几乎没考虑创作长片的意图,觉得拍长片前,先拍短片能让自己的基础打好。创作短片的经验让我学了一些导戏、镜头运用、剪辑和跟各主创合作的能力,也增加了自己的一点信心,发现原来自己也能拍出一些有趣的场面,说好一个主题,这份信心令我敢于尝试长片的挑战。

不过我觉得短片经验也不完全能在长片创作中有效的,比如长片对故事结构的要求要高很多,短片常是做好一个概念就行,而长片的剧本更须要步步为营。这也不是说短片就比长片容易,拍一部好的短片也是一样难的,短片长片像不同的运动项目,短片是马拉松,需要速度和耐力,长片是一场超级马拉松,需要超多耐力和更长期的准备。

我是一个影迷,喜欢各类型的电影,曾不知道自己想拍什么样的电影,拍《见光》后,我确定自己最想拍的东西是有趣的,能勾住观众想看下去的。”

短片《四喜》——董紫阳:

“短片经验循序渐进,慢慢得就能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当然,这个过程中伴随的就是电影观念的认知和成熟。有的人也有可能是因为受限于预算而迫不得已拍短片,因人而异吧。”

短片《吉日安葬》——王通:

“短片对我来讲是一个学习语言的过程,学校教育让你了解一些理论,了解电影的发展,但如何讲话要自己练习。

《吉日安葬》是我学生时代的毕业作,是一种限制状态下的创作,风格上的探索如果有的话,可能更多是原始习惯中带出来的。现在在筹备第一部长故事片,我会做些尝试。”

2018年1月1日,第十二届FIRST影展征片工作将全面启动。

届时,各位喜欢电影,有过短片拍摄经验或者作品的青年电影创作者,可以通过FIRST青年电影展官网进行自主报名噢。

最后一句

说不好下一个获奖的人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