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鼐的儿子 孙家鼐故居:“孙半城”的百年气象
廊顶显示出孙家大院的特有建筑风格 高大门里仅存的两排木阁楼 孙家鼐故居:“孙半城”的百年气象人物:孙家鼐(1827―1909),曾为光绪帝师,官至工部、刑部、户部尚书,创办京师大学堂。 地址: 寿县城北高大门 在寿县,孙姓又被称作“孙半城”,是没有第二家能比的大姓。
而位于城北的孙家鼐故居——高大门建筑群,西抵北街,北至西大寺巷,南达北过驿巷,占地2500平方米,是当时城里最为壮观的宅第,虽然如今内部结构已被破坏殆尽,但站在北边高处南望,仍能隐隐想见当初的名门大户气象。
在最初,孙家鼐的房子只有眼前的一半大,位置靠东,大门开在北过驿巷上;西边的“高大门”,是孙姓另一房的宅子。等到孙家鼐进京做了官,他的家人便将高大门这边房屋买了下来,略加修缮,将院墙一拆,两户就连成了一体,“高大门”因为气势更雄伟,反而成了孙家大院的正门。
在当地老人的回忆中,“高大门”是一座砖木结构的门楼,有一丈多高。大门两侧立有石鼓,顶上两边垂檐,门宽近两米,两边立条石,石上有竖槽用来上下木门槛。
白天,门槛卸下,大门洞开,骑马可直入院内;到了晚上,将木门槛卡进石槽里,足有半人多高,要想进门会颇费一番功夫。门楼两边是高大的灰砖院墙,上铺小瓦,围着大院包抄过去,进门处,迎面一扇灰墙照壁,拐过照壁后,一条方石铺就的通道一直通向屋檐相连、层层叠叠的厢房别院。
上世纪七十年代,北街扩建,“高大门”正好处在规划待建的街面上,命运可想而知——不由分说就给拆了。
而北过驿巷的那道门,被毁的更早。家住北街上的一位孙姓老人还是小时候见过那道门,“虽没有 "高大门"巍峨,但也显出富贵人家的气派”,当时门上还悬有“状元及第”的匾额,这在寿县城里,也找不到第二处。
当年,孙家鼐在北京劳心劳力地做官,偶尔回寿县省亲,每次回来,就住在“高大门”这处宅子里,时常青衣小帽,背着手就上了街,四处走走看看,感受一下故土的地气。也许仕途险恶、波云诡谲,让他心生无限疲惫,只有回到故乡,他才能享受到短暂的安宁。
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起,孙家鼐故居就无奈地步入了日渐湮灭的宿命。抗战时期,日军打进寿县城,占领了大院,将厢房改作洋行仓库,用来堆放军用物资;等日本人走后,又临时用作寿县中学的学生宿舍;解放后,这里成了县供销社的办公地,楼下办公,楼上住着职工,这一住,就是30年。
等到1980年以后,陆续有当地住户搬进来,大院里迎来建房的热潮,几年功夫,院内就像雨后春笋一样长出了许多高高低低、歪歪扭扭的民房,它们像潮水一样慢慢淹没了老宅的身影。
如今,高大的门楼和连绵的院墙都不复存在,孙家故宅成了一处开放式的杂乱无章的建筑群,如果没有当地人指引,外人很难在迷宫般的狭窄过道里打得过弯来。
在孙家鼐故居的东南角,还侥幸保留着一间较好的旧房,在当地人眼里,这间房子在当时也不失为一间上好的主厢房,不仅宽敞明亮,通风性也极佳,想来当年只用来接待重要的客人。当地人介绍说,这间房屋外廊顶上的穹梁和立柱,刷的是桐油熬出来的熟油,所以虽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不但不显陈旧,反而有历久弥新的质感。
房梁虽不做雕花巧饰,但却在廊两端屋檐下,用犀头砖雕来弥补,端重中有活泼,纯朴里不忘新潮,拿捏的恰到好处。
而这,也是孙家鼐故居主体建筑的特有风格。 祁海群文/图 涂宗瀛故居:当年曾领潮流之先 人物: 涂宗瀛(1812—1894),清道光二十四年中举,先后任广西、河南、湖南等省巡抚,官至湖广总督。
地址: 六安市毛坦厂镇 在皖西,毛坦厂是个很重要的地方——由于地处舒、英、六、霍交界处,四面环山,中为平原,既是兵家争夺的要地,又是苏、豫、皖交界处的重要商贸集散枢纽。尤其是在明、清两代,毛坦厂一度非常繁盛。
离合肥也不远,100公里,开车过去不到两小时,就可以见到大别山余脉迤逦的山形了。 毛坦厂有一条明清老街,街上有“涂公馆”和“涂公祠”。 涂公指涂宗瀛,曾任清广西、河南、湖南等省的巡抚,最后官至湖广总督。
在历来战乱频繁的安徽西部,完整保留下来的古民居并不多,毛坦厂可谓是一朵奇葩。 毛坦厂是南北交流的枢纽,民居建筑风格也有南北杂陈的特色。一公里的长街上,街道全用青石条与鹅卵石铺砌,两旁是鳞次栉比的明清阁楼,有明代的五柱排山出廊房,清代的大驮小重梁封火山房,还有民国的人字木架房。
涂宗瀛的公馆就隐在这一大片房屋中。 古代官僚衣锦还乡时,几乎无不建宅置地,涂公亦不例外。
据清史记载,他“在原籍置有田产一千数百亩”。 他还架桥铺路,在凤凰冲造了一座宝龄桥,在龙岗修了一条石桥路。桥路至今尚存,倒是为乡人做了一些好事。 据说当年涂宗瀛有五条大船,常年来往于大江南北,他建房、造墓、刻碑、制棺都是用江南的青一色上等石材,当地人称是“下江官石”。
毛坦厂在建筑规模、样式、用料上以涂宗瀛领先,各大户竞相攀比,使毛坦厂出现建筑史上的辉煌时期。 涂公馆面阔六间,东三间为住宅门厅,西三间为店铺,前后房屋共有五进。
门厅高6.5米,屋面缶瓦作底,小青瓦覆盖,青条石墙基,青砖墙体,一斗一卧,弓形风火山。一二进廊房相连。二进高7.5米,明间为排山抬梁式,稍间为穿斗式;大五架梁上有尖替,饰牡丹花卉;正脊和三架梁均用爪楞柱,梁头象鼻式。
西有三间藏书楼。抗战期间,毛泽东的秘书朱光还在此楼住过半个月。 小院里栽了些花草,在冷雨的冬日,仍有几许绿意。 不过毛坦厂最宏伟的建筑并非这处私宅,而是由皇帝赐建的“涂公祠”。
祠堂有私祠和公祠之分,私祠是族人修建供奉祖先的地方,而公祠则是朝廷或地方政府出资,彰显某个人事迹、德品所在。在整个清代,给一位大臣建一座专祠,彪炳其亮节,还是比较少见的。 涂公祠占地约10亩,分为两进。
一进没有后墙,用高大的照壁,分成前后两个天井院;左右均为包厢房屋。照壁上有三道石门,中门上方嵌有阳刻横向石匾,刻着“涂光禄公祠”五字。 青砖小瓦天井院,不重高楼广厦,于门向风水,典型的皖西建筑风格。
但若仔细看,灰瓦白墙,高脊飞檐,又约略有许多徽派建筑的影子。 如今这间家庙已经闲置不用,院落里空空如也。唯有重建的门楼上那块 “乾坤正气”石匾额,已历百年风雨,却仍是常看常新。 杨静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