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尿管漏尿的原因及处理介绍 必须注意置管深度
置导尿管的护理进展,随着医学的发展,医院内感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有资料认为医源性感染40%为尿路感染,其中70%以上与导尿管有关。而留置导尿作为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操作技术,是观察病情和治疗疾病必不可少的措施,广泛用于排尿困难、麻醉和手术后患者的尿量观察等。拔除气囊导尿管是留置导尿护理中的一个内容,作为普通尿管的替代品,它最大的优点是固定性好,不容易滑落,可避免重复插管而引起的感染。近年来,许多护理工 作者对留置气囊导尿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现综述如下。
1、尿管的选择
目前普通以聚四氟乙烯、全聚硅酮、硅胶及其合成品为佳。它与传统的橡胶管相比有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减轻对尿道刺激的优点。橡胶导尿管管壁厚、管径小、有异味、弹性差、质量重,与组织相容性小,对尿道黏膜刺激性强,虽价格便宜,但没有气囊,需用胶布固定,易致过敏和脱落,是20世纪80年代普遍使用的尿管,现正被气囊导尿管所取代。常规选用硅胶导尿管,导尿前应选择大小适宜的导尿管并检查导尿管是否完好无缺、气囊是否漏气、有无抽吸不畅等现象。成年男性一般选用12~16 F、女性选用16~18 F,对于初次留置导尿管者,不宜选用过粗的导尿管;对于年老体弱、长期卧床的患者特别是女性,应选择型号较大、管腔较粗的尿管,这样既可防止漏尿,又能保证尿管通畅,不易堵塞。 全硅橡胶导尿管生物相容性好,在插管过程中对黏膜损伤小.血尿发生率低,能避免患者留置尿管过程中产生的不适和疼痛,故建议对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应首选全硅橡胶导尿管。
2、注意置管深度 成人男性尿道长度为16~22cm,有2个生理弯曲和3个狭窄部位,导尿时应插入尿管20~22 cm,见尿液后再插入7~8 cm。成人女性尿道长度为4~5cm,导尿时导尿管白尿道外口经尿道插入内口,因导尿管前端至气囊还有约5cm,故见尿液后应再插入7—10cm,然后再充盈气囊,并向外轻拉导尿管至遇阻力为止。此时,球囊正好位于尿道内口处,确保球囊在膀胱内。对于膀胱充盈不良者,应采用常规置管法将导尿管送人膀胱后,继续将导尿管全长送人,然后用手指按压耻骨联合上方的膀胱区,见尿后充盈气囊,再将尿管缓缓往外牵拉至遇有阻力为止。这种改进的气囊导尿管留置术在膀胱不充盈的情况下也可引流出残余尿液,避免因不见尿液流出而无法断定导尿管是否在膀胱,而盲目充盈气囊导致尿道损伤。孕妇插入尿管长度为8—10 cm为宜,再注入生理盐水10—15 mL充盈气囊.然后向外轻拉尿管,遇到阻力停止,使球囊位于膀胱颈部,避免尿管在膀胱内卷曲,刺激膀胱肌,同时避免损伤尿道黏膜。
3、留置尿管和集尿袋的更换时间 目前各类书籍对气囊尿管的留置时间界定差异较大,意见不一。规定每天定时更换集尿袋,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硅化乳胶尿管可适当延长。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推荐的原则是:应尽量减少更换导尿管的次数,以避免尿路感染,导尿管只是在发生堵塞时才更换。
频繁更换导尿管不但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导致患者精神紧张,同时还浪费卫生资源。尤其对前列腺增生的患者,过度刺激可使尿道括约肌痉挛,易致插管失败,尿道黏膜损伤出血等。既往实践显示导尿管发生堵塞的时间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患者尿液的pH值是影响微生物繁殖和尿液沉淀的重要因素。有研究指出,尿液pH值≥6.8,发生堵塞的机率比尿液pH值6.8)和非堵塞类(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