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阳药酒有哪些 10种壮阳药酒制作方法大盘点
壮阳酒
酒是中药炮制最常用的辅料,壮阳酒就是利用传统的调和作用进行补肾壮阳的,可以缓解疲劳、放松心情。
理论编辑
药与酒关系密切,“酒为百药之长”,古体的“医”字,偏旁中的“酉”就表示酒的含义。酒是中药炮制最常用的辅料,酒在中医药中常作为港媒、药引、配伍使用。酒本身有温经祛寒、通血脉的功效,中药材入酒,更可以药借酒性,通行全身。根据酒的功效特点,药酒更适宜应用于风寒湿邪阻遏、气血瘀滞、经络不通诸证,最善偏于阴寒证、虚损证和日久难愈的慢性疾病。像这种不会引起失眠,精神不振的药酒已经很少见了。中药的通脉可以适合时机帮助人们。
分类
1.麻雀酒
准备材料
主料:麻雀 250克 白酒 1000克
制作方法
1.将麻雀去毛,内脏杂物及头,脚,放入碗中,蒸熟,取出晾干,放入白酒密封浸泡3个月,用时取其上清液.
2.每日二次,每次饮服50毫升
2.长春酒
山茱萸30g巴戟天45g石菖蒲30g地骨皮40g覆盆子45g枸杞子100g 菟丝子45g肉苁蓉120g柏子仁40g 五味子24g熟地45g 山药40g牛膝70g 杜仲70g 茯苓30g 人参10g 木香15g 川椒9g 泽泻40g 远志30g 天冬(去心)30g 麦冬(去心)30g 白酒3500ml。将所有药材捣成碎末;装入纱布袋,放进干净的坛子里;倒入白酒浸泡,加盖再放在文火上煮沸;约1小时后离火,冷却后将坛子密封;7天后开启,将药渣除去,装瓶备用。此酒有补肝肾、填精髓、益气血的功效,适于中老年因肝肾虚,气血不足而引起的腰膝酸软,体乏无力,精神萎靡,失眠健忘,食欲不振、阳痿、肾虚之症。
3.八珍酒
当归(全用,酒洗)150克、南芎50克、白芍(煨)100克、生地黄(酒洗)200克、人参(去芦)50克、白术(去芦,炒)150克、白茯苓(去皮)100克、粉草(炙)75克、五加皮(酒洗、晒干)400克、小肥红枣(去核)200克、核桃肉200克,煮糯米酒适量。有和气血,养脏腑,调脾胃,强精神,悦颜色,补肾虚、阳痿等之功效。
4.参马酒
红参100g淫羊藿30g 菟丝子100g 肉苁蓉100g、海马15g鹿茸15g 海狗肾1条 韭菜子60g、鹿鞭1条 虫草5g 白酒10kg。用于补肾壮阳、阳痿不举,腰膝酸软,精神倦怠等。每晚服30ml。
5.藏鹰酒
益精血 强筋骨 健康食品 营养型配制酒 来自香格里拉的问候。
藏鹰酒是以青稞为原料,辅以水麻柳的根,红豆杉,高山雪莲及圣洁的雪域泉水等名贵材料,将传统配造工艺与现代科技手段结合,精制而成。
藏鹰酒原料取自天然食品,具有补肾益精,减压健体等功效。
每天都喝,每次不多,好在温补,贵在管用。
6.补肾酒
[配方]老条党参、熟地黄、枸杞子各20克。沙苑子、淫羊藿、公了香各15克,远志向10克,广沉香6克,荔枝肉10个,白酒1000毫升。
[制法] 将前9味加工捣细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置阴凉干燥处、经3昼夜后。打开口,盖一半,再置文火上煮数百沸,取下稍冷后加盖,再放入冷水中拔出火毒,密封后放干澡处,21日后开封,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 补肾壮阳、养肝填精、健脾和胃、延年益寿。
[主治]肾虚阳痿、腰膝无力、血虚心悸、头晕眼花、遗精早泄、气虚乏力、面容萎黄、食欲不振及中虚呃逆、泄泻等症。
[用法] 口服。每次空腹温服10~20毫升,每日早、晚各服1次,以控为度。
[附记] 引自《药酒汇编》。老年阳气不足而无器质性病变时,经常适量饮用,可延年益寿。阴虚火旺者慎用。服用期禁服郁金。
7.巴戟酒
[配方]巴戟天、菟丝子、覆盆子各15克,米酒250克。
[制法]将巴戟天、菟丝子、覆盆子用米酒浸泡,7天后即可服用
[功用] 适用于肾虚所至精液异常、滑精、小便频密、腰膝冷痛等症达到补肾壮阳的功效。
8.参杞酒
[原料]海,萃.参20克、枸杞250克、冰糖200克,优质白酒适量。
[制造]以上干物洗净,放入一个密封器皿中,添加入白酒,淹没。
[作用]改'善疲;软不举、肾虚。
[服用方法]每天饭后服用一口杯。
9.鹌鹑酒
配方:鹌鹑1只,菟丝子15克,肉苁蓉15克,白酒1000毫升。
制作方法:将鹌鹑闷死,去毛和内脏,洗净,切成小块,与菟丝子、肉苁蓉一起放入酒瓶中,密封浸泡半个月,取酒饮服。
功效与主治:滋肾壮阳,补肾固精,强骨抗衰。适用于阴虚阳亏,头晕目眩,腰膝酸软,遗精早泄,阳痿,未老先衰等。
服法:每日2次,每次20毫升。
说明:鹌鹑为补益佳品,有补五脏,益精血的作用,是食疗中常用补品。
10.鹿血酒
配方:新鲜鹿血100毫升,白酒1斤。
制作方法:将鹿血注入酒瓶中,加入白酒,充分搅拌均匀,封口,至于冰箱冷藏24小时,取上清酒液饮用。
功效与主治:补肾填精。用于肾阳虚,精血亏之阳痿,腰膝酸软,畏寒腹痛,虚寒带下,崩漏等。
服法:每日2~3次,每次10毫升。 服用须知
在服用壮阳酒的期间,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尽量避免熬夜。
2、少吃辛辣或者刺激性食物。
3、积极参加户外运动,放松心情。
4、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学会合理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