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吉善主任医师运用清暑益气汤治疗暑病经验

2017-10-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以典型病例为例,介绍名老中医刘吉善运用<脾胃论>中的清暑益气汤为主方加减化裁治疗暑病的经验,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刘吉善是湖北省知名中医.首届

以典型病例为例,介绍名老中医刘吉善运用《脾胃论》中的清暑益气汤为主方加减化裁治疗暑病的经验,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刘吉善是湖北省知名中医、首届省中医名师,主任医师,善治疑难杂症,且屡治屡效,认为夏至以前多病温,夏至以后多病暑;暑多挟湿,湿性黏滞,暑耗元气,故治疗宜补气阴与燥湿健脾兼用,这一观点既吸纳了李杲重视脾胃的遣方特点,又体现了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学术思想。笔者有幸侍诊,叹服老师遣方用药之灵活,现将其活用清暑益气汤治疗暑病之经验简述下:

1遣方特色暑病乃夏月感受暑邪而发生的疾病。

暑邪伤人每多兼挟,加之患者禀赋有强弱、合并他病等因素,以至暑病病情表现各异,治法用方差异很大,血;山药、茯苓、车前子健脾利湿,调理脾胃;当归、台乌、荔枝核活血行气,通其脉络,共奏通补冲任之效。全方具有温肾填冲,调补气血,通畅脉络的作用。益血生胶囊源自《金匮要略》的胶艾汤和《医便》的龟鹿二仙膏,原方胶艾汤养血止血,调经安胎,龟鹿二仙膏滋阴填精,益气壮阳。方中阿胶、龟甲胶、鹿角胶补益精血,兼可止血。鹿血、牛髓、花生衣补血益髓;紫河车、鹿茸、何首乌补肾阳,益精血;茯苓、白术、黄芪、党参、大枣健脾益气,助气血生化之源;白芍、当归、熟地黄养血滋阴;山楂、麦芽、鸡内金消食和胃以助运化;知母滋阴泻火;熟大黄祛瘀血以生新血,共为使药。全方配伍,气血阴阳俱补,重在健脾养血,补肾益精。联合西药达英-35常规服用3个月经周期后,经水自通。常用方剂有清络饮、六一散、香薷散、桂苓甘露散、清暑益气汤等。老师则喜用《脾胃论》之清暑益气汤为主方加减治疗,每获良效。

患者,女,41岁。于2011年6月30日就诊,自述1周前不明原因出现胃胀、纳差、心烦、全身乏力、多汗、目昏,时头晕,伴月经不调,量少色黑。已在他院治疗1周,静脉输液5天,诊断及具体用药不详,患者自觉疗效不佳,遂来就诊。望诊:神志清,虚烦,面色不匀,眶周色青暗,目白睛色混不清亮,唇周色泛红有隐疹。问诊:自诉头昏,无明显寒热,咽部痰黏感。小便色黄,大便每日1次,黏不畅,时心烦,睡眠欠佳,经适净,白带量少色黄,外阴偶痒,咽部痰黏感。舌边尖红,苔黄腻,中有裂纹,脉濡微数。妇科检查:白细胞。余无异常。诊断为:伤暑。方用清暑益气汤易人参为党参,加川贝母15g、桑叶20g、砂仁10g、莱菔子30g、连翘15g、金银花15g。5剂,1剂/d,3次/d。患者于2011年7月5日复诊,诉服药3剂后诸症已明显减轻,现余下颌部痤疹未净。遂予上方加桑白皮30g、枇杷叶30g,3剂愈。

清暑益气汤由人参、麦门冬、五味子、黄芪、黄柏、青皮、陈皮、苍术、白术、葛根、升麻、神曲、甘草组成,出自李杲所著《脾胃论》。李杲,又名李东垣,宋金时真定人(今河北省正定人),易水学派张元素传人。在其师脏腑辨证学说的启示下,探讨脾胃内伤病机,总结出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的理论,被后世称为补土派代表人物。《脾胃论》是其创导脾胃学说的代表作。李氏治疗脾胃内伤诸病,主用益气升阳,结合苦寒泻火,清暑益气汤的组方体现了这一原则。例:黄芪配升麻体现了益气升阳;黄柏配泽泻体现了苦寒泻火;人参、麦门冬、五味子为生脉散方剂组成,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苍术、白术燥湿健脾;青皮、陈皮理气降浊,配葛根、升麻共奏升清降浊之效;葛根、升麻、苍术、神曲兼宣散外协;神曲消食和胃;甘草补脾益气,兼调和诸药。

脾胃健运则清阳得以升,浊阴得以降,气得以补,津液得以升。再加之生脉益气生津、敛阴止汗,则暑邪无法耗伤。更有葛根、升麻、苍术、神曲宣散外邪,使得全方共奏清暑益气之功。王孟英创有同名的清暑益气汤,方剂组成为:西洋参、麦门冬、石斛、粳米、甘草、西瓜翠衣、荷梗、黄连、知母、竹叶。王孟英又名王世雄,是清代后期著名的温病学家。老师不用王氏之清暑益气汤是有原因的。王氏所处江浙一带,地处南方,《内经》云:南方生热,热生火。则其地暑邪致病要比李杲所处暑邪热性为甚,耗气伤津的程度更强。且王氏悬壶之时为咸丰、同治年间,适逢温热、霍乱流行,他所诊治的患者多兼温病,再受暑邪则气阴耗伤的程度较之李氏所治更重。

故虽同为暑热耗伤气津,却各有侧重。王氏之清暑益气汤,组方偏于寒凉,侧重于清热、生津、养阴;李氏之方偏于温,清热之力稍逊,侧重于燥湿健脾、益气养阴,也体现了李氏甘温除热益气升阳苦寒泻火等重视脾胃的学术思想。老师应用李氏之清暑益气汤既吸纳其重视脾胃的思想精华,又体现了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学术思想。①因时:《素问热论篇》云: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故每于夏至以后,老师应用清暑益气汤的频率便开始增加。②因地:十堰市地处鄂西北,位于我国中部。《黄帝内经》云:中央生湿,湿生土,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藏为脾。故此地患者暑病多挟湿。③因人:现今人们物质条件丰富,出行有车,居家上班有空调,体力劳动缺乏,不耐寒热,腠理松弛,易受外邪;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熬夜失眠者多,饮食不规律,脾胃易受伤。


暑病本易挟湿,再加之现代人脾胃易虚,形成了现今暑病以脾虚多湿为多见的现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脾胃为升清降浊之枢纽,脾胃功能正常,则清阳得以升,浊阴得以降。上窍赖清阳之濡养以维系其功能正常。腠理赖清阳之布散,则汗孔开合有度。清阳充于四肢,则四肢不至于倦怠乏力。清阳归于六腑,则六腑运化正常[4-5]。老师所治暑病患者的证候集中体现在:或身热、面赤,或心烦、多汗,或头晕昏,或肢倦乏力,或呕恶、纳差、便溏,或兼而有之,故老师应用《脾胃论》之清暑益气汤为主方治疗暑病无不应手取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