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合音乐集团刘鑫:从视频大战反观音乐版权之争
中国音乐产业经历商业模式探索、烧钱大战、版权大战、盈利不明等纷扰之后,太合音乐集团副总裁刘鑫接受采访时指出,从早些年视频版权大战中可以窥见音乐版权之争。目前,音乐产业开始朝着视频网站 “内容自制”模式的演进,但是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国内音乐市场,音乐版权价格持续上涨,业界判断未来音乐版权价格还会水涨船高。像太合音乐集团这样,拥有大量独家、自有音乐版权并具有持续优质内容生产能力的音乐公司,未来的商业价值将会不断放大。
刘鑫认为:“音乐内容不同于视频内容,视频内容看过一遍基本上就不会再看,但是优秀的音乐作品却可以被用户反复收听,这就决定了拥有大量存量音乐版权的唱片公司能够持续收取存量音乐的版权费。版权价格上涨具有一定道理。”
音乐版权之争与当年视频网站的版权大战尤其相似。在过去10年间,爱奇艺、搜狐、优酷、土豆、腾讯等视频网站在争夺头部资源的版权上大打出手,各家的争抢让版权价格不断飙升,最终土豆不堪重负,与优酷合并,优酷土豆被阿里收购;爱奇艺被百度剥离,实现私有化;腾讯视频靠着入口优势奋力直追。视频网站烧钱尚可通过广告获得不错的收入,但是音乐产品能提供的广告展示有限,并不是广告主们青睐的投放资源,广告能带来的收入少之又少,在线音乐平台播放业务基本全线亏损。“亏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目前版权费太高,平台广告及用户付费收入无法覆盖高额的版权成本。”刘鑫告诉记者。
“音乐平台目前还没有进入到正常的商业模式上,版权所有者没有得到有效价值实现,多数规模大点的公司处于培育、攒人气、攒版权阶段。”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这样分析。
目前各大在线音乐平台已经开始注重差异化竞争力的培养,而积极扶持原创音乐是各大音乐平台重点布局的事情。太合音乐、腾讯音乐、阿里音乐、网易云音乐等,都在不遗余力扶持独立音乐人和用户自制内容。音乐人计划可以帮助音乐公司进一步扩展音乐内容规模,扶持新生力量。这和在线视频行业走过的路也十分相似,视频网站在经历烧钱大战、版权大战之后,纷纷转战自制内容,自我增加独家优质内容的供给,才逐渐培养起越来越多的付费会员,出现盈利的趋势和预期。
但刘鑫认为,音乐内容生产也存在一定的挑战,这主要是由资源和收益分配不均造成的。 “除‘三大’外的唱片公司生产的优质原创音乐内容,贡献了七成的流量,却只拿到了音乐市场版权收益的三成。这显然打击了原创积极性,而一些大的音乐平台由于投入了巨资购买‘三大’的版权,必然要重点推‘三大’的音乐,能够分配给原创音乐的资源也就少了。” 正是这种不健康的模式,导致了目前本土原创音乐并未得到很好的认可和发展,导致了很多音乐公司不愿意做原创。
正是这种不健康的模式,导致了目前本土原创音乐并未得到很好的认可和发展;导致了很多音乐公司不愿意做原创。这几年音乐公司新出品的内容不多,行业的通道包括生产、制作、发行,并不是正向循环。
如何打破僵局?刘鑫看来,要从行业透明做起,最主要的做法就是让流量数据公开。互联网行业最大的优势就是数据,在视频网站行业,每一个视频内容获得多少点击量一清二楚,行业也会根据视频内容带来的流量分配收益,但在线音乐平台并不公开这些数据,这就导致大家很难按照音乐作品真正带来的价值来分配收益。刘鑫表示,数据透明化才能令音乐行业得以变革,也会促进优秀音乐内容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