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论郑和下西洋的利与弊 其目的何在?实现没有?
对于郑和下西洋,历史上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有的支持有的反对,有人提出郑和下西洋是消耗物资,对明朝并没有什么帮助。那么对于明朝而言,郑和下西洋是赚了还是赔了呢?
我们可以通过对史料的检阅,将其中所记载的海盗、倭寇侵犯中国的次数进行一次统计,以这个数据对比来看看永乐大帝一手建立的强盛海军及海权对中国本土所起的作用。看看这是不是确实如刘大夏等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件“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于国家何益”的“敝政”,是“大臣所当切谏”之事。
官史覆盖面广,相关的笔记野史则大都术有专攻,而相关地方志对一地之事迹记载更是详细。因此这样互相比照考证得出的统计,虽然还不能肯定是100%的完全统计数据,但相信基本上能涵盖绝大部分数据了,入侵事件脱漏出统计范围的可能性很小,因此这是能够说明问题的。
根据这十二种史料,可统计出洪武时期海盗为祸中国有21次,倭寇进犯36次,合计57次。永乐时期则是海盗13次,倭寇26次,合计39次;宣德时期,海盗和倭寇各进犯3次,合计6次;而宣德、正统、景泰、天顺四朝合计,海盗做乱为16次,倭寇10次,合计26次。
从上面这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永乐时期比之洪武时期的海患下降了整整百分之30%,但考虑到朝代的长短差异,可以理解为持平。洪武朝是三十一年,永乐朝为二十二年,而宣德到天顺朝的时间却长达三十九年。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三十九年中,海盗和倭寇活动处于急剧下降状态,与永乐朝相比较的话,其比例下降了近60%,如果再考虑到为患规模和时间间隔的话,那么倭寇活动就几乎可以说接近绝迹了。
同时,要考虑到永乐九年日本与中国绝交的问题,如果去除以本国人为主的海盗活动,以永乐时期与洪武时期相比,虽然洪武时期倭寇进犯频频,但洪武时期歼灭倭寇数量有数字记载的,经常是数十数百人,最高是两千多人。而永乐时期歼灭倭寇的记载则常以千人为单位计算,歼灭三、四千人是经常的,多的歼灭数合计高达七千余人、船只上百艘,且与洪武时期相比,海战明显增多,并基本保持大胜战绩。
如永乐十一年和十四年,浙江和辽东各歼灭倭寇三千多人,十五年六月,张谦在浙江消灭四千多倭寇,十六年五月,浙江、福建、广东合力消灭倭寇七千多人,十七年于辽东望海埚消灭一千五百人,同年在山东明军又击毁、缴获的战船九十多艘,按船只数计算,最少有二千余人。
从这些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相当明确的结论,那就是经过永乐朝大规模消灭海盗倭寇的战斗和频繁的远洋航行活动后。侵犯中国沿海的海盗和倭寇现象基本被遏制,接近被消灭的状态,同时也足以说明永乐时期明帝国海军的强盛,以及永乐大帝海洋战略的成功。
如果没有永乐朝强大的海军及其海洋战略,海盗和倭寇们是绝不可能自动消失的,也绝不可能让日本政府在此后的几十年中为与明帝国交好。一直对海盗倭寇坚持强硬的打击政策,并跨海千里,频频把抓获的本国罪犯送到中国让中国政府来处理,甚至在中国政府表示将罪犯交还日本政府处理后,日本使者干脆自己动手在中国将他们全部处死,以表达其诚意。
这就是永乐大帝组建立强大的海军,获取了强盛海权之后所带来的直接结果,也是郑和所说的“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于海”海权思想之直接体现。
而之后如嘉靖时期海盗及倭寇活动,已经不用做统计了,众所周知,明帝国其时早已几乎没了海军,根本不具备大规模海上作战的能力,甚至连一些小规模的海上作战都要借助于商船和民船来进行。那是海盗和倭寇最猖獗的时期,中国为其所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光是明帝国沿海军民伤亡,因战斗和被抢掠造成的损失,长期战争所需的军费这些直接产生的支出,就足够组建起上百支郑和舰队,而且还能有巨大的赢余,更别说间接经济损失了。
在这样几组统计数据以及前后状况的对比之下,刘大夏这些为国为民的“忠臣”们毁船队、绝海洋,销毁郑和航海档案之类的举动,是否还能说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呢?又到底谁的政治主张和方针才是“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于国家何益”的“敝政”呢?
历史上对郑和下西洋的评价见仁见智、褒贬不一,我认为郑和下西洋利弊参半。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在于:
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它不仅在航海活动上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而且对发展中国与亚洲各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友好关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郑和使团奉行与海外诸国“共享太平之福”的和平外交方针,赢得了亚洲许多国家对中国的信任与友谊。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建立了亚洲国家之间的和平关系,提高了中国当时在国际上的威望。
郑和下西洋期间倡导的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为亚非国家之间的交往,确立了不成文的准则,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中国是文明古国,自古就重视礼尚往来,反对恃强凌弱。明初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发展程度高,但郑和在海外从未仰仗“天威”,欺负小国弱国。
在爪哇岛,郑和的部下被误杀170人,郑和并没有使用武力相报复。郑和在旧港与锡兰的两次用兵都属于自卫性质。郑和带领近三万人的武装,在海外没侵占别国的一寸土地,没掠夺别国的一草一木,更没在海外派驻一兵一卒。
所经之地,本着“怀柔远人”,“和顺万邦”,“共享天下太平”的宗旨,倡导“王道”,反对“霸道”。以和平友好精神,敦睦邻邦,以德服人,宣扬中华文化,其所表现的是“和平海权”,而非武力侵略行为。郑和出使西洋是中国古代执行和平外交政策的成功范例。
二、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在此时期的中国外交达到了明代西洋外交史上的顶峰。
经过郑和的努力,多年不与中国来往甚至从未与中国来往的一些东南亚国家都先后与明朝政府建立了外交关系,有4个国家的9位国王先后8次来华访问,有16-17个国家先后4次派遣使者来华。中国同东南亚的关系就是从那时候建立起来的,中国同东南亚的贸易圈也是从那时开始的。
三、关于郑和的评价,中西方有很大不同,西方对千年以来影响世界的百名伟人排名中,中国共有6人上榜,其中郑和名列第一。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为此评论:当年中国统治者没有根据郑和海洋思想和实践继续推进中国的海洋事业,没有将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转变为商业化、外交化的贸易和知识国家,留下了蜗居、孤立状态的历史遗憾,否则,当重写世界历史。郑和的伟大不仅仅是传播了中华民族的“黄色文明”,同时在于他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为蓝色文明的崛起,提供了经验和技术保障。尽管中华民族因此而落伍,但是郑和改变了世界。
郑和七下西洋的历史局限性在于:
一、郑和下西洋政治意义远大于经济意义,经济上得不偿失。
永乐年间是明朝对外交往的高涨时期,著名使臣很多,像侯显“五使绝域,劳绩与郑和亚”,李达、陈诚多次持节赴西域,他们都是为了贯彻明成祖安定周边的战略。明成祖要郑和出使西洋,是为了“颁正朔”,广加招徕,促使周围各国“执圭捧帛而来朝,梯山航海而进贡”,制造一种“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大景况,以便提高自己的皇帝声望。
郑和下西洋,“恩赏”、“受贡” 不少,却无关开拓国际商贸。明成祖本人并不主张发展海外贸易,郑和使团在海外进行一些以物易物的交换活动只是附带进行的。
这种交换活动只是作为与西洋诸国发展友好关系的手段,所换回的大多是异域珍宝,供宫廷享用,它与赢利性的海外贸易是有本质区别的。正因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发展海外贸易,它采取的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给明朝政府造成巨大负担。随着明朝国力衰退,航海的壮举也悄然结束。
二、任何国家的对外关系,都有民间的和政府的两种方式。郑和下西洋是政府行为,说它是主动外交,开放政策,一点不错。但是,明朝实行海禁,就是禁止私人从事贸易,关闭中外交往的那扇大门,海外贸易完全被政府垄断, 这与宋、元时期政府鼓励私人海外贸易相比,已经趋于保守和内向,是退步了。
以至于明成祖朱棣死后,主管财政的户部尚书夏原吉认为下西洋是弊政,向即将继位的太子建议罢西洋去宝船。郑和去世后,反对者更是占据优势。明英宗时,兵部侍郎刘大夏鼓动兵部尚书项忠把郑和下西洋的史料烧毁,连郑和船队也遭至被烧的命运。中国从此开始禁海,甚至“寸板不得入海”,两代王朝实行了长达400年闭关锁国政策。如此结局,绝非偶然。
郑和下西洋时代中国造船术、航海术处于“世界第一”的地位,郑和的航海波澜壮阔,无论如何,都是值得每个中国人自豪的壮举。遗憾的是,给西方带来工业文明的航海活动却没有给中华民族带来革命性动力,郑和下西洋也因其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毫无益处,最终使这种壮举成了昙花一现。令人深思!发人深省!
利:张显明帝国的实力。 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联系。 弊:“贡赐贸易”的“只出不进”必然导致国力的亏空,当明帝国的实力渐下降 这 种“贸易”也就悄然停滞。 大量的贡赐必然影响国内的商品经济发展。 助长统治者盲目自大情绪。
【明朝史】郑和下西洋在当时对明朝的影响利弊该怎么权衡?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航程之远,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罕见的。但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为了发展海外贸易,它采取的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给明朝造成巨大负担。对于明朝郑和下西洋所产生的影响,有以下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郑和下西洋促进了当时中外交流,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①郑和下西洋宣扬了明朝的国威,加强了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有利于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从明朝廷派郑和出使西洋的目的看。
②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航程之远,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空前的──从郑和下西洋的次数、海船规模、船数、人数、到达范围等方面看。
③它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早半个世纪,郑和不愧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从郑和下西洋的时间看。
第二种观点是:郑和下西洋劳民伤财,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①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发展海外贸易,而是为了满足统治阶级对异域珍宝的需求,是封建制度下的政治行为──从郑和下西洋的性质看。
②它采取的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给明朝造成巨大负担,缺乏生命力。因此随着国力的衰退,航海壮举也悄然结束,——这点基于郑和下西洋的结果和影响来定论的。
在我看来,郑和下西洋是弊大于利,劳民伤财但是实际意义及价值不大。最后明朝在这次落下了什么?因为实际上,他当时比欧洲航海时间更早,航程更远,使用的仪器更先进,使用的船只更大更坚固,使用的人员也更多,一开始中国具有更好的潜力,但是中国却没有能力把这些潜力转化成现实的力量,
两者目的不一致,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1.宣扬明朝国威。2.扩展海外贸易。3.为了对抗来自印度北方帖木儿帝国对大明王朝西部边疆的军事威胁;4.寻找失踪的建文帝。而哥伦布航海是为了到达亚洲去掠夺那些丰富的物资和金银,是受国王的托付。而他阴差阳错的到了一块新大陆。因为它的到来、是当地土著人民在那之后遭受了非人的待遇。印第安文明就这样没落……
而他们的后果也不同,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虽然声势浩大,但郑和死后不久,中国船队便绝迹于印度洋和阿拉伯海,中国的航海事业突然中断了,这使得中国与西洋各国业已建立起来的联系戛然而止。从此,中国的海外贸易市场逐渐被欧洲所占据。相反,哥伦布开辟新航路后,在西欧激起了远洋航海的热潮。
在和平的角度来说,郑和像一位亲和大使,以友好的态度对待他人:哥伦布像一个强盗,谋取了他人的财富。郑和远航与西方人开辟新航路,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
综上所诉,可见郑和下西洋更好:
1. 充分展现了我国航海技术的发达,以及我国资金和资源的丰富。
2. 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将我国特产带到外国,与外国人民建立了良好的友谊。
3、向海外诸国传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使印第安文明渐渐衰败,将贩卖黑人作为市场交易,但是这也是世界跨入文明的一个过程,是一个标志。
第一,把美洲和欧洲紧密联系起来。如果没有哥伦布的航海之旅,没有哥伦布的误打误撞,将美洲当成印度,那么世界文明的发展将会迟缓很多。并且因为有了哥伦布发现美洲这个开端,所以相继有人发现更多新的大陆,拓宽人类的眼界。
第二,将殖民主义推上巅峰。因为哥伦布的发现才会有更多的人相继而来(美洲),有野心的欧洲人(西班牙、葡萄牙)侵略美洲大陆的领土,使美洲印第安人成为阶下囚。虽然发现新大陆也有弊端,但这也是进步的一种表现,是国家与国家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领土、权力等差异)。
第三、欧洲人有移民的场所。15世纪欧洲人口急剧膨胀,新大陆的发现,也使人口的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第四,促进了欧美洲文化的交流,美洲的橡胶、玉米、烟叶、番薯等,是通过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后传遍世界各地,并且欧洲移民者将大麦,黑麦、燕麦等植物带入美洲,这大大影响了东西半球的文化交流。
所以我认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利于世界发展的,而且我们应该遵循历史发展的顺序。
播了先进的中华文明,加强了东西方文明间的交流
众所周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内陆国家。几千年的封建统治,造就出封建领导阶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帝王思想,没有海洋扩张意识。历史上除了“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和戚继光抗倭外,在维护海洋权益方面几乎是没有什么作为。然而,美国杰出军事家马汉曾提出的《海权论》则清晰地指出了海洋与一个国家兴衰休戚与共的关系。这不能不令一个有着300万璀璨蓝色国土的国家重新定位思考自己的海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