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碧云大学 架构在文学表层上的形式艺术——浅谈黄碧云《末日酒店》
收到《大方》已而一周,安妮的《一道屏风。一只碗。一本书。》用去一天,粗略地浏览了村上的三天访谈录。剩余的时间都在细读黄碧云的《末日酒店》。
应允的书评迟迟没有下手,面对《末日酒店》难以言表的艰涩一筹莫展,苦笑于之前对于自我能力的高估。直到昨日深夜,才好像有了一点儿突破口。 谈《末日酒店》前,先来说说黄碧云。
这位生于1961年的香港作家,独树一帜的文字风格让人过目难忘,对于生活细节以及人性表现方式把握的精准度让人惊叹。很多人将黄碧云与朱天文共称为张爱玲最好的继承者,这于黄碧云来说确是有失偏颇的。
且看黄碧云对张爱玲的评价——“我以为好的文学作品,有一种人文情怀,那是对人类命运的拷问与同情,既是理性的亦是动人的。……张爱玲的小说是俗世的、下沉的、小眉小貌的。……张爱玲好势利,人文素质好差。
”这样刻薄的评价除却文人相轻的小毛病,用以总结张爱玲的作品却是一语中的的。而黄碧云所追求的“对人类命运的拷问与同情”在《末日酒店》中便体现得淋漓尽致。以一所酒店作为小背景,展现葡萄牙殖民地澳门从1941年日本侵略,到1975年葡萄牙撤兵的大背景,用无数人物短暂脆弱的生命反衬了不可抗拒的命运轮回。
从细节微观的角度谈起。
《末日酒店》通篇出现无数拗口的人名,很多人因此放弃阅读,个人建议阅读者关注的重点可以放在第一位经理人嘉比奥时代所出现的众人物,在文章的后期便可以看出整个故事的发展与这些人物息息相关。
另一个容易让读者退拒的因素是整篇文章中指代不明,断句不清,“你”“我”“他”不明晰。如112页上介绍六张塔罗牌中的第二张——“第二张是节制,就是静默的起源,你母亲说我母亲也即是你的祖母,和你父亲结婚那天她一直穿着一条蝇金直身裙……”。
然而,这样需要气力分辨的指代关系充其量只能算作体力劳动,多读几次便也能弄通。最困难的应该算是理解大量出现的虚拟意识,如104页对于小娜拉的描写——“她总说,我萎谢的时候,时间停止,泥土湿润的时候,请你记着我的眼泪,因为她爱字,所以就唱了,她不写但有诗:蛆虫还没有降临,圣女请祝福我永不复原的灵魂。
”又如110页——“史密夫问马古殊,驼背人话里有没有话,马古殊说,已经飞走了,他说的蝴蝶,在南中国的夏天,满天的黑蝴蝶,酒店是浮岛,有《暴风雨》——公爵就是魔术师——史密夫记得。
”而神秘的107房间更是这些虚拟意识的极致。这些琐碎而虚幻的语言充斥整篇文章,在你似乎要明白作者意图的时候将你拉向更远的错觉误区。
对于这些片段的理解仁者见人,智者见智,很难找到统一的标准,但并不影响对整篇文章的感观。此外,文章中前后呼应的巧妙片段无疑是作者精心安排的戏码,第一位酒店经理人嘉比奥与末位经理人汤玛殊共同选择举行盛大酒会的方式庆祝酒店开张。
在世事沉浮几多次的情况下,这样的安排标显了作者希望借此体现命运轮回的终极目标。还有一处更让人称奇,在描写第四张悬吊者塔罗牌的时候,作者写道——“你母亲说你祖母见到,月亮的十二种颜色,橙、灰、昏黄、暗绿、烟翠、沉蓝、血紫、尸青、虫白、焰红、枯干啡、烂褐,月蚀的时候,所有的思念终结。
”下一段落中描写萝莎里亚的父亲费尔南多•佩索亚——“重重复复地画一幅死向日葵,橙,订画的人问,可不可以画别的,他画一幅,灰,订画的人说,我们已经有了,他再画一幅,昏黄,开了一间新酒店,经理来问,可不可以画一幅,他画一幅,暗绿、烟翠、沉蓝、血紫,再一幅,尸青、虫白、红、啡、褐,都是死向日葵。
”暗中透露出翻牌者与绘画者丝丝缕缕的联系,这些联系透过这些阴暗沉郁的色泽体现,黄碧云的笔风一览无余。除了这些精心安排的小桥段,作者对于人生的体悟更加耐人寻味——“最可怕的,发生了就成为了事情本身,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以及那一句,“其实所有的毁坏,都在我们里面。”弱视的萝妮亚只能看到移动的阴影,“世界是风,她说。”在她看来“数字是概念,文字是思考方式,诗是情感,宗教有关人的罪恶。
”作者借用文中不同人的身份、口吻,一次又一次地表明着自己对于世间万物的态度。 在昨夜之前,所有的感悟恐怕就是以上的这些,而这些至多只能算作平淡的读书笔记,于人于己无用,写出来也恐贻笑大方。
而昨日临睡前,忽而闯入的想法让我震了一震。之前一直从微观的角度试图读懂弄透每一段,每一句,甚至每一个字,却越读越没有办法读。
为什么之前读起来毫不费力的黄碧云,这篇《末日酒店》却完全没有办法去读?继而做出了大胆的猜想——或许作者本身就没想让我们读明白。这样的猜想并非无中生有,文中多处的遣词造句违背汉语的逻辑性与语法,如104页写道:“因为他发觉,原来他喜欢,做女人也就是小娜拉的母亲。
”又如109页“他说你有没有听见阿方索就说,有。”还如118页“她双眼布满红丝的拉我起来,说,你练琴给我听,我听,我听,好像琴音里面,有可以让她活下去的,我母亲说,心灵之物。
”看起来,作者似乎在和读者玩着文字游戏,这样的表达方式对于作者来说应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黄碧云一改过去的模式选择这样的手法,毁坏文字的逻辑性,指代的明确性,设置诸多的阅读障碍,必定事出有因。
仅仅从意识层面着手,打破惯有的思维方式,用全新的感观为读者创造出一个抽离脉络的感性世界。这是一次真正的创作,一种依靠、架构在文学表层上的行为、形式的艺术创作。
文字只是这次创作的构成物,并不是作品本身。而作品的内涵和精华,不应该是读出来的,而应该是感受出来的。从宏观的角度去理解远比微观上逐字逐句要有意义的多。文章的最后揭示了酒店的由来,历数了酒店的七位经理人,最后一位也难逃死亡的结局。
而读者都明白,这一位经理人绝不会是最后一位,因为故事将一直这样发展下去,因为黄碧云费劲气力,创造无数人物、场景,跨越几十个年头的时间,所希望展现出来的,就是这样的一种离不开、逃不掉的反复直至永生的宿命。
由此可见,《末日酒店》遵循了黄碧云自己认为好的文学作品的标准,“带着对于人类命运的拷问与同情,既是理性亦是动人的”,由此看来,《末日酒店》也恐能成为她极力说服大众自己胜于张爱玲的最好的佐证。
(辛卯年清明于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