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王安石 王安石与苏轼

2018-09-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庆历进士,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嘉佑进士,北宋文学家.字画家.王安石与苏轼,两人为同朝京官时,政治观点针锋相对,截然相反.按今天的话说,一个是"改革派",一个是"保守派".正因为在改革问题上的斗争,导致二人各自在政坛宦海急浮剧沉,命运坎坷.苏轼与王安石 王安石与苏轼王安石,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嘉佑三年(1058年),向仁宗上万言书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庆历进士,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嘉佑进士,北宋文学家、字画家。王安石与苏轼,两人为同朝京官时,政治观点针锋相对,截然相反。按今天的话说,一个是"改革派",一个是"保守派"。正因为在改革问题上的斗争,导致二人各自在政坛宦海急浮剧沉,命运坎坷。

苏轼与王安石 王安石与苏轼

王安石,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嘉佑三年(1058年),向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未被采纳。神宗即位后,又上书建议改革,引起皇帝青睐。熙宁二年(1089年),被神宗任命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他积极推行青苗、募役、市易、均输、农田水利等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

苏轼与王安石 王安石与苏轼

王安石的变法,遭到了保守派的强烈反对。此时的苏轼,官至太常博士,摄开封府推官。他与王安石持不同政见,上书力言新法之弊,态度十分激烈,因此出任杭州通判。几年后,又因乌台诗案被诬以"讪谤朝政"之罪而下狱,随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按理说,政治上的分歧导致政坛上的厄运,两人之间应该是深恶痛绝,不共戴天。可是,令常人,尤其是令当今之人不可想象和意料的是,他们晚年竟然相互来往,赠送诗作,交流心得,安慰人生,充分表达了彼此之间赞誉慕悦之情。

因保守派的强烈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迭遭阻碍,他两次被迫罢相。后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以宰相待遇退休,封为"荆国公"。就在王安石政治失意、痛失爱子、身体患病之时,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改授汝州团练副使。赴任途中,经过江宁,苏轼高风亮节,不计前嫌,特地拜谒王安石。

王安石热情接待,两人游山玩水逾月,唱和诗作甚多。江宁分别后,两人书信往来,互相慰勉。虽然苏轼曾猛烈地攻击过王安石变法,虽然王安石曾打击和贬谪过苏轼,但这一切都付笑在山水和诗歌之中了。

这是多么强的反差!这是多么大的逆转!这是多么美的结局!这是多么佳的传说!

这一切为什么会发生?我读了些关于王安石和苏轼的书籍文章,心中得出了答案。因为他们处在"同一层次"上,有着"共同点"。

两人有着共同的政治理念。他们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熏陶,国家的强盛、社会的安定、百姓的生存,是他们忧患意识的主体内容。他们读诗书,取官职,一方面是实现自身价值,一方面是实现政治抱负。虽然他们之间政见对立,但只是在形式、方法、路径、手段、措施上的判断选择不同,但终极目标和愿望是相同的,那就是为了国家、社会和百姓。

他们不是借管理国家和治理社会之机,为个人和小集团掠夺财富,攫取利益,满足私欲。如果其中一方是个混食俸禄的政客,不可能有后来的结局。

两人有着共同的道德取向。在王安石与苏轼的激烈攻击中,只有政治观点上的批判,没有为人上的指责。从史料上看,他们二人具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道德人格,坚持真理而不见风使舵,伸张正义而不助纣为虐,光明磊落而不阴险狡诈,清正廉洁而不浊邪腐败,淡名薄利而不追名逐利;心怀宽阔而不鸡肠小肚,尊重人才而不嫉贤妒能,谦恭温雅而不骄蛮妄横。如果其中一方是个五毒俱全的污吏,不可能有后来的结局。

两人有着共同的知识才华。王安石与苏轼,同为进士出身,同能写出一手好文章,同列入为"唐宋八大家"。王安石散文雄健峭拔,诗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留下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两种。苏轼散文汪洋恣肆,诗清新豪健,词创豪放一派,书画造诣很高,留下了《东坡七集》、《东坡乐府》、《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枯木怪石图》等。如果其中一方是个不学无术的官混,不可能有后来的结局。

王安石与苏轼的关系,对我们如何与同行同事相处颇有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