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之乱简介 永嘉之乱的经过
永嘉之乱,或称永嘉之祸,是发生在中国西晋时代永嘉年间的一系列内乱事件,由居于中原的外族人发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汉人政权治所被外族攻破后统治集团几乎全灭的悲剧。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永嘉之乱的经过,希望对你有用!
永嘉之乱图片
永嘉之乱是发生在中国西晋时代的一个内乱事件,由居於中原的外族人发动。
西晋惠帝时,朝廷腐败,发生八王之乱。永兴元年(304年),匈奴贵族刘渊起兵於离石(今属山西省),国号汉(后来的前赵)。晋怀帝永嘉四年(310年),刘渊死,其子刘聪继立。次年四月其将石勒歼晋军十馀万人於苦县宁平城(在今河南省鹿邑县),并俘杀太尉王衍等人。
同年刘聪又遣大将呼延晏率兵攻洛阳,屡败晋军,前后歼灭三万馀人。六月呼延晏到达洛阳,刘曜等人带兵前来会合,攻破洛阳,纵容部下抢掠,俘虏怀帝,杀太子司马诠、宗室、官员及士兵百姓三万馀人,并挖掘陵墓和焚毁宫殿,史称「永嘉之乱」。
大量人口为避战乱从中原迁往长江中下游,史称「衣冠南渡」。这为东晋偏安一隅作了预备,大量的侨州侨郡的设立,深刻地影响了东晋的政治面貌。同时,客观上促进了长江中下游经济的发展,中国古代经济中心进一步迁往南方。
一般认为,现代闽南人的始祖,大多是来自於此时期汉人大规模南迁入闽的中原人。
八王之乱后期,匈奴刘渊据平阳、氐人李雄据成都,晋室已告分裂。羯人石勒、王弥,更率军队乘虚流窜,蹂躏大河南北。惠帝永兴元年(304),刘渊叛晋,自称汉王,上尊汉高祖与昭烈帝。怀帝永嘉二年(308),匈奴刘渊自立於平阳,建立汉国。
两年后,其子刘聪继立,派刘曜率兵四万攻洛阳;时怀帝以荀晞讨东海王越,越病死,王衍率兵还东海国,为石勒所破,晋军力大削。永嘉五年,刘聪再派王弥、刘曜、石勒攻洛阳,城陷,杀王公士民三万馀,并掳怀帝北去,史称「永嘉之乱」。
次年,安定太守贾疋迎立秦王业为太子,却传来怀帝遇害消息。司马业遂登位为愍帝,改元建兴,都长安。建兴四年(316),匈奴刘曜陷长安,愍帝出降,被掳至平阳,西晋亡。劳干剖析永嘉之乱谓:由於「据守江南的人勤王不力,对京师不作有效的援助」。亦备一说。自永嘉乱后,开启北方五胡乱华的局面,中原陷入胡人分裂混战近130年,影响深远。
晋光熙元年(306年),晋惠帝死,司马炽嗣位,即怀帝,改元永嘉。刘渊遣石勒等大举南侵,屡破晋军,势力日益强大。永嘉二年,刘渊正式称帝,四年刘渊死,子刘聪继位。次年,刘聪遣石勒、王弥、刘曜等率军攻晋,在平城(今河南鹿邑西南)歼灭十万晋军,又杀太尉王衍及诸王公。旋攻入京师洛阳,俘获怀帝,纵兵烧掠,杀王公士民三万馀人。从晋武帝篡曹魏,到晋愍帝出降,西晋国祚仅历五十一年。
晋建武年间,晋元帝率中原汉族衣冠仕族臣民南渡,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主要有主要有林、陈、黄、郑、詹、邱、何、胡八姓。「衣冠」是文明的意思,衣冠南渡即是中原文明南迁,晋朝迁都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英雄之一----五胡乱华时代的冉闵皇帝。出现在历史中,为北方汉民带来了一丝希望! 在五胡乱华,胡族大肆屠杀汉人的纷乱年代,老百姓为了活命,迁徙的流民潮几乎席卷了整个中国。冉闵的父亲冉瞻就出身於当时名震天下的乞活义军。
乞活义军是西晋末至东普活跃於黄河南北的流民武装集团的一支,抗击胡族,为生存而战。冉瞻在一次作战时为羯赵俘虏,因伤势过重没几天就去世了,羯赵国主石勒欣赏勇冠三军的冉谵,见当时十一二岁的冉闵聪明伶俐,石勒就将小冉闵认作乾孙子,为他改名叫石闵,并一手将他带大。
仇人的强大使冉闵只有将仇恨深埋心底,强忍内心悲痛讨石勒欢心。成年后的冉闵骁勇善战,在羯赵与鲜卑的战斗中屡立战功,逐渐成为羯赵帝国的高级将领。
公元349年,羯赵皇帝石虎死后其子十馀人互相残杀。公元350年正月,石闵宣布复姓冉闵,杀死羯赵皇帝石鉴,同时杀死石虎的38个孙子,尽灭石氏,一举灭掉了残暴不可一世的羯赵帝国。其后冉闵即皇帝位,年号永兴,国号大魏,史称冉魏。
(国家应民族政策需要在史书中没有记载)他下令邺都城门大开,凡」六夷」 (匈奴、鲜卑、羯、氐、羌、巴氐)「与官同心者住,不同心者任所之」。 一夜之间,方圆几百里的汉人,扶老携幼,全往邺城里面涌;而一直以邺城为老窝的羯胡及六夷外族,推车挑担,拚命往外跑。
冉闵意识到这些胡族终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始终是中原战乱不绝的祸根,便颁下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杀胡令》:「凡内外六夷胡人,敢持兵仗者斩,汉人斩一胡人首级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东门」。
一时间,邺都城内汉人纷纷拿起武器追杀胡族,冉闵亲自带兵击杀邺城周围的胡人,三日内斩首二十馀万,尸横遍野,同时冉闵还扬言要六胡退出中原, 「各还本土」,否则就将其统统杀绝。
各胡深惧其下场将如同羯族与白奴人,组成联军连番围攻冉魏政权。面对胡族联军的疯狂反扑冉闵沉著应战:首战以汉骑三千夜破凶奴营,杀敌将数名,逐百里,斩凶奴首三万;再战以五千汉骑大破胡骑七万; 三战以汉军七万加四万乞活义军破众胡联军三十馀万;四战先败后胜以万人斩胡首四万;五战以汉军六万几乎全歼羌氐联军十馀万;六战於邺城以一二千刚组织的汉骑将远至而来的胡军七万打的溃不成军。
各地汉人纷纷起义响应,开始对入塞中原的数百万胡族展开大屠杀,史载「无月不战,互为相攻」,一举光复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甘肃、宁夏。
迫於冉闵和诸路中原汉军的武力威胁,氐,羌,匈奴,鲜卑数百万人退出中土,各自返还陇西或河套草原一带原来生活的地方,一些胡族甚至从此迁回万里之外的中亚老家。
北方汉人被屠杀的只留下四五百万,最主要的凶手是凶奴人和源於东欧高加索山到黑海草原地区的白种羯族。(这个民族有拿人头祭祀的习惯) 冉闵灭羯赵,歼灭三十多万羯族与凶奴为主的胡兵。冉闵后来在邺城对羯族屠杀了二十几万,加上全国各省各地的复仇屠杀。 羯族与凶奴在血腥的民族报复中被基本杀绝。
五胡中的四胡在种族仇杀中都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而统治今天外蒙和中国北部的鲜卑却进入极盛时期。 公元352年,冉闵将城中的军粮分给百姓,独自带领1万人马去今天的河北定州徵粮。鲜卑族得到这一消息,急调二十万鲜卑骑兵南下,想乘机消灭因刚扫清中原而元气未复的冉魏政权。
冉闵被鲜卑的十四万先头骑兵部队在常山包围,在拚死突围的冉魏士兵掩护下,冉闵连杀三百馀人,最终被俘.慕容俊怒斩冉闵於遏陉山。史书记载,冉闵死后:「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虫大起,从五月到十二月,天上滴雨未降。慕容俊大惊,派人前往祭祀,追封冉闵为武悼天王,当日天降大雪,过人双膝」。
冉魏国的臣子纷纷守节自缢,少部分逃往东晋,无一投降前燕者。冉魏几十万汉人不甘受辱,纷纷逃向江南,投奔东晋。东晋军因未能及时接应,使得几十万百姓中途受到鲜卑大军追击、屠杀,死亡殆尽。晋将自杀谢罪.同为汉人的东晋将领也如此义举!
他虽然是皇帝,却一直奉江南的晋为汉之正塑,立志恢复汉家天下。他号称项羽转世一生无敌,自灭胡令颁布后,遭北方胡人围攻而屡战屡胜!群胡连番围攻:其首战以汉骑三千夜破匈奴营,杀敌将数名,逐百里,斩匈奴首三万;再战以五千汉骑大破胡骑七万;三战以汉军七万加四万乞活义军破众胡联军三十馀万;四战先败后胜以万人斩胡首四万;五战以汉军六万几乎全歼羌氐联军十馀万,六战於邺城以一二千刚组织的汉骑将远至而来的胡军七万打的溃不成军;七战又有以步卒不足万人敌慕容鲜卑铁骑十四万不退反进竟十战十捷。
五胡乱华,汉人传奇英雄冉闵,却没有得到历史应有的评价。当时正如古书所描绘「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汉人冉闵忍辱二十年得机起兵造反,力图匡复华夏,灭胡无数,血洗亲人之仇,亡国之恨!及至群胡围攻。
开启五胡乱华之局:永嘉乱后,北方五胡民族相继建国,匈奴早有夺取中原的野心,酋长刘宣谓:「自汉亡以来,魏晋代兴,我单于虽有虚号,无复尺土之业,自诸王侯,降同编户,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此其时矣!
」故八王作乱期间,刘渊及刘聪已建汉国,后刘曜陷长安,灭西晋,据长安建前赵;山西、山东则为羯人石勒所据,国号为后赵。鲜卑本居塞外,日渐强大;酋长檀石槐统一鲜卑各部,划为三部,继匈奴成为较强民族,包括:慕容氏居於幽州、段氏居辽西、宇文氏居辽东、拓跋氏居漠北。
后来,慕容氏与拓跋氏相继入主中原,分别建立前燕及代国(北魏)。至於氐、羌,氐人李雄於惠帝末年建「成」国,后改国号「汉」;不久,氐人苻健一族建前秦,都长安。羌人建国较后,主要有淝水之战后的后秦。
南北对立:永嘉乱时,琅琊王司马睿以安东,都督扬州军事,出镇建康,闻愍帝遇害,得北方大族王敦、王导帮助,又拉拢得江东士族如顾荣,贺循、陆机的拥护,於建康即位,是为晋元帝。从此东晋偏安江左,下开宋、齐、梁、陈之局。
北方则自刘渊称号建国,到鲜卑拓跋氏统一北方,前后136年间皆陷纷乱状态,先后兴起很多国家,史称「五胡十六国」。此后南北分裂远270馀年,南北对立因分裂日久而加深,有「南谓北为索虏,北谓南为岛夷」之论。
南方得以开发:五胡入据中原后,北方中国人民流亡四方,死者不可胜数;晋室南渡建国,中原人仕亦随之南移,他们带来先进的技术及资金,又使当时尚未发展的江南地区得到充足的劳动力。此后,江南地区渐取代中原而成全国经济重心。其中的冶铁、造纸、纺织、制瓷等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而建康、京口、山阴、江陵、成都、广州成为当时繁荣的都市。
促成民族融和:永嘉以后,胡人盘据中原,他们在武力上是胜利者,但文化上却被汉族同化,五胡的首领多倾慕中原文化,重用汉人,委以国政。如石勒用张宾,苻坚用王猛,北魏拓跋氏用崔浩、李安世,北周宇文氏用苏绰等。其中鲜卑建立的北魏,孝文帝更推行大规模的汉化运动,胡汉相互通婚,泯灭两族界限。
其后,胡化的汉人高欢,与汉化的胡人宇文泰更积极从事民族调和工作。在南方,晋室偏安江南后,随之南迁的中原大族,亦与当地人民及百越等部融和,其中以广州的发展最著名。自永嘉以后,南、北方皆出现民族融和,扩大中华民族的内涵;亦调和胡汉文化,汉族文化既吸纳胡族文化的精萃,取长补短,下开隋唐文化。
南北文化调和:五胡入主中原前,因北方发展较早,且为全国政治、经济重心所在,故北方文化远高於南方,但南方自孙吴以来,人才辈出,渐成一股具朝气的新兴文化。晋室南渡,中原人仕开始与南人接触,并把中原文化带到南方。经南朝宋、齐、梁、陈四代的发展,南北文化得到一定程度的调和,从此,南方文化大幅发展,渐有凌驾北方之势。然而,南北文化虽得到调和,但仍各自保存特质,如南人灵巧,北人刚直。
史家谓永嘉之乱为中国历史上巨大的风暴,在此以前,中国本部的空间,全以汉民族活动为中心的历史,但自怀、愍二帝被掳北去,晋室南渡后,北方便成为胡族活动的大舞台。自匈奴刘氏兴起,五胡便展开连串的建国运动,彼此混战不休,令中原人民流离失所,死伤无数。加上战争阻碍生产,使开发近千年的中原沦为白骨蔽野之地。此亦为异族首次入主中原。
永嘉之乱的相关言论
时过一千六百多年,冉闵的豪壮语任激动人心:「诸胡乱我中国,也已数十年,今我与诸君尽诛天下胡族,共雪我中原百姓血海深仇。」 --大会群英,致书各地。 闵遣使临江告晋曰:「胡逆乱中原,今已诛之。若能共讨者,可遣军来也。」东晋朝廷不答。「天下大乱,你们这些凶禽一样,人面兽心的蛮夷尚且可以称王称帝,何况我乃是堂堂中华英雄!」--被俘拒降鲜卑国主慕容俊。
冉闵死,遏陉山草木悉枯,蝗虫大起,天以不雨以示大哀无泪。天地大恸无非屈圣贤辱,千年不得昭雪。连上苍都知道冉闵的冤屈,上天都感动了。--真乃神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