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太子 汉文帝真会撇开儿子另选太子吗

2019-04-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汉文帝刘恒正式即位皇帝后,有大臣请求他及早确立太子,汉文帝却推辞说自己"德薄",还说诸侯王.宗室.有功大臣很多都是有才德的人,如果忘掉这些人而只想着自己的儿子,不是为天下人着想.进入父系社会以来,家族式的继承关系都是父终子继,并且还要重点强调嫡长制,有些刚一出生就会被立为太(世)子,进入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这种状况丝毫没有改变.难道说,汉文帝真的会撇开自己的儿子,在皇族中另选皇位继承人吗?汉文帝太子 汉文帝真会撇开儿子另选太子吗事情的起因是,汉文帝即皇帝位(前179年)不久,主管大臣进

汉文帝刘恒正式即位皇帝后,有大臣请求他及早确立太子,汉文帝却推辞说自己“德薄”,还说诸侯王、宗室、有功大臣很多都是有才德的人,如果忘掉这些人而只想着自己的儿子,不是为天下人着想。进入父系社会以来,家族式的继承关系都是父终子继,并且还要重点强调嫡长制,有些刚一出生就会被立为太(世)子,进入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这种状况丝毫没有改变。难道说,汉文帝真的会撇开自己的儿子,在皇族中另选皇位继承人吗?

汉文帝太子 汉文帝真会撇开儿子另选太子吗

事情的起因是,汉文帝即皇帝位(前179年)不久,主管大臣进言请求确立太子。汉文帝说:“我的德薄,上帝神明还没有欣然享受我的祭品,天下的人民心里还没有满意。如今我既不能广泛求访圣贤有德之人把天下禅让给他,却说预先确立太子,这是加重我的无德,我将拿什么向天下人交代呢?还是缓一缓吧。

汉文帝太子 汉文帝真会撇开儿子另选太子吗

”主管大臣说:“预先确立太子,正是为了尊重宗庙社稷,不忘天下。”汉文帝说:“楚王是我的叔叔,年龄大,经历深,见多识广,懂得国家大体。

吴王是我的兄长,贤惠仁慈,爱美德。淮南王是我的弟弟,能守其才德以辅佐我。有他们,难道还不是预先做了安排吗?诸侯王,宗室兄弟和有功大臣,很多都是有才德的人,如果推举有德之人辅佐我这不能做到底的皇帝,这是国家的幸运,天下人的福分。

汉文帝太子 汉文帝真会撇开儿子另选太子吗

现在不推举他们,却说一定要立太子,人们会认为我忘记了贤能有德之人而只想着自己的儿子,不是为天下人着想。我觉得这样做很不可取。”大臣们都坚决要求说:“古代殷、周立国,太平安定都达到了一千多年,古来享有天下的王朝没有比他们更长的了,就是因为采取了立太子这个办法。

确立继承人必须是自己的儿子,这是由来已久的。高帝亲自率领众将士最早平定天下,封建诸侯,成为本朝皇帝的太祖。诸侯王和列侯第一个接受封国的,也都是成为他们各自侯国的始祖。

子孙继承,世世代代不绝,这是普天之下的大原则,所以高帝设立了这种制度来安定天下人心。如果现在抛开应当立为太子的人,却从诸侯或者宗室中另选他人,那就违背高祖的本意了。另议他人是不合适的。”紧接着,这些人又说:“陛下的儿子启最大,纯厚仁爱,请立他为太子。”文帝同意了。

能让人产生汉文帝要要从宗室中选太子的是这样一句话:“岂为不豫哉。”而此前他又提出了三个人:楚王刘交,吴王刘濞,淮南王刘长。文帝真的想在宗室中选拔皇位继承人吗?仔细分析上面这段话,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首先,文帝说的是“上帝神明还没有欣然享受我的祭品,天下的人民心里还没有满意”,也就是说,他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皇位能不能坐稳,其次才能考虑继承人问题。吕后在少帝八年七月逝世,吕氏家族的吕产等在九月企图作乱,危害刘氏天下,被大臣们共同诛灭。

闰九月,大臣们议立刘恒为帝,并从代地把他接到京城。十月,汉文帝正式即位。汉朝初期以十月为岁首,所以,皇帝正式即位或者改元都是在十月进行。议立太子之事是在正月里提出来的,距离汉文帝当皇帝不足四个月,正式即位只有三个月,真正是龙椅还没有坐热。

还有,这个主意是主管大臣也就是掌管礼仪的大臣提出来的,真正掌握实权的大臣们如周勃、陈平等人究竟是什么态度,他还需要再证实一下,因为他这个皇帝就是大臣们选拔出来的。

他自己的座位还不知道坐稳坐不稳,怎能马上表态同意立太子呢?当下摆在文帝面前的最大问题是安定朝廷大臣和诸侯王,稳固皇位,这比及早立太子更为重要。当主管大臣找出了那么多的理论根据和国策祖训,朝中大臣们并没有反对意见,刘恒马上就同意了。可见,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儿子”,不过是他的临时的一种说法,而不是他经过深思熟虑的一种想法。

其次,他要看一看所有大臣们的反应以及诸侯王又会是什么态度?

吕后执掌朝柄时,并没有皇帝的名号,顶着皇帝名号的是后少帝刘弘。吕后死后,诛灭诸吕的大臣们害怕吕氏立的皇帝长大后报复,于是决定选一位诸侯王当皇帝。在确定人选时,汉文帝既不是唯一人选,也不是第一个被提出来的,第一个被提出来的人选是齐王刘襄。

刘襄是高祖刘邦长子齐王刘肥的嫡长子,刘肥死后继承王位为齐王。吕后死后,汉惠帝刘盈的儿子少帝刘弘被废,其他三个儿子做皇帝的可能也全被排除。这样一来,吕后生的这一支子孙已经没有人可以当皇帝了,人们就可以把刘襄认作是嫡长孙。

汉惠帝是第二代皇帝,按照继承关系,继位人应该是第三代人,刘襄也符合这个条件。诸吕打算作乱,刘襄率领军队西进,是第一个起兵讨伐诸吕的诸侯王。所以,他当皇帝既符合继承顺序,又有功劳,只因为摊上了一个作恶多端没有善行的姥姥家,这才被大臣们否决。

其次考虑的是那个淮南王刘长,同样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被否决。大臣们有理由这样做,不能前边赶走了一只狼,后脚再迎来一只虎,吕后的教训让他们还心有余悸。

然而,除了这两个人选,刘氏还有一些人,于是,文帝又提出来三个人:楚王刘交,吴王刘濞,淮南王刘长。文帝所以要提出这三个人,这里面有一种警告的意味,他告诉大臣们,在刘氏子弟中选拔皇帝、太子可以,想动摇刘氏江山不可以。

更重要的是,文帝提出来的是“辅佐”,不是“储君”。关键是,当一切正统的规制被重新提出来并让大臣们明白之后,有关人员再提出来他的儿子当太子,文帝并没有提出一个和他比较一下的人选,马上就答应了。可见,他所提出来的这些人,不过是对大臣们的一种试探。同时也让其他诸侯王明白,他可以缓一缓立太子,你们可不能有什么想法。

汉朝的诸侯王每年两次进京向皇帝报告工作,每个人在京城里都保留有自己的府邸,刘恒说的这些话,可能有些诸侯王直接听到了,有的很快也能够听到。说是试探,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刘襄。这个人既有当皇帝的想法,又有实际上的行动,其国家也是富可敌国,恰恰是他没有被文帝点中。

刘交是刘邦的弟弟,刘濞是刘邦的侄子,按照当时的继承关系,显然这两人都不如汉文帝有资格当皇帝。淮南王在上一次选皇帝的时候已经被排除,在现任皇帝问题上,文帝是哥哥,比他有优势,在太子(储君)问题上,他更是没有优势,所以刘恒会提出他而不提齐王刘襄。

再次,在思想认识上,汉文帝不可能摆脱时代的束缚,实行广选太子。在夏朝以前的五帝时期,曾经有过国家最高统治者的推举制,即所谓的“尧禅舜让”。但到了秦汉时期,那种原始的传位制度只是作为一种美丽的传说存在于世,没有哪个统治者会想到去实行,因为人们觉得他们的天下都不长,只有这种嫡传的继承制才能使天下稳固。

刘恒不会不明白这一点。实践证明,在他立了儿子刘启为太子后,就再也没有动摇过,哪怕是在刘启失手打死吴王太子时也没有动摇过。

文帝不是只有刘启一个儿子,他没有像他老爹那样想更换太子,也没有像他的儿子、孙子那样更换太子,说明立太子、换太子都有可能引发局势的不稳定,所以他的缓立太子不过是慎重行事,并不是他的思想意识超前。

最后,汉文帝并不是一个改革式的皇帝。汉文帝在位期间,轻徭薄赋,宽刑轻罚,重视农桑,在国家关系上与邻为善,慎用刀兵,成就斐然,得到了“文”的美谥。但他一生基本上是守成,很少在政策上改变什么。换句话说,他实行的是仁政、德政不是新政。这样一个人,他处事会慎之又慎,不可能开天下风气之先,广选太子这种颠覆传统的重大事件,不可能由他提出来并实行。

可见,汉文帝并没有明确表示要在宗室中广选太子。如果把“现在不选择任用有德行的人,而一定要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这句话理解为他有广选太子的想法,那这种说法也只不过是一种政治考量,并不是一种制度设计。当这种投石问路式的说法进入他想得到的结果模式时,自然他就会同意自己的儿子成为帝国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