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有志于天下翻译 青年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范仲淹二三事
导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些人们耳熟能详,时不时还要吟诵几句的至理名言,想必任何一个中华文化圈的人都不会陌生。那么,大家知道这些名言的原创者是谁吗?他就是宋代名臣--范仲淹。
1断齑画粥,志存高远
宋太宗端拱二年八月二十九日(公元989年10月1日),范仲淹出生于真定府常山高家庄的一个官宦家庭,他的父亲范墉是北宋武宁军节度使。但是在范仲淹出生后第二年,他的父亲范墉就不幸因病去世,范仲淹的母亲谢氏不得不带着还未记事的范仲淹改嫁给后来成为安乡知县朱文翰。朱文翰是一个善良的继父,给予了范仲淹幸福的童年和充分的教育,培养出了范仲淹勤俭好学的优秀品质。
后来,范仲淹前往位于今天的山东省邹平县南的醴泉寺读书学习。读书期间,为了能将更多的时间用来读书,范仲淹每天煮一锅粥,待粥凉了后就将粥分成四块,一早一晚各取两块,扳着腌菜和醋汁食用,以此省下做饭的时间,这就是后世典故"断齑画粥"的来历。
而范仲淹之所以如此苦学,是因为他早已立下了"框君辅国,安汉兴邦"的远大志向。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范仲淹前往应天府书院求学。求学期间,范仲淹"昼夜不息"地学习,学院中的很多学生都觉得学业辛苦,但范仲淹却并没有这种感觉,甚至乐在其中。
大中祥符七年,宋真宗路过应天府,全城轰动,都想去亲眼看一看赵宋官家,唯独范仲淹不为所动,表示"将来再见也不晚"。他的话在一年后的科举中得到了印证,范仲淹考中进士,见到了大宋皇帝。
2造福一方,筑堤护民
虽然范仲淹考中进士之前的经历大都在读书与求学中度过,但范仲淹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书呆子,他在上任为官后,很快就显露出了自己的能力与才华。
范仲淹的宦海沉浮第一站,是广德军司理参军,这是一个掌管地方诉狱、审理案件的官职。范仲淹任司理参军期间,因为公正廉明、两袖清风,所以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青天大老爷",获得了当地百姓的交口称赞。也是在这种称赞中,范仲淹一路升迁,在天圣二年(1024)就成为了兴化县令。
在兴化县令任上,范仲淹最大的成绩,就是修建了横跨通、泰、楚三州,全长一百五十余里的防潮堤坝。原来,当时因为黄海经常涨潮泛滥,沿海居民的家园田舍经常被暴涨的潮水所摧毁。范仲淹到任后,经过一番考察,决定修建堤坝,阻挡海潮,令当地百姓从此再不被海潮所苦。
堤坝在范仲淹的主持下,历时两年方得修成,修成后果然挡住了肆虐的海潮。为了感念范仲淹恩德,当地百姓为范仲淹修筑生祠,并将范仲淹主持修建的堤坝称为"范公堤",以纪念范仲淹的德政。"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范仲淹官宦生涯的最佳总结。
3文武双全,经略西北
自古至今,文武双全最是难得。虽然很多人都有"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理想,但往往也只能专攻一项。而范仲淹,就恰好是一个文武全才。
康定元年(1040),宋朝西北的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建国,国号"西夏",并发动了大规模的对宋朝的侵袭,西北地区顿时狼烟四起。面对突如其来的战争,北宋朝廷措手不及,面对西夏军队的侵袭,宋军连遭败绩。尤其是爆发于同年的三川口之战,宋军因被西夏军队伏击而损失惨重,更是令宋廷上下大为震惊。面对如此巨变,在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韩琦的举荐下,范仲淹转任知永兴军,开始了自己的西北军事生涯。
范仲淹到任西北后,为了搞清楚宋军屡败西夏的原因,进行了一番考察,并最终找出了原因所在。范仲淹发现,宋军之所以屡遭败绩,不是因为宋军的战斗力差,而是因为西夏军队利用骑兵众多、机动力强的优势,往往以数万大军围歼宋军一部,以寡击众下,宋军自然很难获胜。
而范仲淹想到的应对办法是:在交通要道、险要之地修筑城寨,起到及时了解敌情,限制西夏军队活动的作用。如果入侵的西夏军队攻打城寨,那么在西夏军队围城期间,其他地区的宋军就可以前来支援,最后里应外合围攻西夏军队。如果西夏军队绕过城寨,那么城寨中的宋军也可以通知后方的宋军,令后方的宋军早做准备,还可以出兵袭击西夏军队的后方。
范仲淹的战略很快就得到了宋廷的采纳,一座座宋军的城寨相继竣工,仿佛锁链一样缠住了西夏军队的手脚。西夏军队发现,在如锁链一般的城寨面前,自身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小,越来越难捕捉到落单的宋军部队。而且,这锁链还在不断收紧,因为范仲淹并不满足于在宋朝境内修筑城寨,而是逐渐深入到西夏的控制区域内,不少曾经属于西夏的地区,都因为宋军城寨的修筑而易主。
在宋军的"进城"战略下,元昊顿感压力,国内也因为战争的失利而危机四伏。
除了通过军事手段向西夏方面施加压力以外,范仲淹还通过软硬兼施的方式争取西北地区各少数民族的归顺,以削弱西夏的实力。当时,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族生活普遍贫困,因此经常跟随西夏军队入侵宋境,同时也因为生活的贫困,部族之间往往互相攻伐。
于是,范仲淹一方面靠金银赏赐吸引部族首领的归顺, 另一方面则在各部族之间"立条约",要求各部族共同遵守,如果哪个部族不遵守条约,宋军便于各部族一起出兵对其惩戒。这样的结果是,各部族既不用为了获取财富而跟随西夏入侵宋朝,也不用因为部族间的攻伐而惴惴不安,于是纷纷归附宋朝,史载:"诸羌皆受命,自是始为汉用矣"。
范仲淹将自己丰富的政治经验运用在了经略西北边疆上,边疆形势很快就大为好转。西夏皇帝元昊也在屡次碰壁后认识到自己野心与现实的距离,转而对宋称臣。
4与世长辞,青史留名
其实,相比范仲淹波澜壮阔的一生,本文只是选取了其中的几个小插曲。大多数人印象中但凡提到范仲淹就绕不过去的"庆历新政",本文也并没有涉及,因为笔者觉得,相比轰轰烈烈的历史大事,一些具体的小事或许更能让我们对范仲淹这位宋代名臣有一个立体的认识。
他不是存在于历史课本中的"考点",也不是存在于其他什么地方的"历史符号",他就是他,一个活生生的存在于过去的真实的人。他从一个小小的司理参军做起,凭借着自己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想与苦学多年所获得的才能,一步步成为了大宋王朝的股肱之臣。
皇佑四年五月二十日(1052.6.20),范仲淹在前往颍州赴任知州的路上不幸病逝,享年64岁,一代名臣溘然长逝。范仲淹的一生起起伏伏,但始终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论担任什么官职,都展示出了自己卓越的能力。
范仲淹死后,举国上下一片哀恸之声。无论是大宋天子宋仁宗,还是西北边陲的少数民族人民,都对范仲淹的死表现出了巨大的哀痛。范仲淹的墓志和神道碑也分别由北宋名臣富弼和欧阳修撰写,表现出了时人对范仲淹之死的哀悼之情。北宋名臣司马光对范仲淹是如此评价的:
雄文奇谋,大忠伟节。充塞宇宙,照耀日月。前不愧于古人,后可师于来哲。固有良史直书,海内公说,亘亿万世,不可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