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起义的原因 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与三国演义有何不同
《三国演义》这部书或者电影家喻户晓,童叟皆知,是罗贯中写的东汉末年三国争霸的演义故事。
这部书开篇就写了黄巾起义,这是一场在张角、张宝、张梁带领下的农民起义,起义背景是东汉末年,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又因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万般无奈之下发生的民变。
场景是不是很熟悉?汉朝的创始人刘邦同志不也是走投无路,被迫起义的吗?
起义这条道路上黄巾军并不孤独,前有刘邦,后有朱元璋。
但不一样的是刘邦、朱元璋成功了,黄巾军失败了。所以后果很严重。
我们来看看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都是怎么来述说黄巾军的:
时巨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张角,一名张宝,一名张梁。那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因入山采药,遇一老人,碧眼童颜,手执藜杖,唤角至一洞中,以天书三卷授之,曰:“此名《太平要术》,汝得之,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角拜问姓名。老人曰:“吾乃南华老仙也。”言讫,化阵清风而去。——张角得《太平要术》的情景是不是也很熟悉,和当年刘邦的军事张良巧得兵书的故事是不是有点雷同。
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号为“太平道人”。中平元年正月内,疫气流行,张角散施符水,为人治病,自称“大贤良师”。角有徒弟五百余人,云游四方,皆能书符念咒。次后徒众日多,角乃立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称为将军;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罗贯中老爷子在评张角起义口号时用了:“讹言”两个字,就是罗老爷子说张角等是虚假宣传,迷惑大众。
罗老爷子在让张角登场时就给黄巾军戴上了一个“神话迷信”的帽子,在这个帽子下的张角等黄金起义军,能迅速扩张也就成了妖术。所以在张角等起义军与正面形象的刘备和反面形象的董卓分别交战时,形容词也就大不一样了。
和黄巾军交战,如果刘备败了:“张宝就马上披发仗剑,作起妖法。只见风雷大作,一股黑气从天而降,黑气中似有无限人马杀来。玄德连忙回军,军中大乱,败阵而归。”
如果是董卓败了:“张角正杀败董卓,乘势赴来,忽遇三人冲杀,角军大乱,败走五十余里。三人救了董卓回寨”
同样是败了,在罗老爷子的笔下,就是这么不公平了。在罗老爷子的笔下,黑即是黑,白即是白。
历史上的张角的确是利用了大众的迷信心理,但是在古代,这种事情并不罕见,但凡造反起义都会搞个迷信的说法出来,以助声势。张角此做法是可以理解的,但也只能被理解,不能被接受,因为成王败寇。同样在罗贯中笔下,胜利的刘邦也有个神话故事:“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
张角、刘邦都带有神话性,但读起来给人的感觉就是那么的不一样。所以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是足足的黑了黄巾军一把,罗老爷子也是只认成败。他让黑着更黑,白着更白,但世间万物却并不是黑白这么简单,不能像我们做数学判断题那样,非对即错的看待。
历史即人心,人心没有对错。失败的黄巾军在阎王爷哪里也许在苦苦诉说他们的无奈,如果能吃饱穿暖,他们怎想铤而走险走上这条不归路呢!
记得康熙王朝里有一句话:“你没有错,但有罪”。这句话是孝庄对吴三桂的儿子说的。也许这句话对失败诉苦的黄巾军是个合适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