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洛宾和卓玛 王洛宾和他的恋人们
1939年夏,我国早期著名电影人郑君里来青海导演拍摄反映各族人民生活的纪录片《祖国万岁》,王洛宾应邀参加了摄制组。摄制组就驻扎在青海湖畔金银滩草原上的千户长同曲乎家,与千户长一家人同吃同住。有一天,这部片子要拍摄牧羊的场面,因当地属千户长家的羊只最多,故千户长的三女儿卓玛便被选为牧羊女。在选择配角的过程中,由于导演对找来的藏民总是不满意,情急之下就干脆让王洛宾穿上藏袍,为卓玛充当赶羊的帮工。
蓝天白云下,王洛宾与卓玛各骑一匹马并肩疾行在辽阔的草原上,一大群羊宛若一幅宽大的白绫在绿茵中向前飘动着。王洛宾在挥甩着马鞭子赶羊的时候,一不小心,那鞭梢子抽及卓玛的马屁股,使那匹马因受惊而猛跑起来。卓玛惊呼着回头看了王一眼,似有嗔怪之意。
三天的拍摄工作很快结束了,王洛宾不得不随摄制组回西宁。回西宁的前夜,王洛宾向卓玛姑娘辞行。王洛宾痴痴地望着夕阳下卓玛姑娘那俊美的脸庞。卓玛被他看得脸红了,在策马转身的一瞬,手中的牧羊鞭轻轻抽打在王洛宾的身上。王洛宾怦然心动,直到卓玛姑娘走出很远,他还痴痴地呆在原地。
此后不久,王洛宾又几次回金银滩草原采风,每次都是住在同曲乎千户家。在那段日子里,王洛宾每天早出晚归四处采风,都是由卓玛姑娘陪同。两人纵马在草原上驰骋,王洛宾吟唱起自己刚刚创作的《在那遥远的地方》。
深情的旋律打动了17岁的卓玛姑娘的心。但是,在卓玛和王洛宾之间,有着太多的障碍:他们来自不同的民族,贵为一方千户长的卓玛的父亲绝不允许女儿嫁给一个贫穷的汉族青年;更何况,王洛宾已经结婚,尽管那时他的婚姻亮起了红灯,但王洛宾还是不敢越雷池一步。
当卓玛姑娘表示要放弃家产,随王洛宾四处流浪时,王洛宾选择了逃离。返回西宁之后不久,王洛宾与妻子洛珊离婚。而卓玛姑娘,在王洛宾这个汉族青年的身上学到了很多,她的生活也改变了很多。后来她还是嫁给了一个汉族人,那场婚姻完全是由她自己做主的自由恋爱的结果。
王洛宾和他的恋人们
王洛宾与黄玉兰(黄静)
1941年春天王洛宾与妻子罗姗解除婚约,之后被兰州反动当局以"**嫌疑"罪名逮捕,关押在兰州城北大沙沟监狱,苦狱三年,1944年5月经多方营救出狱。
1945年,在朋友们的撮合下,王洛宾又一次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新娘子名叫黄玉兰,出生于西北一个名医家庭,在一家医院担任助产士。
婚后,柔顺少言的黄静给王洛宾的生活带来了一种崭新的、生机勃勃的活力。沉浸在前所未有的爱和家庭温馨浓烈气息中的王洛宾,将原本产生的"对生活报复"的想法,惭愧地告诉了妻子。黄静听后,只是平静地笑笑说:"你以后会好的。"于是,又一次被感动了的王洛宾,怀着异常钦敬的心情,为妻子取了一个新的名字:黄静。
一次,王洛宾去海西采集民歌,家中断了粮。几天后他回到家,遇见了铁将军把门的尴尬场面,心中顿时一片烦躁。窝着一肚子火的他跑到岳父家找回了妻子,才了解到真正情况,感到很惭愧。可尽管如此,黄静连一句埋怨的话也没有说出口,脸上依旧充满着对丈夫的关切和柔顺,用刚从娘家带回来的面粉,给他做了一顿可口的饭食。一边吃着妻子亲手为他做的可口饭食,王洛宾的心中像碰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样样俱全。
1949年7月,王洛宾从兰州回到西宁妻子身边,并在西宁解放后准备举家迁回北平。但就在这时,36岁的王洛宾却又决定随王震大军同赴新疆,黄静给予了丈夫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她说:"我知道,洛宾,你的心在远方!"
就在王洛宾如鱼得水在新疆为发展我国民族音乐大展宏图的时候,1950年春,黄静写信告诉他,他们在西宁的家被查抄了。因为王洛宾曾当过马步芳军队的上校教官,自然,黄静也成了历史反革命的家属。家里的生活一下陷入了困境,可怜的黄静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怎么也过不下去了。黄静问他怎么办?这年五月,经请示,军区领导特批王洛宾可以把家属接到新疆落户。
本想把妻儿接到新疆的王洛宾却突然间有了疑惑,当年与他一起组建青海抗战剧团的副团长赵永鉴由于沾了"马家军"的光,刚一解放就被人民政府枪毙了。他怕自己也是这样的下场,结果做了一件天大的蠢事——给新疆军区领导写了一封辞职信,和年迈的从医岳丈一商量,决定彻底离开大西北,举家迁往北京。
北京的日子也没有长久的安宁。当时正值抗美援朝和国内大规模的镇反期间,阶级斗争和防特的弦绷得很紧。在当地派出所民警的带领下,新疆军区保卫部的干部将正在北京八中上课的王洛宾抓走,直接押上西行的火车。
当王洛宾被带离这个家时,本来由于大出血病奄奄一息的妻子黄静,惊恐得连一句话也没有说出来。她只是顺着丈夫离别时的目光,定定地注视着围在她床旁哭作一团的三个年幼的儿子。一个多月后,等不及1952年的新年钟声敲响,黄静带着恐惧和对丈夫的思念、对年幼的孩子们的牵挂,离开了这个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