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京安红旗渠的故事 【主创】吴京安:我对甘肃有着深深的眷恋
【主创】吴京安:我对甘肃有着深深的眷恋
初夏,在北京见到吴京安时,他一身休闲装扮,清清爽爽的感觉让人如沐春风。话题自然从兰州聊起,从他最近参与拍摄的两部甘肃作品聊起。吴京安深情地说,兰州是他艺术事业起步的地方,他对黄河岸边的这片土地有着不一样的情感。
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记者 王莉
还大地的恩情
吴京安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青少年时期就显露出极高的艺术天分。1976年底,正在读中学的他被原兰州军区战斗文工团话剧团录取,成为一名部队文艺兵,1980年7月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后离开,在兰州工作生活了3年多时间。
夏天很凉爽,瓜果很多,兰州话很有意思……忆及过往,美好的时光如在眼前。吴京安说,无论是自然、人文、情感,还是打开艺术这扇门,兰州给予他很多,是他生命中重要的一段历程。2016年,他作为艺术总监和主演带着话剧《白鹿原》来兰州演出,同年,还有幸接拍了电影《面向群众》,做这一切,其实是想还这片大地的恩情。
在话剧《白鹿原》里,吴京安饰演白嘉轩,他以精湛的演绎给观众呈现了一部厚重的民族史诗。电影《面向群众》里,作为“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总指挥李培福的扮演者,吴京安的戏份从头贯穿到尾,在景泰一待就是一个多月,拍摄过程中,他与导演等剧组主创人员沟通商讨,对每一场戏都精心设计、打磨提升,他的这种敬业精神感动得制片人连连慨叹“吴老师为我们这部戏付出了很多”。
在内心深处,他特别想完全彻底地拍一部有兰州特色的作品,“我对兰州、对甘肃有着深深的眷恋之情,我有个心愿,就是想为甘肃拍点东西,以后有机会一定到兰州去。”
把角色种在心里
从1988年出演电影《死亡追踪》以来,无论是《七七事变》里的赵登禹、《红旗渠的故事》中的孙二旺,还是《大秦直道》中的蒙恬、《施琅大将军》中的施琅、《天下粮田》中的刘统勋,抑或是《都是兄弟》《我是特种兵之火凤凰》《我的特一营》中的精彩演出,吴京安用数十年的职业生涯塑造了一个个经典的影视形象,先后获得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金鹰奖等奖项。而今年播出的电视剧《初心》,则被业界视为他最好的一部作品。
对此,吴京安解释说,态度决定一切,在一个角色当中,源自演员内心的表达是一种幸福和快乐。他在选择作品时不在于什么题材、什么类型,关键在于要给人们传达什么观念。因为从小成长的环境和父辈的教育,他喜欢主旋律的戏,也演了很多这样的戏,感觉这是一个和自己的情感乃至父辈热烈拥抱的过程。
“电视剧《初心》里的甘祖昌这种角色是种在心里的,三个月拍摄完,到现在播出了,我还没有从这个角色里走出来。”他说,“这也导致我能沉静下来,不拍戏时就待在家里,给自己做一点储备。一旦这种戏来了,我就会全神贯注地投入。”也因此,虽然该剧获得了很高的评价,但在吴京安看来还有许多遗憾,因为“没有遗憾说明自己停滞不前”。
喜欢就走到底
在影视行当,吴京安以行云流水般质朴自然的演出风格深受观众喜爱,甚至被亲切地称为“中国第一农民”。
话剧,是吴京安喜欢的另一个艺术门类,他很享受这种艺术创作过程,从1980年到现在,从来没有间断过演出。早在1996年,他就凭主演的话剧《湘江·湘江》摘得中国戏剧梅花奖。近年来,吴京安先后出演了话剧《红旗谱》《白鹿原》《天下粮田》,都取得了不俗的反响,今年5月,还荣获第28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提名奖。
吴京安认为,一个演员一定不能受“标签”的影响,要有自己独特的东西,要以扎实的心态来支撑对职业的热爱。创作任何一个角色都要把自己最本真的东西贡献出来,哪怕是自己达不到的。因为一个人不可能亲身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色,但可以从文字和事迹来看、来听、来设身处地地感受,形成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和表演理念。
不久前,吴京安挥别穿了41年的军装,正式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他说,因为热爱,心里还有一丝伤感和怆然,但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说,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拍自己喜欢的戏,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一个演员表达对职业的热爱,就是要以赤诚之心一条路走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