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梦麟从船长到船长 [民国学者往事]“北大功狗”蒋梦麟
蒋梦麟的自传《西潮》,不是一个学者单纯自传,而是一所大学和一个时代的见证。蒋梦麟任北京大学校长长达17年,他和傅斯年是“北大功狗”。蒋梦麟自己说:“从民国19年到民国26年的7年内,我一直把握着北大之舵……一度曾是革命活动和学生运动漩涡的北大,已经逐渐变为学术中心了。
”一个时代,自然指的是民国,从1911年到1949年,蒋梦麟作为教育家,曾任孙中山的秘书,见证了重大历史事件,所以他写的自传,有点像回忆录,也有点像近代史,他自称:“在急遽递嬗的历史中,我自觉只是时代巨轮上一颗小轮齿而已。
《西潮》中呈现宏大的历史背景,和饱满的私人生活细节,交相辉映,比如孙中山之死,战时的长沙,战时的昆明。但更重要的是,蒋梦麟作为接受西方文明的知识分子,探讨的中国为何落后、中国如何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中国文化的优势和先天缺陷、中西文化的比较等重要问题。这些问题,是那一代人自觉的使命和责任,是他那一代人留给我们的历史足迹。历史和现实紧密相连,对现在仍有重要的意义。
让我们看看蒋梦麟的人生道路。不妨从他的人生中看历史的风云际会,感受他的探索、思考与忧患。
蒋梦麟1886年出生于浙江余姚,晚清的浙江得风气之先,西方文明的锋芒还没有到达浙江的乡村,但通商口岸的宁波已经是西潮涌动。西方文化由华东沿海沿长江而上,很快弥漫到黄河流域,中国经历了多次的失败与试验。西潮带雨晚来急,野渡何人棹孤舟。蒋梦麟自觉地调整人生航向,以期适应西方文化的主流。可以说时代造就了蒋梦麟这样的教育家,以“养成健全之个人、创造进化的社会”为己任。
童年蒋梦麟接受的是私塾教育,中过清朝的策论秀才。后来,蒋梦麟与陈独秀聊天讲笑话,陈独秀说他是八股秀才,蒋说自己是策论秀才。八股废掉了,改考策论,称为策论秀才。蒋梦麟向陈独秀作一了揖,说:“失敬,失敬。你是前辈老先生,的确你这个八股秀才比我这个策论秀才值钱。”
蒋梦麟于光绪三十年(1904)考入上海南洋公学,后自费留美。蒋梦麟是先后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主修教育学;历史与哲学为两附科,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是著名教育哲学家杜威的得意门生,与胡适之、陶行知等人同门。回国后因黄炎培的关系参与江苏教育会,具体负责江苏教育会与北大合办的《新教育》杂志,由此与北大发生了某种联系,被聘为北大哲学系教授,主讲教育学及教育学史。
五四运动过后,蔡元培因学潮压力而辞去北京大学校长一职,北京大学教师学生一致挽留,蔡元培在去留之间动摇时,听从了汤尔和的建议,可以接受回北大复职的要求,但不要急于回去,而是委派蒋梦麟前往代理。为何选中蒋梦麟?“蒋梦麟是研究教育学的专家,对于学生心理状态有很深的研究与把握,且其学问手腕足以服人。学生心安,其余可迎刃而解。”当然,同为浙江同乡,这乡谊也起到了一点点作用。
1928年10月,蒋梦麟任国民政府教育部第一任部长。在这个时期,蒋梦麟和陶曾谷产生感情,陶是北大教育系教授高仁山的遗孀,而蒋梦麟和高仁山是好友。
1930年11月,蒋梦麟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翌年1月就职,回到北大。这距1926年4月蒋梦麟得知自己的名字已经上了军阀的黑名单,出走北大已5年矣。前度蒋郎今又来,这次北上,与1919年情形大不同。
1936年,蒋梦麟为了迎娶陶曾谷和元配夫人离婚,他和陶曾谷在婚礼上答谢宾客时表示:“我一生最敬爱高仁山兄,所以我愿意继续他的志愿去从事教育。因为爱高兄,所以我更爱他爱过的人,且更加倍地爱她,这样才对得起亡友。”蒋梦麟和陶曾谷的婚礼,胡适是证婚人,钱穆在《师友杂记》中有提及。蒋梦麟在其自传《西潮》中没有提他的这段婚姻经历,不了解蒋梦麟的这段婚姻,总觉得不能完整地知人论世。